第160章 望煊之死

高成尚只稍稍考校一番,便不再追问。

几人在内室中闲聊一阵。

先是询问李迁年攻取刑玖城始末,又谈论起一些经典战役,表现出彩的弟子,以及战争接下来的走向。

一场谈论下来,李迁年基本了解天元门各处战场状况。

总的来说,损失不小,但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李迁年特意问起祁郯的情况,不过高成尚等人对他的印象不深,只知道他所处的彭宛城,已经成为前线战场。

不过现在战事稍歇,祁郯又是在监察机构任职,应当不会有什么问题。

当然,李迁年也就是顺口一问,并没有插手的意思。

从始至终,高成尚都没有在调职一事上明确表态。

只说了一句,“师弟先回去稍候,都护西北之事,我还得先禀告师尊。”

“那就多谢师兄了。”

临走前,李迁年塞了个储物袋,其中有两万多颗灵晶,对方并未拒绝。

他心里大概有谱,这事应该是成了。

西北蛮荒之地,本就不是什么好去处,以自己的功绩,主动来当这个冤大头,没有拒绝的理由。

此刻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八成还要感谢他。

只是门中做事自有章程,这么大的人事任命,自然不可能让他们三人两语拍板决定,否则旁人怕是会有意见。

李迁年对此行的结果很是满意,正要与穆勤奕离开,楚扬忽然将他叫住。

“李师弟且留步,不知可否赏脸,找个地方喝一杯。”

穆勤奕看了对方一眼,开口道,“既如此,我就先行一步了。”

说着,御使飞行灵器离去。

李迁年略一思量,脸上露出笑容,“楚师兄既然有兴致,师弟怎能不奉陪,还请前面带路吧。”

“师弟请跟我来。”

不知是否有意,楚扬将李迁年带到坊市一座酒楼,二层靠窗包间,视野很是开阔。

随意点了一桌酒菜,楚扬指着不远处一条街道。

李迁年自然不会陌生,只是相比早年,冷清了许多。

“不知师弟可曾记得那处街道?”

不待李迁年回答,他便自顾自开口。

“我出身凡俗,家中不算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忧,后拜入天元门,成了杂役弟子。”

“我曾有个未婚妻,名叫姚帘,长我几岁,上一届入门,修行资质一般,又下不了苦功,眼看晋升外门无望。”

“为了能够继续留在宗门,她搭上了一个年长的外门弟子,还是个小家族的继承人,想求些修炼资材。”

“我最初得知此事,只觉得气愤无比,脸面火辣辣的,本想动手,却不想被那外门弟子请来的人教训一顿。”

“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怒火,只觉得自尊被人狠狠踩在脚下,发誓要找这些人报仇。”

“一年后,我侥幸拜入师尊门下,本想狠狠报复,却被师尊勒令闭关修炼,只好先请高师兄调查这几人的身份。”

他饮下一杯酒水,继续追忆。

“那位外门弟子,为了躲避我的清算,找个由头调离天元门核心地带。”

“此人的底细不难查,贪花好色之辈,倒也非是什么跋扈恶人,当日便给了姚帘一笔资材,与她分道扬镳。”

“突破御灵境之后,师尊准我外出,我便先回家了一趟,那时姚帘未能晋升外门,已被门派劝退了。”

“爹娘告诉我,姚帘回家之后,她父亲便将之前订婚的信物,契书,礼钱全部退还,并且举家搬迁。”

“说实话,到这个时候,我心里对当年之事已经没有多少执着。父母除了惋惜,倒也没有其他反应。”

“那位名叫庸显的师兄说得对,这修行界错综复杂,各有各的选择。”

“且他们已经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过了年少热血的一阵,我也没了赶尽杀绝,除恶务尽的心思。”

说到这里,李迁年面色颇有些不自然。

他自然明白,对方早已识破庸显的小号。

不过事到如今,以他现在的身份,倒不怕对方发难,只是不愿过多牵扯而已。

毕竟那段时间的东躲西藏,给了他带来的阴影也不小。

“师兄是什么时候认出我来的?”

“第一次见你出手时,那一身巨力和冰寒灵力,可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只要稍稍调查你与连宗衡的关系,便不难猜到。”

楚扬笑着看了他一眼,“李师弟不必在意,我不是来秋后算账的。”

“说起来,这些年我奔走于东南各地,接触的人物不少,倒是听过一些传闻。”

“圣仙门某位圣女,正在四处通缉一个名叫庸显的散修,师弟可得多加小心了。”

李迁年心中明了,应该是清风洞一行的后续,只是不知怎么让庸显这个名号背锅了。

不过他马上要去往西北任职,日后也不会再与此事有所牵扯,倒不用怎么担心。

如此想着,微微抱拳,“多谢师兄提醒。”

二人闲谈一会儿,便各自散去。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接下来一段时间,李迁年基本都在九曲谷。

望煊的脸色愈发苍白枯槁,气血衰败,头发脱落,无论什么灵丹妙药都无法逆转。

前面几天还能勉强行走,他不愿接触外人,只是在谷中来回走动,摆弄他的灵器材料。

与李迁年姜凝熙二人说些闲话,聊聊以往的经历。

十天之后,他已经站不起来,李迁年做了把轮椅,带着他四处走走,展示自己捣鼓出来的玩意。

直到最后两天,望煊只能在床上躺着。

弥留之际,他对李迁年说道,“你的想法没有错,阵法一道博大精深,即便全部精力投入其中,也是学不完,吃不透的。”

“专注修行,让自己活得长久些,才能继续钻研其他。”

“希望你能在这条路上走远些,不要早早步了我的后尘,等死的滋味不好受。”

又偏过头来,看着姜凝熙,“还有凝熙,我是看着你长大的。”

“浑浑噩噩多年,也该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了。”

临了,望煊口中无意识呢喃什么,旁人听不懂,李迁年却是明白,他是在挂念之前收过的几个徒弟。

尤其是最小的弟子,成逸。

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李迁年轻声道,“望煊师兄他,归天了。”

望煊在门中的朋友不多,除了李迁年和姜凝熙两个后辈,就只有姜凝熙的父亲及两个老友。

后事自然是由李迁年操办,按照望煊的遗言,形式并不复杂,没有凡间丧办的繁琐流程。

只有简单的几个亲友在场,见证缅怀一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