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自治三个月

聂烽根据光明会内参部门出台的规划首先将北岸规划出五个行政区,分别是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其中南部行政区以滨江为中心,是北岸的经济发达地区。东部行政区以锦海为中心,是北岸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以西康为中心,是北岸经济欠发达地区。北部行政区以唐乡为中心,是北岸经济不乏地区。

南部行政区主要负责与南岸联邦的贸易往来,东北行政区未来是做对外贸易,西部行政区重点打造农业示范区,说白了就是北岸老百姓的大粮仓。北部行政区未来是北岸的重工业集中地,属于工业区。

中部行政区属于军事行政区,也是军事管理区,也是未来光明会军事力量的指挥中枢。这个中部行政区不在北岸对外规划宣传内,只存在于光明会内部规划中,未来这个军事行政区将集合光明会的主力作战部队,与南岸嘉园军事基地遥相呼应。

北岸特区政府设置1+1+4+8的政府架构,第一个1是指北岸特区议事大会,这个大会由各个行政区下属城市的民选代表组成,属于参政议政性质,给每个行政区老百姓发言发声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对特区建设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也对各自区域执政者的好坏进行评价反馈,以此推动特区政府良性发展。

第二个1是指设立北岸特区行政长官一人,相当于联邦政府主席或总理的角色,负责统辖整个特区政府的管理。4是指设立北岸特区副行政长官四人,相当于联邦政府副总理角色,分管特区政府各部门。

8是指特区政府下辖的八个部,分别是文化教育部、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部、财政税务部、经济贸易部、医疗卫生部、工业技术部、司法监察部。另外设立特区政府中央银行,统一负责北岸对外的银行业务结算,同时负责管理其他银行在北岸的分支机构。

将国防、交通、警局单独分离出来由光明会直接管理,因为改善北岸交通前期需要巨大的投资,所以这一块就由光明会统一协调管理了,整个北岸的警卫力量统一从军队中抽调一万人组成,由唐武担任这个警察局局长。

东西南北四个行政区分别设立一正一副两个行政主官负责各地行政管理,同时在四地都会驻扎不少于一万人的驻军负责国防安全。

整个北岸特区前期依托光明会资金进行运营,为了特区政府有了造血功能之后光明会的资金压力就会少很多。同时为了吸引南岸企业投资,北岸特区政府需要出台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措施。林冉带领内参部门针对北岸的经济状况出台了十条吸引投资的措施,力度都很大,希望以低税率吸引企业投资。

聂烽看了觉得还不够,税收这块聂烽提出了零税率的概念,针对来北岸投资的企业三年内免税,三年后两年税收减半,五年之后返税的概念。对涉及高新技术企业北岸政府免费给土地和建厂房,对于西部行政区投资的农业企业尤其是种植业不仅土地免费,而且每亩地北岸特区政府将给与补贴,对于参与种植工作的老百姓每月发放农业种植补贴金,对于愿意参与西部农业大开发愿意承包土地种植的老百姓特区政府将免费给土地给住房。

聂烽说完,林冉就开始在心里算起了账,这一算又不知道要支出去多少钱了。

“你们不要在乎眼前这点钱,未来这些钱都会以百倍千倍回来的。”聂烽自信道。

所有人按照聂烽给的思路又重新整理,林冉让光明会内参部尽快拿出执行方案。三天后北岸特区新的组织架构正式公布,同时举办了简单的揭牌仪式,随后北岸招商引资十大政策正式对外公布,这十条措施公布之后立刻在整个联邦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众多南岸企业家的积极响应,一时之间北岸投资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随后唐武的这个北岸警察局局长走马上任,各层级警察分局迅速建立起来,从军队抽调的士兵迅速充实到警察队伍中,开始二十四小时巡逻执勤,同时对于北岸辖区内的违法犯罪加大惩处力度,让北岸整个治安面貌为之一新,逐步扭转北岸治安环境不好的局面。

北岸自治三个月后由于招商政策对于企业让利幅度远远待遇南岸,让南岸企业资金迅速朝北岸流去,虽然招商引资伤北岸特区政府不挣钱,甚至还是搭钱。但是随着众多企业入驻迅速带动了当地的服务业蓬勃发展起来,酒店、商场、酒吧各种娱乐购物场所迅速多了起来,随后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开始在北岸进行土地开发。北岸拥有大片的闲置土地,南北两岸,包括光明会下午各个房地产开发企业全部行动起来,迅速圈地开发房地产,导致北岸地价迅速攀升。

短短三个月北岸房地产尤其南部行政区的土地价格翻了两倍,有专家预测如果北岸经济环境持续好转,未来北岸房地产价格至少是现在十倍以上,大量的土地开发正在酝酿过程中。这中间涉及南北两岸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政务协调局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陈云龙和李彦浩带领着一群职场新人在三个月的时间迅速适应了工作节奏,逐步主导两岸经贸发展方向。

现在的北岸虽然还很弱小,但是已经开始焕发生机,其蕴藏的潜力已经引起一些具有先见之明财团的注意。现在北岸的发展还在萌芽之中,但已经让白博文嗅到一丝不一样的气息,当白博文拿到三个月以来北岸发生的变化,心中震撼不已。

北岸自治三个月以来展现了巨大的吸金能力,白博文不明白自己已经破釜沉舟的退出北岸自治,结果北岸又再度开始裸泳,这中间如果没有巨大的资金支持是根本持续不了的。那么到底北岸自治三个月的资金到底是由谁提供的,白博文粗略计算短短三个月北岸自己持续投入已经超过一百亿,这其中公务员的工资投入微不足道,仅仅企业前期达成的投资意向北岸需要厂房以及相关道路建设就投入不下几十亿,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投入如果持续三年更是一个海量的资金投入,北岸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大庞大的资金。

即便是房地产开发的卖地收入也不过几十亿而已,还么多的资金缺口北岸特区政府都是从哪里搞来的钱。

白博文不知掉自己对北岸究竟误判哪些,导致出现了这么大的偏差,这根本不是符合自己对北岸发展的预判。

自治的三个月聂烽几乎就是北岸和新京两头跑,但是还是在北岸的时间更多一些,政务协调局聂烽完全就交给陈云龙和李彦浩。这中间偶尔聂烽还回去开一次政务会议,后来干脆就借口在北岸协调政务管理不去参加政务厅会议了,全部委托陈云龙代自己开会。

陈云龙也自此成为了政务厅会议一道风景,由助理参会并直接拍板部门工作的临时负责人,成为政务厅这些部门中最牛的助理。

这三个月红姐就安心在熙园养胎,单浩和聂岩的特别调查局和情报中心已经初具规模,特别调查局也基本筹建完毕,各部门也都建立起来。位于特别调查局地下的情报中心也已经投入使用,后续还在不断的扩张和持续完善中,但是已经开始发挥情报中心的作用了。

军区的事务几乎没有让聂烽操过一点心,参谋长曲孝全部代劳了,师和平也给项天和徐洛都打过招呼除非有必要否则就不需要聂烽回军区了。而白博文派出的监视小组三个月的时间总共也没有见过聂烽两次,可以说完全失去了聂烽的踪迹,这让白文彬颇为恼火,但是又没有办法毕竟军区不是谁想进去就能进去的。

西南区的清剿任务已经进入尾声阶段,各地的地下武装基本都被驱赶至边境以外,不敢越雷池一步。唯一只有那个卡萨反政府武装比较难搞,像个泥鳅一样跟军队打着游击,始终不能全歼。但是即便这样西南地区的城市风貌也焕然一新,丁酉逐步控制了以瑞安为中心的娱乐产业,成立了嘉和集团,集团以娱乐产业为主,同时投资房地开发、工程运输以及制造业,成为西南地区第一大综合性集团。

通过军队收编的地下资产远远超过了聂烽和林冉的预估,足足超过两千亿,可以说聂烽把二十年西南地下积累的财富一次性给收割了。这其中罗远给了足够的支持,几乎在发动攻击的第一时间就冻结所有地下组织头目的银行户头,将资金全部锁定在瑞安,随后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操作将这些资金全部转入嘉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