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工业革命

在高强度的工作后,郑慈烜终于休息了一整天,从早睡到晚,那些研究人员也睡了一天。

第三天,他们不约而同的全回来到了研究室,都满怀欣喜的看着这蒸汽纺纱机。

蒸汽机打火,蒸汽开始嘶嘶作响,喂入纤维条,伴随着机器嘎吱嘎吱的声音,布不断的从机器产出。

除了需要人打火,放燃料,就只要将纤维条喂进去,其他的过程全不需要人力!

“不可思议!”

到现在还有研究人员觉得这不可思议,即便是他们亲手所做,还是觉得不可思议。

郑慈烜将所有人集结到了一起,此时他眼神中貌似充满了万丈光芒,之前从广州城回来时候的那一丝迷茫已然不见。

他大声的对所有科研人员说道:

“你,我,准确的来说,是我们,是我们创造了未来!我们将掀起一场变革!一场工业的大变革!”

“我愿称之为工业革命!”

“虽然我们跨出了这传奇的第一步,但众所周知,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蒸汽机还是初代,效率低得很,还有很好的改进”

“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还有更多东西要研究!而你们每一个人,都是将载入史册的大科学家!”

然后郑慈烜做出了很多几个工业化进程的计划。

首先就是造更大效率更高的蒸汽机,首先要造能辅助炼钢的机器。

有了足够的钢铁工艺,工业才能快速发展,钢铁是研发优先级最高的。

然后就是水泥,若凑齐蒸汽机,钢铁,水泥三件套,就可以造工厂。

能设想未来工业化进程加速,蒸汽机驱动着炼钢,废气从水泥造的大烟囱排出。

虽然不环保,但这是历史的进程,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刚刚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而原本第一次工业革命可是耗费了近百年。

第二优先级是改变现有生产结构,加强标准化,制造统一标准的工具。

以及制造车床,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

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

别的不说,普车还是能造的出来的,没有蒸汽动力能用比较古典的那一版,靠手拉或脚踏,通过绳索使工件旋转,并手持刀具而进行切削的普车。

若到时候能造出能用蒸汽机驱动的车床那更好。

车床能造许多零件,现在都是铁匠纯手工打造,精度不高而且效率很低,制造车床十分重要。

若车床之事能顺利,那么量产有膛线的后膛枪,也指日可待!

最后优先级不高,但也要进入研制队列的。

郑慈烜认为比较重要的就是铅笔,古代读书很贵,就是因为笔墨纸砚贵,所以这也是古代教育很难普及开来的原因。

纸的话暂时没什么办法改进,除非机器产纸,那又得很久之后。

所以只能从笔来下手,铅笔用石墨为原料便宜的很,也可以擦改,虽然重要的文书没法使用,但平时练习是可以使用,至少降低了读书的成本。

这么多计划,很多科研人员充满了兴趣,毕竟他们就是干这个的。

很快便又进入了快乐的学术讨论之中。

讨论结束后,墨文又一次找到了郑慈烜:

“公子,您野心不小啊!就按照你的设想,若能做出来,不止整个大明,整个世界都要为您颤抖!”

郑慈烜看了他一眼,微微笑着说道:

“不是我,是我们,是大家的功劳。”

墨文不搭这茬,直接道明来意:

“我姓墨,您应该听说过墨家...”

郑慈烜早就猜到了,哈哈一笑:

“我怎能不知?墨家机关术!天下一绝!”

说道墨家机关术,墨文一脸骄傲,但他的骄傲慢慢的消散,耸了耸肩说道:

“哪您应该知道显学之争,我们墨家败于儒家,现在儒家盛行天下。”

“我们墨家现在只剩那么一小批传人了,而现在儒学盛行,不待见我们墨家,所以我们墨家弟子一般不出世,像我这只是个意外。”

可郑慈烜顿时来了兴趣,还有墨家弟子这等好事?

郑慈烜言语中带这些兴奋说道:

“我这里可不搞独尊儒术!不说机关术,你在我这教墨家学问我都没有意见!”

“我个人还是蛮认同兼爱非攻的。”

墨文双眼放光:

“此话当真?”

郑慈烜手一摆,四十五度仰望着星空:

“我巴不得在我这里百家争鸣,我不读儒学,也不懂你们墨学,我只追求科学!”

墨文不解:

“何谓科学?还有你之前所说大科学家为何物?”

郑慈烜只是微微一笑:

“以后你会知道的。”

墨文也不过多追问,直接这般说道:

“我可否能将我那些墨家弟子带来?他们有些懂机关术,有的只学了墨学。”

墨文本只想将墨家一些机关师带来,毕竟此处可以说是机关术最发达的地方。

但在郑慈烜的言语过后,他觉得墨家中的弟子都可以来此地,至少是自由的,郑慈烜也不会排挤他们。

郑慈烜即言:

“我全都要!”

机关师当然是要的,但读书人也很重要,他绝不会让他庄子里的人死学儒学。

当墨文想走的时候,郑慈烜叫住了他:

“请问,你知道宋应星在何处么?”

墨文眉头微微一皱,问询道:

“《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先生?你找他作甚?你也要拉他入伙?”

郑慈烜拍了拍旁边的蒸汽机:

“我就不信,有这个他会不愿意来?”

墨文微微一笑,他想起来自己第一次见珍妮纺纱机时候,毫不犹疑的就过来了,他觉得宋应星应该也会前来:

“好,若宋先生能来最好不过。”

“什么时候启程?我与唐沙也一同前往,我们也能和他谈谈。”

郑慈烜眼珠子一转:

“好,等农忙过后再去。”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杂交水稻已经成熟了。

郑慈烜穿越过来也有了半年,郑慈烜集合了一众农民,前去收割水稻。

赵伯从不下田收稻子,但今天他跟着郑慈烜破例下田,去看看这水稻真有郑慈烜所说的那么神奇么?

当所有人到达稻田里的时候,全部人都惊呆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