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金疮药

其实,周瑜之所以这么积极的想要劝张业出仕,一方面是真心为张业谋划,另一方面也是有着自己的私心。

在周瑜离开家门的那一刻,周异已经明确表示,将他逐出家门十年。

若是在这十年里,周瑜还是不能取得让周异满意的成就,那便不要回周家了。

正是谨记着周异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周瑜才会如此急切。

十年时间说短不短,可说长也不长,若是自己十年之后还是碌碌无为的话,以自己父亲的性格,真会将自己逐出家族的。

而对于张业的本事与为人,周瑜也是很认可的,只要一直跟在张业身旁,等到张业功成名就的那一刻,他周瑜还怕没有功名富贵吗?

不过,既然张业说要再考虑考虑,周瑜也知道,自己现在劝说再多也没有用,一切只能看张业自己怎么决断了。

接下来,一路上二人没有再说什么话,都在心底想着各自的心事。

回到黄忠家的时候,尼德已经因为失血有些多的原因,疲惫不堪的昏昏睡去了。

张业将尼德抬回房间安顿好之后,便马不停蹄的跑到村里的赤脚大夫家里购买了一大堆中草药。

那赤脚大夫都被张业列出的药方给弄懵了,他的医术不怎么样,也看不出这张药方所配置的是什么药。

匆匆赶回黄忠家后,张业迅速将所买的药材全部碾碎成粉末,按照比例调配出十几服药。

随后他又让黄叙为自己找来几块干净的布条,将配好的草药均匀的涂抹到尼德身上的伤口处,再用布条仔细的包扎好。

做完这一切之后,张业这才抹了把额头上的汗珠,长长的舒了口气。

而在张业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周瑜与黄叙一直在旁边围观。

直到张业一切都做完之后,周瑜这才小心翼翼的问道:“兄长,你刚才配置的是什么药啊?怎么全都敷到了这位……这位黑大个的伤口上?不用煎药服下吗?”

周瑜还不知道尼德的名字,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称呼,只能用黑大个来代替。

黄叙在一旁也是一脸的疑惑不解,在他的印象中,药材不应该是口服的吗?敷到伤口上管什么用?

虽然心里很疑惑,但黄叙却没有开口询问,只是静静的等着张业的解答。

因为在黄叙的心里,张业的地位已经相当高了,几户与他父亲持平。

无数大夫都束手无策的肺痨,在张业这里随手便能解决,还不用吃药,这样的医术岂是寻常人能够理解的?兴许张业就懂得一些不为人知的医术呢?自己要是贸然开口询问,岂不是显得自己很没有见识?

心里这般想着,黄叙看向周瑜的目光中也带上了些许笑意,如果张业想说的话,不用他们问,张业也会说的。

听到周瑜的询问,张业用湿布擦了擦手后,笑着解释道:“奥,这个啊,这是一种外敷的疗伤手段,在我的家乡那边,受了外伤之人都是用药物包扎伤口,这样伤口愈合的速度会大大提升的。”

张业所说的家乡,自然是指后世了。

做为一名经常要出任务,甚至动不动就要钻到深山中与毒贩打交道的特种兵,随身携带的药物难免会有短缺的时候,张业他们自然就要自己想办法。

所以,张业便在一名中医教授哪里讨教了古代金疮药的制作方法。

虽然张业所学的制作方法较为粗糙,可也能起到大致相同的效果,对于外伤愈合同样有奇效。

“哦?竟有此事?”

这种方法周瑜真是闻所未闻,一时间被张业的话惊的目瞪口呆。

在汉朝时期,外伤也是要做包扎处理,但那只是单纯的包扎,至于外敷药物却是没有。

周瑜沉默了片刻,将张业的话消化完之后,这才接着问道:“兄长,那这外敷药物叫什么名字?”

“叫什么名字?恩……”

张业张业摩挲着颚下渐渐冒出来的稀疏胡茬,沉吟片刻后,依旧没想到什么顺耳且具有代表性的名字,只得无奈道:“在我家乡那边,这东西没有名字,就叫它金疮药吧!”

“金疮药……”

周瑜在口中喃喃念叨一遍,随即一拍手掌叫道:“好名字!治疗疮伤的金玉良药,果然贴切!兄长之才小弟不及也!”

“额……我这……”

张业没想到周瑜竟然还能给金疮药这个名字来个详解,顿时有些无语,少年郎的思想果然天马行空。

而在张业愣神之际,周瑜已经不知从哪里找出了一小块绢帛和一支狼毫笔,兴致勃勃的对张业道:“兄长,还请将这金疮药的药方讲解一下,若得此良方,日后我大汉将士在战场上的伤亡必将大大降低!”

对于周瑜此话,张业深表赞同,就是因为古代医疗水平和条件太过简陋,这才导致太多没必要死的人不幸死亡。

就拿一条包扎伤口的纱布来说,在军队中,军医所用的纱布基本上就没有干净的,全都是污浊不堪。

用这样的纱布包扎伤口,即便是小伤也很有可能感染发炎,最后丢掉性命。

因此,张业没有多做犹豫,直接便将金疮药的配方详细的对周瑜说了一遍。

末了,张业还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现代医学注意的事项都说了一遍,不管有没有用,反正注意一点总归是好的。

将张业的话全部都详细的记录下来之后,周瑜长舒口气,万分感慨道:“兄长果然是天纵之才,不仅武艺了得,还精通诗文,没想到对医术也有所涉猎,与兄长一比,小弟简直无地自容啊……”

古代的年轻人可不像后世那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古时候讲究穷文富武,同时每个人也都是从一而终,认定了一条路便要一直走下去。

如此一来,虽然限制了一个人的发展前途,但同样也造就了许多后世人无法企及的大学问。

就拿铁匠一职来说,如果一家几代人都从事铁匠一职,那么他们花了几百年的时间研究出来的锻造技术,哪里是后世人所能比拟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