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这要是朱允炆,恐怕得被吊起来打!(4/5)

...

“朱高炽作为长子,又能监国,扛得起大任!”

“这朱高煦纵然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但不过是次子。”

“而且战场和朝堂,如何能够混为一谈?”

看着模拟屏幕,朱元璋的神色带着一丝凝重。

皇储的位置。

这可是涉及到国本之争的!

这其中所蕴含的腥风血雨。

很多时候都不是在表面,而是隐藏在私底下。

虽然看不见硝烟。

但是却最为致命。

而这朱高煦......

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造了穿越者朱允炆的反不说。

还将其直接斩首。

其性格狠厉可见一斑。

如果朱棣不以雷霆手段镇压这两人。

只怕日后的皇位争夺,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如此隐患还不立刻扫除,这个老四在干什么呢?”

朱元璋冷哼一声。

模拟到现在,他还是第一次对朱棣如此不满。

毫不客气地说。

立国本与边塞平叛,这二者的重要性反倒是前者更为重要。

最坚固的壁垒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破碎的。

朝堂上的霍乱。

比之蛮夷更甚!

继续模拟下去,他倒是想要看看,老四到底会如何处理此事?

......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在太子监国下,大明也是蓬勃发展】

【由于海洋贸易,南方变得繁荣无比】

【无数的海商发家致富,你也学着自己的父亲那样,时不时地打一波秋风。】

【不过繁荣的南方,遮掩不了北方的乱象】

【你原本的设想是,提拔瓦剌制衡鞑靼】

【事实上,你的确成功了】

【不过让你没有想到的是,马哈木是一位比阿鲁台更加恐怖的敌人。】

【他借用你给的名号,用了短短五年时间,便将瓦剌从数十人的小部落,变成了数十万人的大部落,几乎称霸整个草原!】

【草原上流传一句话】

【只要是接到马哈木弓箭的人,无一不带着全身家当去为他效命的!】

【永乐十二年,瓦剌悍然撕破了朝贡条约】

【大军叩关!】

【你再次御驾亲征,血战一年时间,方才将瓦剌镇压】

【此战瓦剌损失惨重,而明军也不好受】

【杀敌十万,自损三成有余,这还是拥有武器优势的情况下】

【瓦剌的凶狠,让你心有余悸】

【只可惜瓦剌王庭见势不妙,已经遁入漠北之中】

【事后再次向你臣服】

【你也只能无奈接受】

【这群家伙就像是泥鳅,根本抓不着】

【而且杀不尽斩不绝!】

【只能够打一次再降服一次】

【不过你还是想出了别的办法】

【海洋贸易给了你灵感,如果能够让这群蛮夷有利可图,那么不就能大大减少叩关的可能了吗?】

【于是你重开‘茶马互市’,用中原的茶叶和丝绸,在边塞之中开集市】

【此举的确带来了和平】

【不过返回应天的你也是心中明白,这种和平同样是不会长久的】

......

“没想到短短三年时间,这群蛮夷就闲不住了。”

朱元璋的眉头一皱。

模拟器上面的文字跳跃得太快。

刚刚他还在琢磨,皇位之争该如何。

没想到下一刻就切换到了蛮夷身上。

不过这丝毫不会影响朱元璋对于这群蛮夷的慎重。

之前他还琢磨着,朱棣的第一战大败鞑靼军。

至少能够打出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和平。

不曾想打脸来得如此之快,

仅仅三年时间,这瓦剌便是崛起了!

而且前面这两战。

可以说都是来说来势汹汹。

稍有不慎,可能就会造成当初元朝的那般乱况。

还好朱棣这小子能够应对!

若是应对不了,只怕蛮夷祸乱中原的事情。

时隔四十年又要重新上演了!

“还有这......重开茶马互市?”

看到朱棣战后的收尾操作,朱元璋也是有些惊讶。

这种事情他倒是从未考虑过。

因为如今的大明,面对外敌都是以反入侵的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想要更多的土地。

(洪武三十一年的大明疆域几乎是洪武三年的两倍,洪武晚年可以说已经收复了元朝的一大半疆域,只是后世学者喜欢将明末或是洪武初年的地图拿出来对比,所以显得明朝领土并不多)

而这茶马互市是来源于宋朝的。

当初宋朝用茶马互市腐蚀了辽国。

如今大明重开这茶马互市,除了是为边塞带来和平之外。

更多的。

也意味着大明正式从扩张状态,走入到了稳固疆域状态。

“征战了数十年,也差不多是该休整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

一代君主打天下,二代君主守天下。

这才是历代王朝的规律。

不由得,老朱又想起了朱允炆。

嘶~

得亏朱允炆后来被老四拉了下来啊。

倘若大明王朝还是他。

面对着鞑靼和瓦剌......

朱元璋并不想贬低自己的孙子。

但是恐怕朱允炆被鞑靼和瓦剌吊起来打,似乎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

【接下来的八年,大明的边疆都处于和平状态】

【但是大明的朝堂,可就没那么和平了!】

【你的次子朱高煦不肯就藩,依旧对皇位虎视眈眈】

【你不由得头疼】

【一是对于这个次子的喜爱,让你无法对其狠心】

【二则是因为你的确对他有所亏欠,当初在奉天靖难时曾经话里话外许诺给他皇位,如今却不想承认】

【而因为这件事情,你的长子朱高炽也是整日忧心】

【再加上常年监国,很快便是一病不起】

【朱高煦趁机发难,竟然欲趁机杀掉太子,以此让你选无可选】

【不过此事还是被你发现了,便是直接镇压下来】

【正在你犹豫原谅还是不原谅的时候。】

【又有锦衣卫密报,朱高煦在家中与幕僚对话时,曾自称李世民!】

【这下子,你彻底怒了:你是李世民,那老子就是李渊?还想让你老子做太上皇?】

【于是你立即责令其马上前往封地】

【朱高煦见状,也只能作罢,离开了应天】

【第二日,太子的病也突然地好了,屁颠屁颠地来上朝】

【你有些无奈】

【看来自己和老二,都被这个老大给耍了】

【不过心中也是欣慰】

【看来老二监国这么多年,也算是学会了不少东西!】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