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非同凡响

岷上国池兰神殿

等齐毅和曹坤不紧不慢地吃完早餐,走进教室,也不过才来了一多半的人而已,可见他们的策略还是相当成功的。

而楚老师口中的大教室,明显是由一个小教堂改造而成的,不过是多加了个块黑板,并调整了下布局和装饰。但阶梯式的桌椅,却能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讲台和黑板上的情形。

同学们到齐后没多久,就进来一个穿着黑色长衫,带着圆顶毡帽,须发皆白的老者。这位老者虽然身体有些消瘦佝偻,但精神矍铄,尤其是那双眼睛,仿佛有着能洞察一切的智慧。整体看上去,完全就是一个老学究的模样。

而且从曹坤好奇的眼神和同学们的小声议论中,齐毅很快就知道,他们和自己一样,压根就没有见过这位老学究,更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头。

然而面对大家的疑惑,白发老者并不想多做解释,他只说自己姓苏,以前在荣和教了大半辈子书,现在趁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就来发挥发挥预热。

接着,苏老先生就开始授课,他说自己主讲的是本国文学的起源,以及历史上主要的学术流派,不当不全之处,希望同学们能够指出,有什么不方便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在课后单独找他探讨。

苏老先生还说他希望用一周的时间给大家搭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文化脉络和学术体系,也算是固本筑基,为后面的课程做一做铺垫。

至于上课要求,苏老先生只希望大家不要妨碍到他人学习,其余的悉听尊便,万一不想听了回房间睡大觉也无不可。

说完这些之后,苏老先生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出了第一堂课的题目。

别看苏老先生年纪很大了,但笔力苍劲,异常工整,看上去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方正、大气!

就在大家将目光锁定在黑板上时,苏老先生开口了,是那种饱含深情的语气,充满着对文学的崇拜和对先贤的敬畏。

看似呆板的苏老先生,讲起文学来却很生动,他根本没有翻开桌上的教案,只是随性而谈,似乎瞬间换了一个人,年轻而又充满活力。

苏老先生以传统经典为纲,不时会穿插一些奇闻异事和自己的见解进去,其中不乏让大家目瞪口呆的野史和匪夷所思的结论。在将大家注意力吸引过去的同时,也拉近了同学们与先贤间的距离。觉得先贤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小怪癖,也会被俗世折磨得疲惫不堪,并非都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高高在上,超凡绝伦。

与此同时,苏老先生还不时抛出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大家参与进来,畅所欲言。用他自己的话说,在文学讨论中对与不对并不重要,但思考、修正、完善的过程却非常必要。

就在苏老先生讲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候,季校长、文主任,以及张瑾和楚磊竟悄悄从后门鱼贯而入,坐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认认真真听起讲来。

大家此时都将注意力集中在苏老先生身上,自然没有谁注意到教室后面的情况。可偶尔走神的齐毅,很快就察觉到了身后的异样,也不知道是不是被人从后面盯着时的应激反应,毕竟季校长和文主任时不时会瞄上齐毅两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