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山贼

(农历1053年4月6日,中午)汪海带着十来人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即使是在大中午的赶路,汪海也不觉得什么。因为心里像揣着颗炸弹,他现在是恨不得飞起来。路上遇到一个脚店,也是要了一个点心喝了口水,就走了。坐都没坐,跟着的人才刚坐下,但见四当家却直接走了,只好跟上。经过两小时的赶路,汪海也是有些累了,刚到山寨竟然直接晕倒了。如果你有过这种经历,那么就很显然啊,中暑了。没办法大当家只好叫人把山下遵道集的许郎中搒来,经过一番折腾。傍晚,似乎是问道了饭菜的香味,汪海这才缓缓醒来。此时三位当家的都在旁边,等着他,看他想说什么,才这么着急的赶路。

汪海刚想说话,但口苦(因为喂了药)说不出,又咽了下去。大当家也是亲自给他喂了一口水。汪海喝了一口,大概几个呼吸,见碗里的水都快没了。这才推开碗。说道“大哥啊,那个田小郎君可着实厉害。虽然只有三岁,但胸中颇有韬略,汪不及也。”大当家一听,心道才三岁,就把你吓成这样?药没有够吧?怎么还在说胡话。说“哎3,老四不必介意,他厉害关我们何事,我们不是正要和他结交吗。他厉害一点不正好吗。”汪海见他不相信,又说“狼与狼自然可以联合,狼与虎可以吗?”大当家笑容散去“他是虎?”见汪海点点头,又道“你不是说他才三岁吗?”汪海说“确实只有三岁的样子。”大当家笑道“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怕他作甚。”汪海说“我中原几千年,三岁便通古今者多矣。大哥莫要小看他了。”于是将他看见的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以及他对此的看法。大当家听了也是蹙眉,但你要他跑去给一个三岁的娃娃当小弟,这。作为一个曾经当过禁军的人,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不去的话,似乎就要面对一支时刻会偷袭自己的禁军了。一支五百人的禁军,打他们这两百多人的小山寨。即使不打,但把军队驻扎在山下,就可以把他们给逼下山了。此时他陷入了两难之地了。问汪海说“老四,你怎么说?”汪海叹了一口气分析道“如今,我们的路是真的不多了。第一条,趁着现在田小子没人,派人去杀掉他。但那样田府的人可就会将一只现有的禁军找来了。杀了他全家更是不可能,听说他还有两个叔叔,一个在通义当通判,一个是利州的军都指挥使兼任知州。第二条,等着田小子招兵买马,训练完,装备齐备后来将我们一一剿杀。第三,就是趁着田小子现在缺人手,而我们手里又有人。加入他,以增强自身力量。这样他以后就得仰仗我们了。”大当家眼前一亮喝到“好,好一招釜底抽薪。就这么办,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没有。”他望向老二和老三。显然他们说不出这个计策的错处,但作为计策是谋划者的汪海知道。就老大这个脑子,李蛋都玩儿不过,又怎么去打boss呢?

(农历1053年4月7日,早上)于是,第二天汪海又带着那几个人来了,不过这次他没有走路,而是让人推着鸡公车来得。田和林同样给他倒了茶,问道“汪叔,这次来何事呀?”汪海说“昨晚,我们几位当家的都商量好了,愿意归附小郎君。不过还请小郎君让官府给个招安的告示。”田和林点点头“这个好办。”汪海又说“还有就是,山寨那边有243户,716人。还请小郎君想法子安置。”田和林说“这样,你们还是先住山寨。我这边需要壮劳力挖竹根和砍树。我的想法是先在树林这边做一些窝棚,这样免得人来回跑。”汪海点点头,回道“好的,我这就回去安排。”

那么招安是什么意思呢,那招安之后代表着什么呢?我们这里说一说这招安。如果做过贼,做过逃兵当过匪,杀了人当过强盗。想洗白,怎么办?那么路就只有一条招安。招安的发起者只要是官府,最后皇帝认了就行,当然皇帝没有不认可的理由。被招安后,一般官府会给安排其他职位担当,或者发点钱粮遣散。而像禁军和厢军那些被刺字了的人,一般是去当兵,但也可以作其他任命,只要你有这个权利。

田和林带着小翠来到了这晋熙县最大的酒楼之一的百家楼。百家楼仿照京城樊楼(又叫丰乐楼,白矾楼)样式修建。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大理的三座白塔用拱廊给连接在一起罢了。当然在百家楼没有那么高,也就十一二米,三栋三层的木质楼阁,用三座双层的拱廊相连接,主楼就是十字路口的这栋,旁边两侧是侧楼,要稍微小一些。百家楼每一层都有其主营业务,第一层是看戏,川戏在这里每天都有三场,上午一场,下午一场,晚上还有一场。第二层是喝茶聚会,当然喝酒也行。第三层是吃饭,休息。此时田老爷子就坐在东侧楼的一个角落,这里是他经常来的,椅子都被他包过浆了。此时他正吃着瓜子,喝着风麴法酒。

风麴法酒是产自蔺州的美酒。酿此酒所用的风麴,系用糯米粉和白术、防风等多味草药制成,所用的水系古蔺二郎滩的朗泉水。酒酿好后,还要贮存在二郎滩附近山崖上的天然洞穴、里至少三年,使之充分发酵。为了保证品质,一般会放到第六年才开始销售。再加上运输个六七百公里,这酒的价格也是贵到喝不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整个百家楼也就10坛,一共两百斤。而一壶酒却只有8两,就是半斤,就要3贯钱。我们之前说酒只能卖当地,不能捞过界,但显然对于这种奢侈品里面的高端酒是不存在的。像本地酿的酒最高的是96一斤,所以根本不存在纠纷。这里我们来看看,这个酒从蔺州运到晋熙县卖这么高是不是利润很大呢?首先从蔺州到江阳州,我们走水路运输500坛。我量了一下从蔺州到江阳州走水路有265公里,水道依次是古蔺河(顺流)、赤水河(顺流)、长江(逆流),沿途经过蔺州、赤水县、合江县、江阳州。再从江阳州走(沱江逆流)水路到内江200公里,沿途经过富顺县。再逆流而上330公里就到新市集的位置了,沿途经过资中、雁江县、简阳、金渊县、旌城。所以,如果不是酒中贵族,又有谁会去走这一趟呢?如果不是好喝到令人陶醉,又怎么会卖的掉呢?我们只能感叹奢侈品就是奢侈品。想想我们在城市里搞一天也就100多,就打200算。折合600文一天,在这里的俸禄可是比知县还要高的,可是呢,要5天才能买得一壶酒。而像那些当兵的,即使是禁军是绝对买不起的,他们的最高待遇是每月有2000钱,除非卖米。算他30斗米,1斗200文,这才8贯。

田老爷子又抿了一小口,赞道“好酒,好酒,不愧是赤水河的珍馐。哎3,好酒。”又喳了一口。田和林,人矮这里人也多,所以都是小翠带着他走。来到老爷子身边,田和林站在那把包了浆的椅子上,对着老爷子的耳朵说“阿公,西山上的山贼说他们想要招安,让我们帮个忙。”老爷子疑惑道“什么时候的事情,为什么找的你啊?”田和林把李蛋跟他说的放了些调味料又给老爷子说道了起来。老爷子听完“哦3。这样也不错,至少先把军营盖起来再说。好阿公就去走一遭就是了”。走之前又在柜台拿走了两个银元宝。你说是大的还是小的呢?小的二十两的。正所谓大事大办,小事小办。

有钱好办事,为什么?加班费啊,个人加急件,不给加班费,谁给你办呢?排队?县衙里闲得很吗。修桥铺路,迎来送往等等吧,总的来说大事很少,小事很多。一天忙到晚,只要想忙就忙不完,要是不想忙,基本就没有事做。所以好官难做(不拿钱也办事,事情多到做不完),而贪官好做(拿钱办事,不拿钱不办事)。当天下午县衙就派人去了西山,招安也下去了。而知县还给州里写了奏疏,当然是请功啊,给他自己。治下安泰,山匪请降。多好的说辞啊。你说知县有多爱田老太爷啊,名利双收。

(农历1053年4月8日,早上)第三天。大当家,王武。二当家,赵猛。三当家,李虎。四当家,汪海。带着196个小弟,一共两百人来到了这醉乡客栈。可把钱掌柜下了一跳,还好这些人没有拿家伙,否则就有些受不了了。田和林只见过汪海,对他说,你先让这些人去找李蛋,他就在城墙角根那边。汪海就带着人走了,剩下这三位了。田和林让人沏了五杯茶,抿了一小口说“各位叔伯,不用客气嘛!来先喝茶。”他们三个也是不知道该和这个没有桌子高的小娃娃说点什么开场白。王武说道“谢过,田兄弟,小郎君了。”另外两人也附和着,喝了茶。田和林看这三人都是一米七五的大高个,脸上都有刺痕,显然都当过兵,而且是禁军。问道“你们还想当兵吗?”王武说“想”。旁边跟着“想”“想”。田和林说“那正好,我修的军营正缺兵。你们就来我这里当如何?”三人齐声说“好”。这都是商量好的嘛,他们感觉就像是在走过场。所以后来田和林说的什么,他们压根不知道什么东西,也记不住。最后田和林总结道“我这里当兵只有一条。”喝了口茶,见他们还愣着。李虎问“哪一条?”田和林笑了笑说“嘿嘿,就是没有说的就不可以做。”三人细细品了品,差点儿叫娘。没有说的就不可以做,这感觉比奴隶还惨的样子。我想上厕所,对不起不可以。我想吐口痰,不可以。我想喝口水,不可以。想想吧,他们三人都想回去了。三人都猛喝了一口茶,还好是好差,稍稍有些治愈作用。李虎说“这样会不会不太好,我们当禁军时也没有怎么(被)管束吧!”田和林说“三位叔伯,不用惊慌。你们以后都是长官,都是管别人的嘛!”听了这话,三人才又好了一点,但总觉得哪里像是被忽略了一样,又一时说不上来。只能挠挠头,想通过刺激脑皮层想起来。可惜田和林趁热打铁,说“三位叔伯放宽心,在我这里当兵,待遇肯定比在禁军强很多。”又说“我这里只发饷钱。而且家属每天管两餐饭。”因为这句话里没有数字,所以他们都没有觉得什么。禁军也是有钱有粮的。田和林心道刚才跟你们讲军功,算是白讲了。见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汪海这才凑了上来,他打来回也就用了不到5分钟,而且还和李蛋说了几句话。因为总共就150米,所以很快就回来了。田和林见该说的都说完了,最后说道“在军营建成之前,你们以后就住在这里。但是这里还住着一位许姑娘,你们可不要自己找事哦!”说完嘿嘿一笑。四人也是莫名其妙,搞不懂这是在弄啥咧?搞得他们老不自在了。当天夜里张业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将许姑娘带走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然钱也是结清了的。

李蛋作为事件的主谋,无疑是这场谋划中最得利的人。首先是获得了田和林的赞赏,其次是自己手下的人也越多了,事也越多了。这让他也觉得自己施展抱负的时候来了。这次他手上的人,壮劳力达到了300多人,年轻妇人有100多人,半大的孩子三十多人。明天牙人那边会带100多的壮劳力从各个乡赶来。所以他叫人买了了帐篷、草席、枕头、盖被这些,这样免得乡上的人晚上还要抹黑回去。这样也可以加快进度。再过三天,从美信也将会有100多人赶来。军营是建设重点,所以他将原来的山贼200人包括那四位,都安排来建军营。孵化场壮劳力50人和妇人、小孩来完成。南城外树林是复合肥厂,这里也是次重点,所以派了剩下的所有人都来弄这里。而军区大院却没有派人去,因为那里即使这里的人全去,也不可能雨季前搞定的。

手里拿着田和林给他的图纸,李蛋感觉这图纸真是精细,也知道田和林的确是厉害。他还知道了米这个单位,田和林给他说的三尺一寸(99.2cm)相当于1米。并且告诉他,堆放料的位置选择原则等等,很多他不曾会的。所以他有疑问或是不知道该如何办时,就会来找田和林。

(农历1053年6月2日,早上)经过54天的不懈奋战,孵化场建好了。而这一天,从万安县来的200人也到了。田和林、小翠、田鼠、田老太爷、四大当家、李蛋都来了,他们也都想来看看这孵化场到底长什么样子。

孵化场核心是孵化室,一共4间。孵化室就像一台灶,地下是灶台,地上是蒸笼。所以每个孵化室下面都有一个大灶膛,灶膛上面是原来的土地,但是上面铺了一层铁片编的像竹席一样的铁席子,相当于加热板。然后打三合土,并铺上青石板。然后将周边用一尺后的泥墙围起来,里面架上木柱搭上木板,并在木板上用三合土打实。门为单开门,分内外。每个孵化室里面都摆放着木架子,架子上每一层都摆放着定做好的纸质蛋架,而蛋架上面,此时也是摆放了一些蛋有个一千多。孵化不在于温度稳不稳定,也不在于湿度,而在于一次不能超过蛋的最高孵化温度。就比如说鸟孵蛋时,是时刻都在孵蛋吗?有些鸟类是可以,但有些不行,因为它是单亲妈妈,所以还得出去觅食。当然如果想让蛋尽快孵出来,那么自然温度就要恒温最好了。所以这孵化场最好就是日夜不停的烧火,当然也不用烧大火的,小火才能很好的控制温度。当然如果有温度计是最好的,但是现在还没有。那怎么办了,其实只要人踩在青石板上感觉到暖和而不冰凉,那么就要再加一点火。达到温暖并感觉稍微烫脚,那么此时就可以了。为了更好的控制火来实现温度控制,还在里面埋了铁管(铁管、蛋架都是定做的,这些都需要特定的模具才能制造的出来。)以方便沟通。正常的孵化,其实是可以观察到蛋黄的蠕变的,一般强光手电筒对着照一下就可以,但现在只能照太阳光了。当然晚上拿到灶膛边也行。因为灶膛是在地下的,所以孵化室的周围的防水工程是必须重视的,不然不就一下全没了吗。鹌鹑的孵化期最短只有16天,其次是鸡21天,鹅是30天,鸭是35天(这或许也说明鸭蛋是寒性食物了)。

如果说除了水灾外还有让孵化场害怕的事,那么就非属自己孵的蛋自己养了。卖不出去,那么就面临自己养的问题。当然不会是总卖不出去,但却是会出现今天卖不完的情况,如果多来几天,不就是自己养了吗?自己养,那么就面临一个问题,饲料。玉米是最好的粗饲料,但是这东西是墨西哥的,明朝才到中国,所以只能喂一些碎米、糠饭、蚯蚓这些。

田和林详细的给他们讲解了一下这里面的玄机,听得众人是连连称赞。一个劲的恭喜田老太爷,可把老爷子乐坏了。一群人带着一股浓重的喜气,来到了新建军营这块工地上,此时这里是热火朝天啊,早上九点的阳光虽然还带着柔和,但很多汉子都是脱掉了上衣,扔在了高处,就觉得但凡高点的地方全都有衣服。田和林对李蛋说“给他们搞个晾衣架吧。”李蛋回“好的,马上去办。秦川那边这些天刚把小官人的东西弄完,正好再做些衣架。”望了望这片工地,走在前面几步,给众人讲解道“这新军营,宿舍、食堂、厨房、厕所、盥洗室(有水井)都已经盖好了的。”一一给众人指了指。老爷子看着这欣欣向荣的场景说道“不错啊,不错,不愧是我的宝贝孙子。来,让阿公亲亲。”说着就一把将田和林抱了起来,强行施为。众人见状都是哈哈大笑,因为他们都没有把田和林当小孩子看了,但见老爷子这般,这才恍然:三岁的娃娃始终是三岁嘛。老爷子看完了这些却是就走了,回他的老窝看戏喝酒去了。田鼠也是眨眼就没了。本来田和林还想带他们去看看复合肥厂的。算了,下次吧,这次自己也就不去了,因为昨天他才去过。田和林带着小翠回到了醉乡客栈,拿起一块碳片和直尺,又开始绘图了。小翠在一旁看着,没看懂,因为有些字不认识。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