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太子偷菜

王宫被搬空了,讨债的也走了,宫里的人还得过日子不是,就得添置新的家具。

普天之下,木匠活做的最好的,当然是墨者行会。

鲁大海身为洛邑分舵舵主,这项任务自然就落到他的头上。

活并不太多,主要是打造一些日常必须的用具,所以时间不长,第一批活就做完了。

活做完了,鲁大海自然要向周天子讨回工钱,可这老天子也真够可以,不但没付工钱,还向鲁大海谈起了一笔买卖,正是这笔买卖,才使得墨者行会从此与太子牢牢绑在了一起。

两人边走边说,不觉来到一处村子前,便决定先找户人家,讨口饭吃再说。

正好迎面走来几名下田务农的百姓,两人正要开口,那几人忽然面色大变,犹如遇到妖怪一般,掉头就跑,就连手中农具也丢了不要。

两人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回事?

走到村中,恰好遇到几名妇人在门口说话,见两人来到,吓得哇呀一声,一哄而散,其中一人跑的仓促,连鞋子都跑丢一只。

两人疑惑不解,究竟是何原因?

走到一户门前,鲁大海又敲又喊,就是没人应声,又换了几户,都是如此,有两户明明听到里面有人,就是大门紧闭。连吃闭门羹,两人无可奈何,总不能破门而入吧。

鲁大海忽然意识到:“莫非是百足将军血洗村子之事,被这个村里的人知道了?”

太子答道:“昨夜之事,这么快就传这么远了?”

或许是昨天夜里他们是看到了邻村的冲天大火。

或许是他们受到百足将军或‘魏兵’的严厉警告。

多待无益,两人只得出村,前往下一个村子。

令两人没有想到的是,下一个村子做的更绝,唯一通向村里的小路,被大土堆封堵的严严实实,土堆后面还有两只大狗狂吠不止。

从土堆都是新土来看,一定是连夜推成,这么大的土堆,这么小的村子,可想而知几乎会动用了全部劳力。

肯定是与昨夜的事有关了,两人虽未经证实,却心知肚明。

连村子都进不去了,何谈讨饭,更遑论收养婴孩了。

这可如何是好?

幸好婴孩还在酣睡,两人怏怏折回,一时都没了主意。

时近正午,烈日炎炎。

两人漫无目的,缓缓东行,幸好不是正冲日头,也是口渴难耐,汗如雨下了。

平原地带,一望无际,连个遮阴之地也没有,哪怕有棵树也好,至少可以有个阴凉歇歇脚。

又走了一会,鲁大海突然惊喜说道:“草棚,前面有个草棚。”

太子顺着他手指方向,果然前方隐约有个轮廓,既然鲁大海说是草棚,至少可以遮挡下这火辣辣的日光了。

看起来不远,走起来却不近。太子感觉双腿沉重,走路艰难终于到了跟前,果然是个茅草和木棍搭成的棚子。

棚子里地面上铺着一层干草,显然是主人家用的,太子选个干净角落轻轻放下婴孩,自己解脱般仰面朝天,躺在软和的干草上,感觉比躺在王宫牙床绸缎上还舒服。

躺了一会儿,稍微缓过劲来,心里也不那么慌了。却偏偏婴孩睁开了眼,开始哇哇大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用说,肯定是饿极了。

可是别说吃的了,就连口水也没有。

太子生在王宫,几乎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想不到一点办法,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鲁大海。

鲁大海想了一下,转身出了草棚。不一会儿,手里拿着几棵绿色小草进来,说了声:“来,给他喂些这个吧。”

太子见那小草没有主茎,而是自根部生出三四支枝杈,每支细且短,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成对的扁圆叶片,叶根之间还偶尔长有淡黄白花,花瓣甚小。

太子虽叫不上名,但也知道这些是草,草也能吃?鲁大海拿出一棵,用指甲掐断一支枝杈根部,马上有白色汁水流出,又稠又多,全部滴进婴孩口中。

开始是滴,后来就直接伸进婴孩口中,让他自己吸。汁水流尽,又掐断另一枝杈,一棵用完,又拿起另一棵草。

太子看的目瞪口呆,别说见了,听都没有听过。只见婴孩吸的津津有味,啧啧有声。

“这是奶浆草,太子要不要试试看?”

奶浆草?听这名字似乎味道不错。太子也拿了一棵,学着鲁大海模样,掐出汁水后放在嘴里吸。

首先是一股子草腥味,微苦微涩,渐渐就是酸酸甜甜,有些爽口。

见太子一连用了两棵,鲁大海问了句“怎么样?”

太子频频点头:“不错,鲁大哥你从哪弄的?”

鲁大海一笑:“中原之地,这奶浆草遍地都是。”

毕竟是草,应付婴孩还行,小家伙喝了汁水,也不苦恼,也不睡觉,睁着两只大眼睛,手足舞动,嘴里发出呀呀含糊声音。

而对于太子来说,也仅仅是湿润嗓子和嘴唇而已,根本解决不了大问题。

鲁大海看着太子,欲言又止,最后终于说道:“旁边田里,种植了蔓瓠和蔬菜,可以食用……”

太子脱口而出:“那还不快摘来。”

话一出口,太子马上意识到不对,身无分文,又无主人,这样采摘,岂不是偷?

堂堂大周太子,偷吃百姓瓜菜,这成何体统!

两人一时沉默,面对面干坐,互听对方肚子叫。

“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太子……”

“鲁大哥请说。”

“可能是下雨之故,他这田里,野草着实不少,我去帮主人家将野草除去,以此换他几个蔓瓠,是否……”

“就按鲁大哥的意思……”

好歹也算是个台阶,鲁大海马上出棚,去了田里。太子犹豫几次,最终也来到田里,依样学样,跟着鲁大海拔草。

从伐纣建周的武王姬发算起,近八百年来,有那一位周天子干过这活?虽然太子还不能算是天子,但就再加上历代太子王子在内,又有几人?

太子干得起劲,或许只有这样,他的心里才能好受些,等会吃将起来,才会踏实。

为了避免尴尬,鲁大海说:“太子你看,只要国家安定,百姓只要有一方薄田,就能自给自足,吃饱肚子。”

“鲁大哥说的对,《彖传》里说,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地。果真是至理名言。”太子从小接受良好教育,读书明理,但皆是理论,今日实践一番,方才有所体会。

‘劳动’完毕,鲁大海摘了几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蔓瓠,又拔了两棵大葱。其实田里还有几样蔬菜,只是还不到季节,寻寻觅觅,也就这两样能吃了。

实际上蔓瓠也还未完全成熟,好在已经可以吃了。鲁大海将蔓瓠在自己衣服上擦拭掉表面绒毛,又将大葱剥了皮,两人便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蔓瓠,又脆又甜,肉厚水多,既管饿又解渴,而大葱则辛辣刺鼻,将这俩样搭配在一起吃的,只怕也只有这两人了。

吃完‘饭’,两人躺在干草上休息。

考虑到因为斗笠所施的偷梁换柱之计,百足将军十之八九正在带着‘太子’返回洛邑途中,只有到了洛邑,才有可能发现中计,因此,至少有一两天时间两人是安全的。

在太子的要求下,鲁大海详详细细,再现了那晚所发生之事。

三天之前,都城洛邑。

天空乌云密布,黑乎乎,阴沉沉,凉风夹带着南边的洛河水气,席卷着这座大周王城。

忠孝祠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巍巍走到摆放大周先王牌位的神坛前面,一把推开搀扶自己的两名内侍,扑通跪倒,凄然说道:“大周历代先王在上,不肖子孙有罪啊。”才说了一句,就已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两名内侍大惊失色,正要上前侍候,却听老人嘶声呵斥,令两人退出祠堂。两人欲言又止,但不敢不从,眼含怜悯神色看了眼这位大周天子,双双退了出去。

老人泪眼婆娑,浑浊的目光一一扫过三十代先王灵位,又羞又愧,又悔又恨,愈发伤悲不已。

“真想不到,大周八百年基业,竟然会葬送在我的手里,我一念之差,酿成大祸,实在愧对各位先王。”

老人就是当今在位的周天子,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做天子也有几十年了。

他能当上天子,其实是挺幸运的,因为他的祖父太过长寿,他父王一直熬到八十岁高龄才登上王位,可是仅仅做了几个月天子,同样驾鹤西游。由于他的前面还有二十九位兄长,按说且轮不到他来继位,只是那些兄长全都没能熬过父王,这样周天子的位子便落到了他的头上。

顺便说一句,这位天子同样长寿,也成功熬死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就连重孙子都也在太子位子上‘等’了近二十年。

但他这个天子,又是不幸的,因为他继位之时,周王室已经非常衰弱,天子王令在那些诸侯国面前,几乎形同虚设,没有半丝号召力,虽然名义上大家还尊称他为周天子,可实际上谁也不拿他当回事。

自周武王建周立国,大搞分封,已经将近八百年,当初所封那些诸侯国,经过时光洗礼,有的变强,有的亡国,有的苟延残喘,有的夹着尾巴做人。

其中有几个超级大国,如秦、楚、赵、齐等,近些年除了相互攻伐,就是欺凌弱小,甚至一个个都打起周天子的主意来。

比如有位秦王,竟带领秦国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前来洛邑‘旅游’,把堂堂周王室‘参观’了个遍,临走还打起九鼎的主意,幸好这位秦王得意忘形,炫耀武力,当场举鼎身亡,这场闹剧才得以终止。

还有那位楚王,竟然在洛邑搞了场选美大赛,还要周天子出面亲自主持,可怜周天子,不敢得罪楚王,硬着头皮替楚王张罗,可一时之间去哪里找寻众多美女,只得将自己后宫妃嫔拉来凑数,活动结束,凑数的妃嫔连同稍有姿色的宫女丫鬟,都被楚王一并运回楚国去了。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