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找了一个苦力

余乐阳朝林馨兰点头致意。

然后对卢景庭说:“看来今天的时间很不凑巧,那我人就先走了,再见。”

朝他挥了挥手,就带着钱老太和冯美真一起离开了。

卢景庭只好朝林馨兰走过去,柔声问道:“你怎么下来了?”

林馨兰温柔道:“我听说商场里起了纠纷,就下来看看,没想到你比我先到了。”

卢景庭揽着她的腰,道:“已经解决好了。一个拜高踩低的售货员,道歉不甘不愿,客人放她一马,嘴巴还不干不净。这种人留在商场就是败坏商场的口碑,就直接开除了。”

林馨兰点了点头:“刚才那几个人看着不像港城人?”

卢景庭道:“他们是从内地来的,跟我说话的小姑娘是魏柏的妻子。”

林馨兰忍不住回头,看了余乐阳的背影一眼,笑着道:“小姑娘长得倒是挺标致的,却没到特别惊艳的地步,更漂亮的女孩耀辉不是没见过,怎么就被她迷得晕头转向了呢?

连家里安排的相亲都不肯去。”

卢景庭拉着她的手,笑道:“这可能就叫各花入各眼吧!要不当初你怎么就,一眼看中我这个逃港仔?”

林馨兰小鸟依人靠在他肩膀,笑道:“他们八匹马都追不上你……”

余乐阳他们在港城待了两天,随后就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到羊城。

半个月的广交会,眨眼就结束了。

他们聚在一起统计订单。

没一会儿,就算出结果。

朱益民他们的纺织厂,直接爆单了。

这一次的交易额,竟然将近五百万。

自从他们七七年从原材料转型做成品之后,他们的产品在广交会上,就一年比一年受欢迎。

他们的纺织厂,集设计、纺织、染色、加工、研发部门为一体,已经成为s省产业链完整的纺织厂。

少了中间商赚差价,盈利也增加了。

余乐阳这边就成绩一般了。

服装二十几万的订单,收音机有三十多万。

这一趟总算没白跑。

翌日,他们就起程回首都。

钱老太主动提出坐飞机回去,她要锻炼一下胆识,为下半年出国做准备。

到家之后,柳叶高兴的迎了上来:“妈,乐阳,你们可算是回来了。小杰来信了。”

“真的!”余乐阳跳下车,连行李都顾不上,就问柳叶要看信。

厚厚的一个信封,光是信纸都写了五六页。

小杰先是细无巨细的,说了他在那边的生活状况,交了几个新朋友,一些有趣的见闻,还有学习情况。

学习比他想象中要简单容易,以他的能力并不需要花多少精力,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但他十分珍惜留学机会,除了本专业,还报了第二专业,经常去别的教室蹭课。

他还跟余乐阳说了一个秘密。

梁军做实验出了意外,赔了学校一大笔钱,所有奖学金和生活费搭进去还不够。

于是他‘趁人之危’,啊不对,是助人为乐,借钱给梁军渡过难关,但前提是他毕业后,要回国给收音机厂干一年苦力。

梁军含泪答应,还附了一份签字画押的劳动合同。

余乐阳看着劳动合同上,梁军扭七歪八的名字和红手印,笑得停不下来。

不用在现场,她已经能想象出,梁军签字按手印时的郁闷表情。

随后是小杰的照片。

有他在宿舍的、教室的、参加留学生聚会的、还有他出游爬山的。

出国一年多,他晒黑了好多,但也长高了很多。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人也瘦了。

照片中出现不少梁军的身影。

圆润的梁军就像气球被放了气,瘦得干瘪脱相,脸颊和眼窝凹陷,仿佛回到高考刚结束那会儿。

最后,小杰又在信里跟她沟通想法,他想在公费留学完成后,在那边继续读研深造,可能还需要在国外待好几年。

到时候一切都得自费,学费、住宿,每年差不多就要一万多块。再加上生活费,一年下来差不多就要一万五到两万块了。

不管是读硕读博,余乐阳都全力支持,钱更不用他担心。

家里其他人都和她是一样的想法,能读书就多读,虽然家里人都希望一家团聚,但读书更重要。

余乐阳给小杰写了回信,让他安心学习,深造的事全家都支持,不需要他去打工赚学费,家里能负担得起。

她又额外给小杰汇了一万块钱,能兑五千米币,一半给小杰,另一半给‘苦力梁’预支工资,以防他饿死在国外。

寄完信,汇完款,余乐阳就开始忙碌外贸订单。

服装因为尺码问题,得重新制版,调整细节,之后才能大批量的生产。

他们自己的服装厂,国内的订单都做不完,外贸单根本没空做。

余乐阳一边安排厂里调整版型,一边寻找靠谱的工厂,把这批货外包出去。

收音机厂倒是还好。

本来身就有一定的库存量,赶工一段时间,就能按时交货。

谁知电路板厂那边却供货不住。

余乐阳和曹国洋又赶到沪市,去了解情况。

厂长表示他们也没办法,厂里的电路板一直都供不应求,加急订单都排到半年后了。

他们突然加单,只能排到年底。

余乐阳:“……”

等到年底,他们还做什么单?

“厂长你看,我们这次做的是外留订单,交货日期真的很急,您看能不能这样,我们先把之后几个月的订单提前?”

厂长无奈的摊了摊手,道:“恐怕不行,要是我们给你开了这个先例,其他厂也提出同样要求,我们怎么办?!我们的员工加班加点,不得累死!”

余乐阳了然一笑“……这批毕竟是外贸订单,事关国家的信誉,我们绝不能逾期交单。您看能不能这样,我们可以付双倍加急费用。”

厂长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反而对着她笑了笑。

余乐阳没想到对方竟然胃口竟然这么大:“三倍是我的极限,您要是还不能做,我们就只能去找别的门路了。”

电路板虽然紧俏,但也不是不可替代的。

要不是为了稳定质量,她早去找替代品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