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一出好戏

君应明没好气地说道:“人家肖世唯的父亲也是尚书,元池不能把他怎样;牛二根本就没参与打斗,就是起哄的,元池不至于心胸狭隘到如此地步;至于你,有啥背景,凭什么要去暴揍元池,你也要和他拼爹?”

夜白心想我爹是谁你又不是不知道,不过嘴上可不能这么说,得含冤无奈的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你……你……你……你打人还有理了?”

说完,君应明就拿起眼前桌子上的茶杯,看样子是要拿它砸夜白。

李寒笙赶紧拉住:“哎,哎,哎,老君啊息怒,息怒,咱们还是先办正事。”

君应明叹了口气:“哎,老李啊,现在别说正事了,就是他这件事,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李寒笙拿过君应明手里的茶杯,提起桌上的茶壶,为他斟满。又拿起别的一个茶杯,为自己满上。

君应明心领神会,让夜白他们先回去上课,三人领命告退,牛二回去上课,肖世唯和夜白负责去清理打斗痕迹。

屋内,两杯淡绿色的清茶发出浓郁的香气,弥漫着整个屋子。李寒笙抬起一杯来,放在自己的鼻嘴处,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满意的呼出了一口浊气。

轻轻的抿了一口,妙赞,好茶,好茶,老君你果然会享受生活。

“哎,不是茶高级,是老李你活的太清贫,把一切都给百姓了。对了,你有什么好主意,快说来听听。”

“不急,我再喝口茶,哈哈哈。”

……

十多分钟后,休憩室里传出君应明爽朗的笑声。

正在打扫着的夜白和肖世唯听得清清楚楚,那就是表示夜白不会有事了。

肖世唯呼了口气,刚才自己还保证元池找上门的时候自己会保夜白的,但是,自己也没多大把握,自己的父亲肯定不会为了夜白招惹元池的。

还好~还好~

清理完的时候也差不多下课了,后面清海波安抚好了各位同学,让他们安心回家去。

夜白、肖世唯和牛二三人打算结伴而行,不料君应明又喊夜白去一次休憩室谈话,让肖世唯和牛二在门口等他。

“肖同窗,你真是户部尚书的儿子?”牛二小心的问道。

肖世唯一把搂着他的肩膀:“如假包换,不过兄弟你也不必客气,我很随和的。”

牛二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他低着头,又看了看周围没人,他小声的问道:“那叶白大哥是不是哪个皇子啊?”

呃……这个问题肖世唯还真没想过,不过大哥不是姓叶吗,那肯定不是啊。

“不是啊,根据大哥自己的说法,他家就是个老百姓,家住在七环南。”

“我家也是住在七环南。”

“这么巧!”

牛二也感到不可思议,这么巧,确实没想到啊。不过之前没见过叶大哥啊,应该是刚来不久的,可是他的身份居然还敢打元问,不畏强权,真是厉害啊。

牛二越发佩服夜白了。

再临休憩室,夜白轻轻扣门,里面的君应明轻声说道,进来吧。

这次没有外人在场,李寒笙已经离去了。一老一少,显得极其自然,像是一对多年的老友。

夜白自觉的坐在君应明的对面,刚才显现出来的随性、放荡不羁消失不见,他眼神平静如水,不起丝毫波澜,笔直的坐在椅子上,嘴角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

“老头,怎么这么快就动手了,也不通知我一声?”

君应明笑骂,臭小子没大没小的,又一声苦笑:“昨晚陛下突然召我入宫,说是有要事商议。”

“什么事情啊,那么急?”

君应明一字一字的说道:“阴!左!大!坝!竣工了!”

“什么!”

夜白不可思议的看着君应明,似在询问这件事的准确性。

君应明肯定的点了点头。

夜白想不到王禹居然这么快就竣工了,在他的推测中最起码还要一个月的时间,原本以为他迟迟未回阴左是为了多与家人团聚,过好春节,原来是早已经胸有成竹。

这样一来,现在王禹是有大功在身,想扳倒他就更加困难了,原来的计划也只能改变了,那今日对元问的殴打还真不合适了。

王禹和元池的老爹可是一条船上的人。

君应明又跟夜白具体说了今早朝会的情况,首先是王禹的功绩,其次是肖申谈及未来的发展,最后就是他替夜白邀功。

夜白听后仔细分析了一下,先是老头替自己邀功,看似是一个很小的官职,实则却是御赐。如果开了先河,同理,那么以后慈云书院的人只要一有写好诗的人,就能获得官职。

在写诗方面,大夜最强的非老头莫属。

那么,如果自己接连不断的写出好的作品,加上老头的人脉关系,再弄一些政绩,职位就会越来越高,甚至自己写不出来,也能靠老头写给我。

所以,这样的情况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反之,首先便是大皇子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虽然老头不参与党争,但是毕竟教过大皇子读书,在外人看来,肯定对大皇子有师生情义,很有可能最后会支持大皇子一党。

而最先反对的就是礼部。礼部与国子监仇恨极深,自然不可能看着国子监的人上位。

二皇子一番取舍后,还是放弃了老头这一边,支持了礼部。刑部一看自己的主子行动了,也跟着附议。

可是众人心里清楚、陛下也明白,表面上看似像是党争,但是明面上是国子监和礼部的争执,而且两者都未曾公开站队,不属于任何党派,更何况君应明已经退居二线了,再加上他对大夜的卓越贡献,只是给学生求取一个小小的虚职,没理由不答应。

所以,二皇子最后让原先上奏阴左大坝竣工并且开始使用的功臣王禹最后出来反对,并且表明夜白作诗意图并非高雅,而是为了还债。

陛下听到这就怒了,没想到这人居然如此庸俗、粗鄙,这下礼部和二皇子一党可是很高兴啊,说不定陛下还会降罪呢。

哪曾料到,最后国子监祭酒出来说了一番话,给自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陛下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抉择。

陛下该如何抉择呢?他没有说,他把答案给了李寒笙去决定。

而李寒笙不属于任何党派,并且也是大夜的大功臣,一生清廉正直,选拔人才,对不少官员有恩,几乎人人都会给他几分面子。并且为人公平公正,他对夜白的考察决定,肯定能信服悠悠之口。

真是一出好戏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