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罗老赖

杨老太太的决定一旦下来就不容置疑,杨正心和杨二郎也没想去劝说。劝说这种事情如果真有必要就交给自家老爹吧,相信这种事情他能做得很好。至于他们两个,嗯再加上一个杨大郎,他们三兄弟只需要安安心心做好让杨家能够正常运转起来的工具人,其实就可以了。

正常人杨二郎这样想。

因为得了个垃圾系统而顺势变得胸无大志想着混吃等死的杨正心也这样想。

从来不懂得发表自己看法的杨大郎估计也会这样想。

这个无头公案,三兄弟隔空顺势全票通过。(划重点,这里要考。)

明天杨二郎再到镇上的事儿再无异议,杨老太太便把两兄弟从镇上拿回来的事物收好,还把应交给吴家的东西特地分了开来,待会儿杨二郎便能把这些东西直接带到吴家进行交接了。

杨二郎也顺势把卖蔬菜苞米棒子等得到的铜钱上交给杨老太太。购买日用品的花费也已经从这些上交的铜钱之中扣除,物价什么的也相应地报到了杨老太太耳中,不会出现钱财数目不对的情况。

顺带一提,像杨家这种没有分家的一大家子,个人明面上是不能拥有私房钱的,买卖做工所得全都得上交老两口作为家里的公共财产。当然,像是林氏这样的儿媳妇的嫁妆并不包括在这些公共财产之中,这个惯例跟华夏古代的民间习俗大致相同。

至于之前用来装绿豆汤的竹筒,这些东西除非残留下无法洗去的异味,否则一般来说清洗过后都可以回收再用,也没有说嫌弃谁谁谁使用过之类的狗屁倒灶事,事实上乡下人对这个一般都不太讲究。如果是在现代这样不讲究,估计会立即遭到周遭人“这个菌、那个菌”的各种说教。

杨正心这个穿越者倒是想在这方面更加讲究一些,但整个大环境就是如此,他一个八岁小儿胳膊拗不过大腿,也只能选择入乡随俗了。除非家里的经济因他的插手变得足够富裕,否则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这个事儿皆无法改变。

另外,对于杨二郎从镇子上带回来的两种不同品相的细麻线,杨老太太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这两种细麻线,一种显得不新不旧却足够便宜,另一种则相对显新质量更佳价格也不算贵,各有各的优点,也算是各擅胜场了。后面那一种就是他们家之前用的那一种,也没什么好在意的,特特引起杨老太太注意的显然就是前面便宜的那一种。

说到这里,杨正心便有些小得意了:“娘,这种便宜的细麻线就是我们从集市的一个摊子上买来的,还是我眼尖才恰好发现的呢!那摊主说这东西是他自家产的,他每隔一个月都会在集市上摆摊,如果觉得这细麻线用起来感觉还行,以后还可以继续找他买呢。”

“这样啊。咱们家的三儿真是厉害啊。”杨老太太笑眯眯地夸奖了一句,接着又道,“这种细麻线虽然看着朴素不新不旧,但用来缝补旧的麻布衣服却是正正好。娘稍微拉扯了一下,也没有轻易断开,质量算是在平均以上了,考虑到这个便宜的价格,的确值得买。”

“虽说这一次的细麻线总共买了四小捆买得稍微多了一点,但旧衣服用久了就容易坏,坏了就需要缝缝补补,这麻线消耗起来便也快,这样一想倒也不算买错,但下次再买便要记得留意这些了。同村的罗老赖,可还记得不?”

杨二郎搔了搔头讪讪一笑,对此倒是没有狡辩。他原本也没有想过自己会买这么多细麻线,这不是看到有便宜可占就一时没忍不住多买了一些嘛。

杨正心窃窃一笑,对这种贪小便宜的小民思想倒也可以理解。就像是上一世网上各大商城大搞双十一活动的时候,不也有很多人趁此机会买了一大堆自己不一定用得上的东西吗?

明明不一定用得上为什么还要买买买?不就是因为网上卖得便宜,人们心中贪小便宜的小民思想在悄然作祟嘛!买完之后又后悔,像这样的事情在上一世简直比比皆是,连新闻日报都懒得把这事单独拉出来批斗教育了。

杨老太太之所以特意把这事隐晦地提出来,就是要告诫自家二儿子,让他别像同村的罗老赖一样把这种贪小便宜的行为形成习惯,否则习惯一旦形成想重新改过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还好自家二儿子比较聪明看样子是把话听懂了,不然这事儿吧,若要掰开来说还真有些麻烦。

杨二郎是听懂了,倒是杨正心,这时候他才反应过来,这同村的罗老赖,算是个什么梗?

秉持着不懂就要问的优良品德,杨正心把嘴巴伸到杨老太太耳朵旁,小声发问了。

杨老太太闻言咯咯笑了起来,却没有当场回答的意思,而是先打发杨二郎去梳洗一番,好歹留给二儿子一点面子。

杨二郎一看就知道自家这个三弟准没憋好屁,但杨老太太发话了,他也不好强留下来,只好悄然瞪了杨正心一眼,这才悻悻然退出了堂屋,回去梳洗去了。待会儿他还得到吴家一趟呢,那是未来丈母娘的家(自认为),可不能给吴家留下一个不爱干净的不良形象。

见自家二儿子离开了堂屋,直到背影都看不见了,杨老太太这才轻嗔地点了点小儿子的鼻子,缓缓开口给他详细讲述了林家村罗老赖那一连串贪小便宜的“光辉”事迹。

罗老赖本名罗五斤,人到中年时人送外号“老赖”,加上他姓罗,合起来便被人惯称“罗老赖”。

此人今年四十六岁,长得五大三粗,是个土生土长的林家村人。

其贪小便宜的事迹多不胜数,在一个月前就有那么一宗。

“一个月前,隔壁村黄员外为其母庆祝七十大寿,其时连开三天流水席与民同喜。罗老赖得知后从第一天开始就霸占着其上的一个席位,嘴巴从早到晚吃个不停,到了晚上也不离开就坐着睡在那里继续霸占位置,就这样连吃三天甚至连茅厕都不去生怕别人抢了他的位置,吃得肚子都硬生生大了几圈。”

“偏偏他是客人,主人家也不好意思赶这货出去。”

“据说流水席结束后他是被主人家请人用轿子抬出去的,不是罗老赖赖着不肯走,而是他吃得太撑走不动路……”说到这里,杨老太太露出一脸特无语的神色,接着说道,

“别以为这样就结束了,雷人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回到家后,这货因为吃得太撑伤了肠胃,到镇子上好一番请医问药才稍微舒缓一些。但让人抓狂的是,因为他平时太贪小便宜家里的银钱都被他给霍霍了,就换来了家里的一堆垃圾,这请医问药的钱最后还是用拭秽的草纸代替银钱支付的。”

“当时镇子上来的大夫收到一堆草纸那一脸便秘的表情,现在娘都还记得清清楚楚!”说到这里,杨老太太也是一脸的一言难尽。

杨正心听到这里仿佛口水呛到般顿时一阵猛咳,而后猛地抬起头来,瞪大了死鱼眼,整个人都被震惊得不轻!这个罗老赖竟然把贪小便宜的体质直接修成了传说中的究极体!?

啥都别说,是个狠人!

系统这时候也忍不住飘了出来,给出了相当中肯的评价:“在贪小便宜这方面,本系统愿称他为最强!”

至于这狠人其它的那些贪小便宜的“光辉”事迹,跟上面这个珠玉在前的例子比起来,多多少少就显得有些黯然失色,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杨老太太最后一脸感慨地总结道:“就是因为村子里出了罗老赖这样一个极品,娘才不得不尽量让你们对贪小便宜的习惯敬而远之啊。这习惯一养成啊,要改变就很困难了,娘也是怕你们以后不知不觉间成为了罗老赖第二啊。”

“也不至于吧……”杨正心觉得自家娘亲有些杯弓蛇影了,以前养鸡是这样,现在怕儿子们养成像罗老赖那样的贪小便宜习惯也是这样。

不过,杨正心也知道自己现在这副身体的年龄只有八岁多,年纪太小了,不好对亲娘的肺腑之言进行反驳,只好干笑一声,至少表面上是对杨老太太的总结相当赞同的。

杨老太太这才满意,挥了挥手示意杨正心可以回房间洗刷一番了。

实际上,此时的杨正心也的确很累了,而且脚还很痛。不仅是酸痛,还有疼痛。即便不计算在镇子上呆的时间,他今天光是走路就超过三个时辰,现在脚底就已经长出水泡了,走起路来难受得很。

据说水泡其实是足部与鞋摩擦后产生了大量的热量,足部为了避免局部烫伤才自发做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不管原因为何,脚底位置长了水泡就是一件很难受的事。

如果脚底长的水泡比较大那就麻烦了,那时候要小心不能把水泡弄破,否则在这个古代农村到处各种菌的环境之下伤口感染的风险就会很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