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掩面1笑

祯祥帝对于高太后在册封皇后问题上的立场,心知肚明。

在起初的一段日子里,祯祥帝想到的不是继续执政,而且想办法逃避朝政,甚至要去五台山出家当和尚。

这种无奈而又非常强烈的愿望,一直折磨着他。他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和纠结。

一边是傀儡政权,一边是心爱的嫔妃。

一边恨之入骨,一边又呵护有加。

一边是自己的母后,一边是心爱的女人。

一边是权力之争,一边又是情感之争。

一边是“敌对势力”,一边又是爱屋及乌。

无奈、煎熬、折磨、痛苦……

整日的折腾过来,又折腾回去……

他的心理已经烙下了深刻的无法挥去的阴影……

经过几个月来的痛定思痛,深思熟虑,祯祥帝终于从苦海里挣脱出来,他要起来造高太后的反,对,你没有听错,他就是要造高太后的反了。

究竟怎么一个造反的方式呢?

他开始思考着高太后与郑皇后之间的特殊亲情关系,他要让她们姑侄之间产生矛盾,进而逐渐掌握主动权。

他把她们之间的亲情关系已经分析得十分到位。

为了解决郑皇后母仪天下的后宫大权旁落问题,他利用枕边风有意怂恿和利诱郑皇后,主动靠近高太后,明确向高太后发难。

他要借助于郑皇后这个高太后的侄女,制约高太后的后宫最高权力的问题。

他的推断是,一旦高太后把后宫大权移交给郑皇后,让郑皇后母仪天下,管理后宫,这就意味着高太后垂帘听政的大权,也有可能产生这种效应。

他要等待高太后给郑皇后交接了后宫特权之后,再有计划有步骤地夺去朝政大权的制高点。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思路,他才敢大胆地怂恿和利诱郑皇后,去主动和高太后摊牌这件事。

因为是姑侄关系,即便是摊牌,那也不会引起高太后的怀疑。毕竟她们是血浓于水的关系。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初春上午,高太后因为册封皇后一事非常顺利,自从孟蹄带援军去了南疆之后,南疆再也没有传来特坏的消息,因此,她的情志十分高涨。

于是,在身边侍女小丫的搀扶和陪伴下,来到后宫花园里散步。

她一边喜闻嫩芽和花朵的清香,一边享受着春日的暖阳,一边欣赏着蝴蝶飞舞,一边倾听着幼童那柳笛的婉转与悠扬。

身边的小花猫小娇已经有好多天没有出过门了,现在也跟着主人跑出来撒花,它一会儿窜到亭台楼阁栏杆上,一会儿又欢快地追逐着在花朵上飞来飞去的彩色蝴蝶。

王公公和小丫小心谨慎地跟随在高太后身边,半点也不敢怠慢。

高太后来后花园散步的消息,正好被前去给郑须送信郑皇后身边的丫鬟菊花看到。

“皇后,我刚才看到高太后正在后宫花园散步,您要不要去看看?”

丫鬟菊花有些惊喜地告诉郑皇后。

此时郑皇后刚打扮了一番,正要去见高太后,一听菊花说高太后在后花园,心想这下可好了,省得我跑得更远了。

当然,谁都知道,高太后能够出门散步,那可是一个难得的好心情。

“你确认看准了吗?”

郑皇后慢悠悠带有庆幸的口吻向菊花再次求证。

“没错,千真万确。”

丫鬟菊花说话的语气非常肯定。

于是,郑皇后就带上菊花出发了。

她一路心里乱糟糟的。

因为祯祥帝已经交代过了,他把这样的重担一股脑交给了她。

她知道祯祥帝最喜欢的是管聪,而自己要想取得祯祥帝的信任,从管聪那边夺爱,那就得多付出多争取。

尽管对方是自己的亲姑姑,可是,姑姑之前的威严、发怒、动刑、大开杀戒的形象,早已经扎根在她的心底。

她从内心里还是非常害怕见这个太后姑姑的。

更重要的是,尽管祯祥帝也教了她一些与高太后打交道的招数和技巧,可是,毕竟她是第一次“见习”,心里能不紧张吗?

睡到知道心中没数的时候,人是最慌张的。

她一边想见了高太后怎么说,一边急着向前赶路。

恍惚间,她看到了前边的高太后和一个少年在说话。

她立刻驻足观看,结果她发现是高太后在和自己过继的儿子吕容说话。

“我这里有一句上联,我要考考你,看是不是能够对上下联。”

高太后满心欢喜地借机要考验一番吕容。

于是她要用对对联的方式进行。

“孩儿遵命,请皇奶明示。”

吕容个头不小,毕竟还是少年阶段,身材还没有完全发育出来,所以,显得还是有些单薄。

他的脸上似乎永远都是一个表情,而这个表情则显示出他内心世界的淡凉和悲哀。

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他的父皇祯祥帝就是他最好的榜样。

他父皇就是在3随时过继给高太后的,当时高太后还是刚刚册立的皇后,几乎和他现在所处的家庭环境一样。

这似乎就是人类历史的重演一般。

从他的说话声音里,或许就能够听出他悲哀的命运来。

“好,孩儿你可要听好了。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我已经重复了两遍,你给我对出它的下联来。”

高太后虽然是一位年长的女性,可是,她说话的声音要比她的孙儿吕容的声音响亮一百倍,清晰一百倍,震撼一百倍。

为了让孙儿听得更清楚,也为了给孙儿一个充足的思考时间,高太后把上联接连重复了两遍。

这次吕容听得的确非常清楚。

站立在奶奶面前的吕容,开始度步低头深思。

而此时高太后带来的小花猫小娇,也恰好从吕容眼下蹿了过去。

于是,吕容心里已经有了谱。

“有了,有了。树下小娇,耳聪目明腰骨欢。”

他转身来到高太后对面,仰望着高大的皇奶回复道。

“王公公,你来给孙儿评一评吧。”

高太后看吕容很快对答如流,心里有些得意。

于是,她要让身边的王公公给予点拨,王公公感觉有些意外,也非常作难。

如何评价吕容这幅对联呢?

从严格意义上说,历史流传下来的“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才是最最恰当的下联。

“回禀太后,我们来先看一看这出句上联的平仄吧: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而对句下联的韵律则是: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基本工整。从对仗上来看,墙上对树下,芦苇对小娇,嘴尖皮厚对耳聪目明……”

王公公说话有些絮絮叨叨,高太后听了大半截也就听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没有等王公公说完,高太后就截住了他的话。

“王公公,没有那么繁琐吧?我孙儿对得很得体吧?”

王公公听得出高太后意在必对,也就没有再说下去。

郑皇后尽管没有在跟前,但是也听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有了高太后的认可与褒奖,那么证明此时的高太后情绪仍然处于最兴奋的阶段。

于是,她很快来到高太后身边和她使礼打招呼。

“你看看,你看看,皇后有这么优秀的儿子是不是?”

还没等郑皇后说话,高太后已经先开了腔。

郑皇后心里明白,今天一定是个好日子。

“托太后的福,容儿可是太后的心肝宝贝啊。”

于是,非常谨慎又非常愉快地向高太后回复道。

她这话多得非常得体,既没有明确说吕容怎么怎么样,怎么怎么夸张,又没有否认自己的儿子不好。

她的巧妙就在于借用高太后的身份来突出儿子的优秀。

高太后听了又怎么能不入心入肺呢?既然入心入肺的愉悦,那么接下来的谈话是不是就会好一些呢?

郑皇后这样想着,心里已经打起草稿来了。

她既要掂量着跟高太后说话的语气、声调、眼神、表情等,又要注意用词妥帖,词义深浅,以及高太后此时此刻的接受程度。

说轻了肯定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说重了又怕惹恼了太后,往后把这扇门给堵死了。

所以,她格外小心谨慎。

“太后,您当初是怎么做皇后的?是不是要给您的侄女传授一番经验啊?我这当了皇后不差,可是往后的路该怎么走,事儿该怎么做,我可是一个棒槌啊!”

看看这些话说得何等绝妙啊。

这话看上去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尊重和礼貌,虚心和讨教。

而实际意义远远超过了这些。

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郑皇后在不是很明显再提醒太后吗?你当初被册封为皇后的时候,也是像我这种无权无势的名誉上的皇后吗?

意思是说,您当初被册封为皇后以后,才是真正的母仪天下,掌管后宫的新主子。

而我这个皇后呢?

难道说您的侄女做了皇后,就只配是名誉上的皇后吗?

越来越发现,郑皇后这话问得好,问得得体,问得又巧妙绝伦。

只要稍微清楚点的人,应该都知道她在说什么。

高太后听了之后,掩面一笑。

阴险的脸上立刻露出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