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讨贼寇群情激愤 护乡亲志定意坚

目送李恒离开后,李睿想起自己的妹妹与逝去的双亲,勉力支起身体,回到自己屋内。

屋中的李隽娘因为哭的太累,伏在母亲的胸膛上昏睡了过去。

李睿没有叫醒她,而是将妹妹轻盈地娇躯抱起,然后安置到了床上,并为其盖好被褥。

看着已经熟睡,眼角却还挂着泪珠妹妹,李睿一想到她醒来时,便再也见不到最亲爱双亲,就忍不住一阵心酸。

安置好妹妹后,李睿从屋内找了几面席子,将自己父母,以及李清竹一家三口的尸身,全部集中起来放到了屋檐下,然后朝与李恒相反的方向,开始去寻找村中的幸存者。

大岭村本有三百多个村民,在李恒与李睿一番搜寻后,幸存者只剩三十多人,约莫九成的乡亲,都已成了黄巾贼匪的刀下孤魂。

幸存者大多是手脚轻快的年轻男子,贼人杀来时,他们率先跑出村外,躲进树林,才得以逃出升天。

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在父母的舍命庇护下,坚持至官兵到来,方才侥幸存活,王坤的独子王贵,以及小女儿王悦容,便在这聊聊几人之中。

多亏王坤平日待人和善,王宅中的家仆,危难时刻为了护主,奋不顾身地与贼子对抗,方才将王贵这王家唯一的香火,给保存了下来。

一阵悲凉的氛围里,身高八尺有余,气宇轩昂的李恒,率先呼吁道:“诸位乡邻,丧亲之痛,我等皆感同身受,然逝者已矣,我等当好生安置,使其入土为安。”

“再者,死去贼子纵然可恨,然睿弟有言,任其曝尸荒野,恐会瘟疫横行,使大岭村再遭劫难,因此将贼子尸首聚众而焚,方是上策。”

心情沉痛的众人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接受了李恒的提议,毕竟大岭村是他们的家,瘟疫横行也非他们所愿。

李恒找到了几个年长的村人,商议了一阵后,决定将所有死去的村人,土葬到村北一处空地上去,那里依山傍水,是天然的风水宝地。

而贼子们的尸首,则全部搬运至西村口,那里树木繁多,容易收集引火之物。

大难过后整个大岭村人心惶惶,也顾不得繁琐的礼数了,各家各户都只是简单地做了一下入葬仪式后,便将自己亲人的木棺,尽数运到了之前选好的空地上埋葬立碑。

由于很多户人家已举家被贼子所杀,无人善后,因此幸存的人安葬完自己的亲属后,将那些无人生还的家庭也一一下葬,并在碑上刻下了他们的名字。

第二日,村外原本空空如也地土上,一夜间立起了上百座坟头。

村人们的后事料理完毕后,虽然十分不情愿,但幸存的二十多个男丁们还是将黄巾贼子们的尸首聚集在了一起,女人和小孩则收集来了引火之物,又花了半日时间方才把贼子们的尸首尽数焚毁。

这一夜,大岭村仅存的三十几口人,全部集中在墓地上悼念亲人,现场气氛沉重,啼哭之声不绝于耳。

正当众人哭得声嘶力竭之时,忽有乡人愤然道:“天煞的黄巾贼子,杀我父母,戮我妻子,连我那年方六岁的娃儿,都不肯放过。今我贱命一条,如何苟活于世?我要去找黄巾贼子复仇!”

说罢便要动身走人。

“我随你去!”

“我亦与你同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时之间,数十个青壮男子被此人情绪感染,皆愿同往。

平日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张孝廉也开口道:“我张生愧对贤妻,枉生为人!今日我愿意与众乡亲同往,如能杀得个把贼人,以慰妻子在天之灵,虽死无恨矣!”

张孝廉,本名张生,为村中一书生。

张生在家苦读数十载,衣食住行皆由其妻子焦氏一力承担,任劳任怨,对张生从无半句怨言。

后来,张生拜得广阳太守刘卫门下,为其所喜,推举其为孝廉,已定于年内入士。

夫妻俩非常高兴,村人也为之骄傲,都改称他为张孝廉。(汉朝科考尚未实行,入士为举荐制,州以上举荐称茂(秀)才,郡举称孝廉。)

张生本以为当官后可以善待妻子,以报恩德,未想今日贼子杀来,他惶恐不已,竟躲于家中米缸之内,眼见妻子遭贼人凌辱,后又将其杀害,自己竟懦弱无为,不敢以命相搏,此刻回想起来,简直生不如死。

见手无缚鸡之力的张生也要去杀贼,村民们更是群情汹涌,连妇人孩子们也都高声呼应,立志要加入到杀贼的行列中去。

最后,现场就剩下了李睿兄妹和李恒三人,尚未表明自己的态度。

李恒首先站了起来,他眼中精光一闪,八尺虎躯散发出浓浓杀意。

“李恒今日已杀得几个毛贼,但觉未过瘾,乡亲们若要杀贼,李恒当为先锋,为众乡亲开路!”

听到李恒豪气干云的发言,众人皆是精神一振,同时振臂高呼道:“杀贼!杀贼!杀贼!”

戮力同心,众人便要动身,李睿却面露担忧之色,起身劝说道:“黄巾贼子人多势众,动则数百人,我等区区三十余人,果真动手,不过以卵击石,诸位乡亲不可冲动!”

李睿年方十二,若在平日里,一个孩子害怕杀戮,乃是稀松平常之事,然而此刻村民刚失至亲,胸中义愤填膺,大脑已无法正常思考,都认为是李睿娃儿胆小畏死。

于是有人出口讥讽道:“哼!李睿娃儿,你若怕死,独自苟且便是,我等孑然一身,死又何惧!”

李睿灵台清明,没有因众人的鄙夷而焦躁,平静道:“人固一死,李睿何惧?睿所惧者,乃是我等纵然不顾生死,也难报大仇,徒增几座墓碑尔。”

村民们不以为然,暗忖口舌之利,谁人不会,依然对李睿指指点点,口出不逊之言。

此时李恒大手一挥,打断了众人的非议,转向李睿诚心道:“睿弟,你天赋异禀,年纪轻轻,便已才学过人,若此去死于贼人之手,着实可惜!”

“李恒知你并非贪生怕死,出言阻止,是不想我等罔顾性命。然亲人之仇,不共戴天,此去我等若不幸死于贼人之手,望睿弟他日潜龙出水之时,能荡平贼寇,为我大岭村人复此血海深仇!”

言罢李恒潇洒一笑,便要转身带着众人离开。

李恒与众乡亲玉石俱焚的决心,让李睿瘦小的身躯一震,他闭上眼睛长叹一声,然后缓缓睁开眼睛,稚气未消的脸上,露出了某种决意。

那一晚,年方十二岁的李睿,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