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第 2 章

听到封茗玥的吩咐,杏儿赶紧将她扶起,送到床边坐下,然后走到桌前给她倒了一杯水。

封茗玥接过水杯一饮而尽,“杏儿,接下来我说的事情非常重要,你一定要仔细听好。我能不能洗刷掉身上的污名,就看你如何做了。”

杏儿一听立刻道:“姑娘你说,要我做什么。杏儿什么都愿意为你去做。”

这话让封茗玥心里抽痛了一下,想到前一世杏儿竟然是死在了为她鸣冤的路上,心里的悔恨就又加了一层。

从梧州回来时,祖父曾经特别叮嘱过她,说她有些时候太过善良,总是替别人着想却不考虑自己。

在梧州时,尚可以有祖父母照应着,待回到京城之后,一定要多为自己想想。尤其在面对继母是,该争的一定要争。一味的忍让只会让人觉得你软弱可欺,最终使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为那些想要欺压你的人,绝不会因为你的忍让退却而收手,永远只会变本加厉。

只可惜,回到京城之后,她却没能做到祖父的期望。

不但真的把自己陷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还连累死了忠心耿耿的婢女和一直爱护自己的哥哥。

至于父亲封荣……封茗玥心里抽痛了一下,她也不知自己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他。父亲哪怕有祖父对她一半的关心,也不会让她这么轻易着了继母的道。可是说他不好,封茗玥又说不出口。

“姑娘?”杏儿用手在封茗玥的面前挥了挥,眼神里有说不出的担心,“你没事吧,是不是还有哪里不舒服?”

封茗玥赶紧回神,“我没事,你仔细听我说……”

刚说两句,杏儿就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结结巴巴地问,“夫人她竟然敢……不行,姑娘你得和我一起走,我不能留你一个人在这里。” m..coma

“不行,”封茗玥摇摇头,“刚刚我和你说的这些,都是我在生死徘徊之间听到的、看到的,只能说是阎王爷可怜我,不想让我死得不明白。但这些话,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柳氏自己也不会承认。

“如果我此时走了,她一样能把私奔的罪名扣在我的头上。所以,想要戳穿她的阴谋,必须让她把我送出去,这样我才能有人证、物证。明白了么?”

“可是,那个人可是……他会帮我们么?”想到自家姑娘说得那个人,想到京城里的传言,杏儿的声音里不由微微颤抖。

京城传言,云麾将军秦子仪在对敌时伤了一只眼睛,不但顶着伤痛将敌人斩于马下,在战后竟然去猎杀了一只凶兽,用那凶兽的兽眼代替了他瞎掉的左眼。

再次上阵时,敌人看到那只兽眼吓得望风而逃,就连自己人也是无人敢与之对视。

待到此人因为弟弟秦子戈在书院里打架伤人被调回时,京城人无不闻之色变。

甚至于百姓夜里吓唬小儿的话,都从山中的老虎,变成了兽眼将军大人。

这样的人,会来接下一个陌生的京城女子请求,来救她于水火么?

这一点封茗玥也说不准,但她此刻除了秦子仪也没有其他的人可以求。

“杏儿不必害怕,秦将军只是戴了一个兽眼的面具而已,并非是真的有一只兽眼,而且他不是嗜杀之人,只要你按我教给你的话去说,他一定会来帮忙。”

“还有出去时,别这样出去,先去找松烟,从他那里那身男装换上再出去,听清楚没有?”

松烟是杏儿的哥哥,也是封星澜的小厮,两个人都是在梧州开始跟着他们兄妹俩的。回京城时,祖父也让他们一同跟着,算是兄妹两人自己的班底。

虽然杏儿还是有些慌,但想到封茗玥的处境,又看了一眼她脖子上的勒痕,狠狠地下了决心,“我知道了,姑娘你自己一定要保重,等我回来。”

封茗玥罕有地对杏儿动了怒,“刚刚说的你都忘了?见到那人后,不论他答应不答应,你都不许回来。如果他答应,你就跟他一起来救我;如果不答应你就找个地方藏好,等到我兄长出来,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讲给他听,再带着他来救我。你自己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尤其不要独自去京兆府,明白了么?”

说罢,她拿过自己平时放钱的匣子,把所有的散碎银子都拿了出来,塞到杏儿的手里,“这些你拿着,路上用得着,如果进不了们,就拿这银子贿赂守卫。好了,现在就走,待会儿柳氏会过来,你就走不了了。”

杏儿被自家姑娘严厉的态度镇住,只得点点头,收了银子,转身跑出屋去。

看到她走后,封茗玥微微松了一口气,这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不过,别看她自己对杏儿说得信誓旦旦,但其实也没有太多的把握。毕竟即使算上前一世,封茗玥也只是远远地见过秦子仪一面,甚至连有交集都谈不上。

她之所以让杏儿向他去求救,一方面因为他现在是九城兵马使,负责京城治安,夜里由他出面拦车,是顺理成章的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之所以被从边疆调回来,明面上是因为弟弟打架伤人被参了个治家不严,实际上则是端王的打压。

大约在五年前,北狄人集结了全国的兵力,大举犯边,当时太子还不是太子,只是康王,奉命去阵前督战。

那场战斗整整打了大半年,直到北狄人因为入冬,粮草不足才算作罢。

那一战大梁军队损失惨重,若不是秦子仪带着一小队人马,杀了敌方一个出其不意,恐怕连主帅都要折在那里。

随后,秦子仪又带着人奇袭敌方粮草,最终使得北狄人萌生退意。可以说,是他力挽狂澜,拯救大军于为难。

那战之后,他靠着战功从六品的昭武校尉升到了正四品的忠武将军,待到太子回京后,更是被擢升为了从三品上的云麾将军,成为了这个品阶里年龄最轻的将领。

也正因为如此,秦子仪早早就被看成是太子一系的人马。这在想要夺嫡的端王看来,简直眼中钉、肉中刺。为了打压太子,也为打压太子在军方的势力,端王最终设计将秦子仪被调回了京城,做了九城兵马使。

堂堂从三品的大将军做了维持治安的城门官,简直是奇耻大辱。

许多人都等着秦子仪向端王发难,但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就忍了下来,每日里认认真真地去上执,丝毫看不出想要与端王做对的样子。

但封茗玥知道,这只是假象,秦子仪之所以能忍,一方面是因为太子的劝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战在即,这一次大梁朝廷动了真格,想在今年的四月,趁着草原青黄不接的时候大举反攻,一雪前耻。

秦子仪为了能重返战场,这才生生地忍了下来。

只可惜,前一世的他虽然杀得北狄人大败亏输,但却也死在了战场之上,没能活着回来。

而封茗玥认为他能来帮忙的底气,正是因为端王对秦子仪的打压。

李丰饶是端王的人,盯上她也不过是为了向主子献媚,想要通过控制她,来控制封荣。因为封荣是钦天监监正,若是让他说出紫薇继星不稳,国恐有灾的说法,就算不能将太子一举拉下马来,也会从根基上动摇太子的声望。

而只要自己不落在李丰饶手里,就算挫败了李丰饶阴谋的第一步。虽然他一定会有后续,但那就是之后的事情。

打击了李丰饶,也就是打击了端王,只要杏儿能把这件事说明白,封茗玥相信,秦子仪一定会来救她的,哪怕只是为了给端王添堵。

当然,她也不能把自己未来的所有希望都压在一个陌生人身上,还是要多做些准备。

先是把首饰盒夹层里的两张十两银子的银票拿出来,贴身放好,然后又在屋里转了一圈,从针线笸箩里找到了一柄用来纳鞋底的锥子。锥子旁边,还有一双刚刚做到一半的布靴。

这靴子本是给封荣做的,现在么……她看了一眼那条仍然悬在房梁上白绫,明晃晃的白得刺眼。

可即使如此,在忠勤伯府的那三年里,若不是封荣每月派人给她送东西,并强令要求李丰饶好好待她,怕是用不了三年,她就要被程氏磋磨死了。

封茗玥甩甩头,强令自己不去想关于父亲的事情。眼下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她现在要做的,是怎么安安全全地度过这一晚,并且顺利地见到从贡院里出来的封星澜。

没有哥哥的庇护,她就是心智再坚定,也是无济于事。

她把纳鞋底的锥子锥尖朝内,贴在自己手臂上,用一根缎带绑紧。又给自己换了一身比较厚实的衣服,如今正是二月,春寒料峭的时候。

想到这里,她不由看了一眼窗外,院子里竟然已经飘起了清雪,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哥哥是不是一切都好。

这个时候,距离她被杏儿从房梁上救下,已经过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而前院那边,无论是封荣,还是一副“老爷你要三思”的柳忆之,都没有过来。

就连无时无刻不紧盯着她,想要寻她错处的郝嬷嬷,也一直没有露面。

偌大的清兮院里,平日里丫鬟婆子加起来少说也七八个,此时却一个都不见。

除了那个送白绫的小厮来过,就只有杏儿一个人陪在她身边。

想到这儿封茗玥不仅感叹,柳忆之还真是生怕她死不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