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违抗圣旨,阳奉阴违?!

大明王朝,国事无数,但这段时间,最紧要的,就是三晋之地的灾情。

三晋之地已经崩了,大量灾民涌入齐地,至今为止,还没有停歇的迹象。

这导致,青州这个原本非常不起眼的小州县,成为大明王朝最受瞩目的地方。

而齐地之王,朱榑的封地中心,就是青州!

七皇子,朱榑,这个几乎被朝臣们淡忘的名字,这段时间,在朝堂上无比活跃。

那离开京城时,连身板都还没长开的齐王殿下,他的形象,似乎都高大了许多。

为国为君,齐王殿下硬生生将30万灾民,留在青州城,不让灾民继续东进,更没让灾民一路南下,奔往应天府。

朱元璋眼睛都湿润了:“老七,难为你了。”

他还是个孩子啊!!

刚到封地就藩,就碰到这么大的事情。

他甚至,连个王府都没有啊!

朱元璋果断下令,济南府七成赈灾粮食,运往青州城,铁铉前往青州,配合齐王殿下,全力赈灾!

一个半月后,青州城聚集了40万灾民!!

朝堂轰然,青州城,居然还在撑!

40万灾民啊,这可是40万灾民啊!

青州城,居然容纳了40万灾民!!

马皇后无比心疼的说道:“这孩子,怕是也撑不了太久吧,20万大明宝钞,能撑到现在已经很难得了。”

朱元璋点点头:“老七这次立功了,给咱争取了很多时间。”

“嗯?”朱元璋眉头一挑:“大明宝钞?”

马皇后点头:“不是你让户部送去20万大明宝钞吗?”

朱元璋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确实让户部给青州送去20万两银子,但他的意思,是20万两银子!而不是大明宝钞!

第一次,他让户部送去的一万两银子,虽然也是大明宝钞,但却是超额的,换算下来,可当一万两银子用。

怎么这一次,会是20万大明宝钞呢?!

“胡惟庸···!”

青州,又传来消息。

前后抵达青州的灾民,已经达到50万之众!

朝堂,再次炸锅。

这是什么朝堂,这是大明建国之初的朝堂,朝堂上都是什么人,朝堂上很多都是开国功勋!

不论文臣、武将,都是见识过大场面的。

他们见过数十万大军厮杀,是怎样的铺天盖地,是怎样的漫山遍野!

50万人啊!

挤在青州城那弹丸之地!

即便遥在应天府,似乎也能感受到那压得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磅礴压力!

每天一睁眼,50万人嗷嗷待哺,这是怎样的场景和画面?!

朱元璋望着下方的群臣,目光扫过太子朱标,扫过四皇子朱棣,他在想,如果是其他人坐镇青州,有哪个大臣,有哪个皇子,能做到此等地步?

恐怕没有!

即便是自己亲临青州,也未必能让这么多灾民,止步青州城!

“陛下,臣有本要奏!”

一位言官忽然跳出来,让正在出神的朱元璋,顿时收拢心神,望向此人。

朱元璋忍不住去揉脑袋。

言官是最令人头疼的,偏偏还是他自己给搞出来的,专门监察百官。

说白了,官不大,权力不小,没啥实时性业务,整天就是瞎转悠,陈年错案冤案,谋逆造反,就没有他们管不了的事情。

但有时候,朱元璋也头疼,这帮孙子特么的骂人不但不带脏字,还引经据典呢,朱元璋手底下的一帮子猛将就没少挨骂,乍听还以为夸自己呢,回去一查典故,才知道怎么回事,草,整半天自己挨骂了,还美了一路呢!

“讲!”

朱元璋揉着脑袋说道。

“据查,青州城所赈灾所用粮食,大部分为朝廷严令销毁并禁止播种的土豆,青州知府阳奉阴违···”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几个月之后,土豆这个词,再次出现在朝堂之上。

而刀锋所指,根本不是青州知府,而是齐王殿下!

言官乍看,是想治罪青州知府,但这件事情只要一查,就能知道,所有土豆,都被齐王府偷偷买去了!

明面上,言官提议严办青州知府,可朝堂上的群臣都清楚,他们真正想要对付的,是七皇子朱榑!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炸锅的朝堂,望向胡惟庸。

老东西,真是不消停!

朱元璋早就后悔了,就不应该销毁土豆,这玩意利用的好,说不定就可以应对这次三晋之地的旱情。

但命令早就已经发出,无法更改,何况,过去的时间已经不短。

但随着青州奇迹般容纳数十万灾民,朱元璋也惊呆了,自然也派人前往查看。这些人,都是直接隶属于他,相当于后来的锦衣卫。

他自然已经知道,青州城在用土豆赈灾。

他欢喜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重罚青州知府,甚至自己的儿子!

朱元璋靠在龙椅上,目光悠长,他有些看不懂胡惟庸了。

这个老东西,对付老七,能有什么好处啊?!

PS:感谢彦祖的鲜花、评价、票票^_^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