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你喜欢肖邦吗

这里的景色像你变幻莫测,

这样的午后我坐在九份的马路边

这里的空气很新鲜

这里的感觉很特别

仰望这片天空

遥尽我对你的思念

窗外的星空像你嬉笑不眠

这样的午夜我坐在九份的咖啡店

这里的街道有点改变

这里的人群喧闹整夜

望着朦胧的海岸线

是否还能回到从前

昨日的单纯今天的实际像你

而你也早已不是你

我的心是一杯调和过的咖啡

怀念着往日淡薄的青草味

窗外的景色像你没什么道理

这样的午后我在忠孝东路的咖啡店

这里的街道有点危险

这里的人群面无表情

想问你也问问自己

是否还会记得从前

怀念着往日的坚持和现在你我的改变。

夏煜与明佳人坐在一家咖啡馆中,他没来由的想起后世一位弯弯女歌手的歌曲。

“一份咖啡,不加奶,单糖。”明佳人说道。

“先生,你要点什么。”

“加奶,双糖。”

点完咖啡,服务员准备咖啡去了。这时就只剩他们两人。

夏煜率先说道:“前几天冒犯了明小姐,今天我特意来道歉。”

“你不用道歉,因为你说的都是事实。”明佳人顿了一会说道:“夏先生,我今天来,是因为你手上的话剧台本,你说吧,什么条件。”

她很直接,也很率真。夏煜想到。

“前几天多有得罪,这个剧本就当时赔礼吧”夏煜说完将话剧台本送给她。明佳人刚要说些什么,夏煜打断她。

“我不光是为你赔罪,明小姐你想想话剧社的学生们,他们可能更需要这个剧本。”但是你占了百分之九十九,夏煜心中想到。

桌上的咖啡散发这醇厚的香味,馆内正在播放这肖邦的《夜曲》,而对面的佳人正在专注的看着剧本。阳光披撒在她的面容上,映照出一幅恬静,绝美的画境。他不禁看的有点痴了。

明佳人将手中的台本合上,夏煜立即移开视线。

“夏先生,以前做过编剧或者编过舞台剧吗?”

“没有。”

“夏先生真是才华横溢啊,难怪夏先生当时看不上我们的话剧。”

“那倒不是,树木经过风雨才能成材,人生经过历练才能成为栋梁。任何事情总是从幼稚变为成熟的,但这要有个过程。”

“那谢谢夏先生了。”

肖邦的钢琴曲依然在馆中回荡,它冲淡平和,寂静幽澜,透过音律,仿佛可以看见肖邦在黑夜中轻缓的弹凑这钢琴,偶尔透着一点沉思。

明佳人突然说道:“我喜欢肖邦,尤其是他的《C小调练习曲》(注1)。”

“是吗?我敬佩肖邦,他是一个了不起的爱国音乐家。但我更喜欢贝多芬,尤其是他的《致爱丽丝》。”

“夏先生,今天就到这吧,等到话剧排练好之后,我在邀请你观看。”明佳人突然告辞离开。

留下夏煜独自反思,我刚才是不是说错话了。

1934年6月是在中国文化史上特殊的时期,由蔡楚生编剧和执导,王人美、韩兰根等主演的剧情影片《渔光曲》于14日正式首映。之后由民国著名电影人厉麟似等审定并推介参加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获第九名,是中国首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

同时,第一届中国流行歌曲歌星选举活动正式落幕。白虹最终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第一个歌后。

就在上海娱乐产业兴兴向荣之时。在中国江西,一场改变中国命运的战役即将打响。

法租界,明家庄园。

今天明业成以略感风寒为由推掉了所有活动。但是在明家一间隐蔽的会客室中,他接待了两个特殊的客人。

刚进入会客室,明业成就热情的抓住年纪稍大一些人的双手,说道:“曹聚先生,上次一别,我们有半年没有见面啦。一些顺利。”

曹先生说道:“上次回去受到了蓝衣社的盘差,但好在一切顺利。”

“这位是?”明业成问道新面孔。

“这是瑞金方面派与我的助手,叫白烨。”

“明先生好。”白烨说道。

明业成引着两人坐下说道:“我弟弟在瑞金还好。”

曹聚说道:“明业功同志在瑞金一切尚好,只是。”

“只是什么?”明业成着急的问道。

“只是现在明业功受到牵连,处境有点困难。”

明业成沉默一会说道:“路是他选的,他就应该面对路上的荆棘。”

曹聚继续问道:“明先生,我们需要的药品,准备妥当了吧。”

“中间有点小波折,但是全部聚齐,就在明家的仓库中。”原来明家收集药品是为红党准备的。

“那感谢明先生了。”

明业成又问道:“现在局势很紧张吗?”

“我们得到消息,蒋要发动第五次围剿,这次规模空前庞大,这些不是我们需要应对的,我们的任务是将这批药品安全送回瑞金。”

曹聚显得忧心忡忡,说道:“现在上海的局势也不太乐观,当局和复兴社又加大了对我们的搜查。我们在上海的运输线也受到波及,许多同志暴露甚至是失去生命。”

“那需要我做些什么吗?”

“现在运输线暂时是安全的。而且明先生,你已经做的够多了,如果没有你提供的药品,我们不知道要多牺牲多少人。再者说,蒋一直对明家心怀戒备,如果因为这件事暴露了你和我们的关系,蒋不会放过明家的。你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能让你冒险。”

明业成与曹聚谈定,曹聚两人告辞。

临走时,明业成将一份信递给曹聚说道:“曹先生,你回到瑞金,见到业功将信给他,告诉他,家里人都很想他。”

“我一定转告。”

(注1:《C小调练习曲》又名《革命练习曲》。1830年11月,肖邦刚离开祖国波兰不久,波兰就爆发了反抗沙俄的华沙起义。而就在肖邦准备回国之时,传来了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肖邦悲痛欲绝,于痛苦中创作了《C小调练习曲》。这首乐曲悲愤、激昂,曲调忽而上升,忽而急剧地下降,发出猛烈的咆哮,像一匹烈马在感情的波涛里搏斗、奔腾,充满了刚毅、坚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现出波兰民族在华沙起义失败后顽强不屈的意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