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衣锦必须还乡!

简大成抬手给他倒茶水,应道,“后悔什么?我就是留着种西瓜的法子,也没有门路送给宫里啊。

再说,咱们塞外是最适合种西瓜的,京都种多少,怕是都不如咱们这里种的西瓜甜,兴许明年还要从咱们这里千里迢迢运进京都呢。”

若是旁人说这话,吴同还要质疑,但简大成说出来,他就是相信,于是心头一动,想着回去要提醒二老爷明年还是要多种几亩。

万一京都那边真是种不成,胡家又多一个在京都扬名的机会…

他心里高兴,就尝了一块点心,于是免不得又惊奇了。

“这点心居然有榛子的味道?”

“你再尝尝这碟子,然后咱们再说话。”简大成笑着看了一眼晃悠着小腿儿看热闹的闺女,眼里有几分骄傲。

吴同是多聪明的人啊,再吃过核桃酥和琥珀核桃仁,立刻就明白了。

“这是妞妞儿又琢磨出来的好吃食?”

简大成点头,“这孩子贪嘴,又偏偏满脑子的新奇法子,家里试了试,就做了这三样吃食。

咱们先前买卖都很顺利,所以,我想着第一个问问你。”

简大成点了点琥珀核桃仁,“这个是家里做好,封在罐子里,五两银子二斤,可五六个月不变味道。

其余两种点心,我们家里只卖烤好的榛子仁儿和核桃仁儿,八百文一斤,买十斤送一张点心方子。”

吴同听得很是心动,两种点心一种小食,都算不得什么贵重东西,但也算是塞外的特产,马上又要张罗送到京都的年礼了,若是添进去,肯定更好看…

“多谢先生先想到我们府上,我回去同二老爷商量一下,再来回话。”

“好,应该的。”

又说了几句闲话儿,吴同就匆匆走了。

怡安刚要去问问狗蛋儿,京都有什么新鲜事,狗蛋儿就主动上门了。

这小子不是忘本的,总是记得当初老娘私奔,他们爷俩儿在简家吃过的饭,后来搭炕的手艺也是简大成手把手教出来的。

他在京都大半年,得的赏赐和工钱大半给了胡老二收着,其余就买了不少东西,带回来给怡安。

怡安对着半盒子的小东西,真是哭笑不得。

缺胳膊少腿儿的面人儿,脑袋裂缝儿的瓷娃娃,还有掉了车轮的木头马车…完整内容

好吧,礼轻情意重!

“那个,妞妞儿,我下次再给你买更好的。”狗蛋儿显然也没想到,他千里迢迢带回的礼物居然成了这个样子,急的差点儿就哭了。

怡安赶紧说道,“好啊,下次再买更好的,但这些也不错,咱们寻些树胶,黏一黏就好了。”

于是,邹桓从外边回来的时候,就见怡安同狗蛋儿头对着头,兴致勃勃的再给瓷娃娃做“头部粘合手术”。

胡家不知道是太信得过简家,还是因为西瓜之事,想给简家补偿,第二日吴同就又来了。

不但要了一百罐琥珀核桃仁,还定下了所有榛子仁儿和核桃仁儿,当然也拿下了两个点心方子。

这可是解了山货铺子的所有后顾之忧了,不必担心销路,有多少就能卖掉多少。

吴同能说会道,生怕简大成推辞,笑着解释,“先生有所不知,京都最大的点心铺子,就是我们本家的生意。

别说区区几百斤果仁儿,就是千斤也不会浪费了。”

简大成这才点了头,怡安正好新烤了榛子仁儿,就端了一碟子给吴同。

吴同扔到嘴里几粒,酥脆,而且榛子特有的香气极浓郁。他就更放心了,这样的果仁别说做点心,就是空口当零嘴儿吃也是极好的。

“妞妞儿,这果仁儿还有吗,给我拿一些回去,好不好?”

“好啊,没有旁人的,也一定有吴叔叔的。”

怡安哄人特别有一套,打点的吴同乐呵呵带了一只小篮子回去了。

篮子里有一包榛子酥,一包核桃酥,两包烤果仁儿,还有一点儿琥珀核桃仁儿。

不必说,吴同是要拿给胡二老爷的。虽然简家的东西,品质绝对不会差,但让胡二老爷尝尝,安心也好。

忙碌的日子飞快,整个蘑菇崖村子里,外加铺子这边,所有人都是早起晚睡,秋老虎又格外厉害,晒的各个都黑了三分。

但成果也是显著的,秋风彻底冷下来的时候吧,吴同过来运走了五马车的东西。

其中烤果仁儿和湖泊核桃,只占了少部分,大半还是干蘑菇和木耳一类等山货。

简家做生意诚信,猎户山民有什么好东西都愿意送过来,一个秋日积累下来,也有不少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当然就便宜了胡家,不必派人到山里去收购,也不必被城里的山货铺子宰一刀,就拿到了好货。

为此,结算了银钱之后,胡夫人又给简家送了一份谢礼。

简大成疼爱闺女如珠如宝,是人人皆知的。

所以,谢礼大半都是给怡安的,让怡安的小库房又多两个箱子。

干活儿辛苦,但大秤分金的时候也是最高兴的。

这一晚吃饭时候,简大成就同冯老太商量,“娘,咱们下山也有大半年了,村里的房子怕是都要荒废了。

如今都在忙秋收,包子铺生意清淡,不如咱们一家人回去村里住上几日,也亲手抢点儿秋膘回来,怎么样?”

抢秋膘是山里人家的说法,意思是秋日时候抢着进山多寻点儿山货,冬日时候饭桌儿丰富,也长点儿肉膘儿。

冯老太听得心动,但又舍不得铺子里每日的进项,这时候就要怡安出马了。

她直接抱了老太太的脖子,晃着胖乎乎的小身子,撒娇卖萌,“奶奶,咱们就回去住几日吧?我都想三丫儿她们了,我还想吃野葡萄,狗蛋儿说可甜了…”

冯老太把怡安当眼珠子,平日嘴上厉害,但怡安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新鞋子恨不得半月就做一双,就是如今,怡安屋里的火炕,还是老太太亲手在烧柴火。

她生怕喜鹊她们烧不好,热到孙女容易上火,凉到孙女又要染风寒。

这会儿怡安如此恳求,她再不迟疑,就应了下来。

“好,好,咱们回去。我也穿套新衣衫,回去让村里的老姐妹儿们羡慕一下。”

至此,全家就愉快定下了,衣锦还乡,大秤分金的行程。

怡安忙着给村里的小姐妹们儿带点心,带绸带,带城里的面人儿。

冯老太忙着张罗新衣衫新鞋子,简大成则核算账册,同刀大叔交底儿,还要去兑换银子铜钱,帮忙采买油盐酱醋棉花布匹。

倒是邹桓,突然同简大成说起要离家一个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