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克妻

时光飞逝,一眨眼,两年时间过去了。

谢若宁依然是“哑巴”。

其实在她醒来后的三个多月后的某一天,她发现,自己是能说话了的。

她自己估计,估计是那个丹药药效比较大。

所以,她的身体一开始出现了保护机制。

后来,身体慢慢习惯了,因此,便恢复了说话的能力了。

本来她是想第一时间告诉大家伙这个好消息的。

但在那段时间,她也发现了,她不会说话的几大好处。

比方说第一,她不用每天早晚给谢老太去请安。

“残疾”人嘛,人家老太太也理解的。

本来她是觉得做人还是要有孝心的,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

但行动是另一回事。

可一惯最明白老太太心意的齐妈妈说了。

老太太年纪大了,心又特别慈。

看见孙女这样,特别难受。

谢若宁:估计是看着碍眼和晦气吧?

所以,在松鹤院官方许可之下,她可以不用早晚请安了。

齐妈妈还特地吩咐大厨房,说老太太说了,六小姐身体虚,每天给她送两碗牛乳过去补补身。

谢若宁:好拧哪,冲这牛乳,咱更加不能去请安了。

第二件便是皇太孙看她的目光又恢复以往了,不再是之前那种温和得来想给你一刀的那种眼神了。www.oaksh.cn 热血小说网

虽说偶尔在谢家花园碰到的时候,纪一帆或者皇太孙还是露出探究的目光。

但已经相对安全好多了。

而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可以和大伯母出去走亲访友!

大伯母要拿这个“哑巴”侄女来彰显自己的贤名,让众人看看自己的女儿对这个侄女有多友爱,多关照。

谢若宁也正好要借能和大伯母出去帮自家姐姐物色对像。

本来谢彦信也好,谢若慎也好,都是极为反对的。

要知道,倘若让大家伙都知道她是“哑巴”,坐实了她哑巴的名。

将来她婚嫁怎么办?

要知道,哑巴那是残疾,不容易嫁啊!

哪怕有些人觉得,她后来能说话了。

可人家会不会想,万一哪天,她将来“旧疾”复发呢?

而且谢彦信还怕女儿受委屈。

他怕女儿受不住那些三姑六婆的闲言碎语。

可很多事实摆在眼前,他们父子又不得不接受。

现在让谢彦信再娶个继室,他也不乐意了。

影响儿子的婚事,那是肯定的。

哪家的姑娘父母愿意自己的女儿嫁进来,上面有个和女儿差不多年纪的继婆婆的?

更何况,倘若人善些,自然无妨。

可倘若脾气不好些的,到时候委屈自己的女儿怎么办?

在自己女儿的婚事上动手脚怎么办?

帮两个女儿找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怎么办?

在他看来,父母也没几年了,到时候分家,让儿子娶个贤良淑德的媳妇,来管家就行了。

所以,谢若宁这么提了,他们父子也只能答应了下来。

总得为眼前的着想,谢若敏的年纪摆在哪儿。

此事,自然是瞒着谢若敏的。

父子三人的操作方法是谢若宁跟着大伯母出去,先看看人家家境,长辈方面。

她觉得和自家挺门当户对的,再来汇报给父亲和兄长。

父亲和兄长去打听的同时,她也会叫何二去探听一遍。

门路不一样,探听得来的消息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本身大伯母身为当家太太,一个月出去拜访别人的机会也不算多,平均一个月两到三次的样子。再加上有些门第太高,家境太过宽裕的,谢若宁觉得,也没必要高攀。

所以,一年多下来,也就五位公子的母亲和姐妹入了她的眼。

观其母和其姐妹,便大概能知道那位公子的为人。

特别是像谢若宁现在这样不会说话的。

有些人便会误以为她也是聋的。

聋哑聋哑,总是合在一起说的不是?

所以,有些人总会当着她的面说一些是非,或者比较难听的。

反正她们以为她听不到,哪怕听到了,人家也不怕。

谢若宁也只会冲人家眨巴眨巴眼睛,冲人家笑罢了。

在那五位公子人家里,谢若宁本人是最最满意那位姓孔的人家。

主要是觉得人家的母亲特别的知书识礼,宽厚温和,待人亲切诚恳。

真嫁人了,能有个宽厚的婆婆,那小日子过得是真心要舒服很多的。

那位孔公子虽然是小儿子,但是之前谢若宁见过一次,长相礼节方面没啥问题。

而人品方面就要靠谢若慎去接触了。

谢彦信也好,谢若慎也好,都对这个孔公子比较感冒。

谢若慎的意思是,孔家的家门确实不错。

据说人家还是孔圣人的后代,虽说是旁枝中的旁枝。

和曲阜的嫡宗差远了,不过,门家极为不错。

用谢彦信的原话是,人家当家人的官声也不错,人品也好。

就是孔公子这人吧,八字不太好,克妻。

谢若宁是不信这玩意儿的。

可偏偏谢氏父子信。

谢若慎还找了真凭实据过来。

比方说,那孔公子还只有一周岁的时候,家里便给他订了娃娃亲,门当户对。

那女娃本来长得也挺结实的。

哪里知道,订完没两个月,夭折了。

这年头,孩子夭折挺多的,双方都没多想。

等孔公子过了十三岁,家里又开始相看起来。

还没等人家父母相看好,孔公子的先生先看中他了。

于是,孔公子便和自己的师妹订了亲。

过了童生,中了秀才,双方家里要给人家办婚礼了。

哪里知道那姑娘一场风寒香消玉殒了。

那先生是真喜欢这个学生,觉得有可能是自己的这个女儿运气不好吧。

而且古代还是挺讲究姐死妹替这说法的。

因此,便把自己另一个女儿又许配给了孔公子。

这次,还特地去了什么大佛寺,清凉寺,白云寺一类的烧香。

订亲纳吉这种日子,也是高僧们帮着挑的。

哪里知道,那姑娘元宵节的时候吃了颗汤圆,把条小命给送掉了……

过了三年,孔公子考中举人了,又有媒人上门。

这次孔公子特地和母亲说过,他的媳妇要挑那身体健康的。

孔夫人呢也想抱孙子的,虽说长子早有嫡孙嫡孙女。

可总归是不一样的。

因此,还真找了一个武将家的姑娘。

据说,那姑娘会骑马,会射箭,手上还是有两下子的。

而且那姑娘特别爱率领着京城的一些将门小姑娘,整天风风火火的跑马,马术可好了。

最重要的是不爱吃汤圆,粽子一类的糯米食。

二人相看过,彼此也很满意。

哪里知道,娶亲的前几日,那姑娘在家里的练马场骑了下马,就被马甩下地,然后被马蹄子踹死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