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虽然姜蕊没有亲妹妹,但有亲弟弟啊,姜清念周围的小伙伴都多了起来。

就是二房多少都沾了点光,姜清妙和姜清兰两个堂妹,原先没多少人打听的,现如今也有人来问了。

本就小有才名在外,相貌又俊逸,年龄合适的姜清远更是如此,要不是碍于太后孝期未过,怕是要有人直接把女儿带来给姜清远相看了。

这些消息落在姜蕊耳朵里,也少不得给娘家传话,叫她们低调谨慎些,切莫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好在姜家人都低调,二房的姜甫宁虽然为官不怎么样,但一向听长兄长嫂的话,也好好敲打过了家里,倒是没出什么岔子。

南边有了这一批物资,情况也确实缓和了不少。

听闻是姜蕊带头让女眷们都拿了不少钱银出来,周蕴又是意外又是欣慰。

他知道姜蕊心胸宽广,目光长远又聪慧善良,但此次举动还是叫他很是触动。

娶妻娶贤,周蕴心知,自己这是娶到贤妻了。

再想想当初刚被孙贵妃算计娶了门第不高的姜蕊,还心有不满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多少是目光狭隘了。

还好,还好他没有对这个宝藏似的姑娘失了对嫡妻该有的尊重,否则怕是没有今日了。

这一点倒是和姜蕊的心思是一样的。

若是当初一见面,周蕴就对她各种挑剔不满,轻视怠慢,那她也绝不会像今日一样愿意为他打算筹谋,决心要在他心里占个位置。

然而姜蕊想不到的是,此时远在淮州的周蕴,满脑子都是她的音容笑貌,怒骂嗔痴。

便是见过了许多不幸,才会更想珍惜身边的美好。

南边的燃眉之急松缓下来,元庆帝才正经应对起大理来的国书。

是了,之前只是他单方面的对魏云韶口头承诺会让她做六皇子妃,事情真是要定下来,那便还是要正经回一封国书。

其实元庆帝心里还是不愿,毕竟要不是哪个蠢货弄得魏氏小产,他也不会应下这个请求。

但上天好似能听到他的心声一般,又好似一定要促成这桩姻缘,或是实在不愿辜负魏云韶的费心筹谋,第二封大理的国书也送到了。

正是提出了扩大两国商贸渠道的事情。

这封国书算是一下把元庆帝心里的犹豫不甘敲碎了个干净,在国家利益面前,儿子的婚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当即便在朝堂上宣布,两国二次联姻,亲上加亲,六皇子将迎娶大理景亲王嫡幼女魏云韶为正妃,孝期后完婚。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但当大臣们知道大理愿意扩大商贸渠道时,便也都大部分支持起来。

至于那一些不支持的,也都是孙家人罢了,这个时候是二皇子和五皇子两派的人打击他一派,又有元庆帝心意已决,可真是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会仪馆里的魏云韶拿到圣旨的那一刻,激动的眸子里都是星光。

长呼一口气,将圣旨抱在了怀里。

不枉费她算计这么久了,也不必再担忧要回去和姨母、姐姐,共事一夫。

然而有人笑就有人哭。

且不说后宫里孙贵妃如雷轰顶,以及蕲州的梁锦悦晴天霹雳,单单是远在淮州的六皇子,听到这个消息后,登时就砸烂了帐篷里的简易书桌。

恰巧二皇子从他帐篷外头经过,听见动静便笑着大声道。

“六弟要娶如此一位貌美如花,身份尊贵的嫡妻,可是高兴的丢了魂了?来年六弟完婚,我可一定要多喝几杯喜酒啊!”

“六弟要娶如此一位貌美如花,身份尊贵的嫡妻,可是高兴的丢了魂了?来年六弟完婚,我可一定要多喝几杯喜酒啊!”

听着他这番嘲讽,六皇子又是气的面色铁青,目光似要杀人。

“殿下,殿下您息怒,这是皇上的旨意,您千万不能在外人面前表露出来,让别人以为您对皇上的旨意不满啊。”内侍李安顺跪在地上劝道。

六皇子捏着手里还没扔出去的一本折子,指尖泛白,最终还是放了下来。

“叫人给我换一张桌子来,研磨,我要写信。”

“是,奴才这就去办。”李安顺忙不迭的点头。

圣旨已下,如今他要娶魏云韶为嫡妻已经是定局了,如此少不得要得罪了梁家。

毕竟当初他承诺的是娶梁锦悦为嫡妻,梁氏父女都高傲,怕是梁锦悦不肯与他为妾的,他必须得想想法子才行。

不管怎样,这信必须的写过去,这是他的态度。

要想稳住梁家,没有及时的反应可不行。

虽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搞得措手不及,但六皇子应对起来还算冷静。

也是眼下他还不知道魏云韶‘小产’的事情,否则怕是就没这么淡定了。

而对比他的隐忍,周蕴这边则轻松愉快多了。

当得知这道赐婚圣旨后,他便知道这是姜蕊在京都已经把他没做完的局给做完了,一时更觉得小皇妃聪明。

想当年,是孙家母子算计他,让他娶了个名不见经传的三品翰林家的体弱女儿,可没想到却是给他送来了一个宝贝。

现如今,六皇子要娶大理魏氏为嫡妻,心情应当是比他当年还要精彩吧。

只可惜周蕴断定六皇子不会有那个好福气,像自己一样娶得贤妻,魏云韶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誓不甘休的性子,该是有够六皇子受的。

正想着,就见陈奉撩开帘子进来了。

“殿下。”

“有事吗。”

周蕴收回思绪,给自己倒了杯茶。

陈奉拱手,“外头来了几位乡亲,他们特来感谢殿下的恩德,送了几个手工做的小玩意儿来。”

听到这个,周蕴便立即站起身,理了理衣裳,便走出了帐篷。

外头是五个男子,都是淮州当地的百姓,前些时候在难民营求他救祖母的少年也在其中。

见到了周蕴,便都纷纷跪下行礼。

“诸位快起来,切莫客气。”周蕴忙伸手去扶。

几个人也不敢让他扶,都自己站了起来。

而后便是那少年作为代表开了口,“五皇子殿下,我等感念殿下救命之恩,没有什么好东西能报答的,我们几个都是木匠,会做些个小玩意儿,这都是我们这几日做的东西,送来给殿下,还请殿下收下。”

说着,几人便上前来,将自己的东西都拿了出来。

分别是一头大象、一个葫芦、一颗青松、一只猛虎,最后还有一个是按着周蕴样貌雕刻的人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