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王府抄家

三个人仔细研究着上面的配料,只见第一排就是:牛油、四川豆瓣酱、孜然、料酒....

几人面面相觑,叶寒星问道:

“牛油是什么?牛身上的油?”

冉彤云摇了摇头,道:

“可能是吧,明天看看街上哪一家是卖牛肉的,我们去要一点牛油。”

顾小盼又问:

“四川豆瓣酱?”

冉彤云垂了下了头,放弃道:

“算了,我们虽然做不了底料,但是我们可以做辣条啊,我们的云云店铺还在呢。

之前营业了几天来看,客流量还算可以。

今日一见,京城各处的百姓倒是都不少,家家门口大开,应该是解封了。

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再把咱们店铺开起来。”

叶寒星和顾小盼倒是没有异议,她们闲来无事,打理店铺也可消磨时间。

正说这话,何琪琪便从那边传来消息:

“劲爆劲爆!刚才轩辕怡跟宫里的祁妃干起来了!”

冉彤云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连忙回复:

“怎么回事?仔细说说,祁妃是谁?”

何琪琪一边将轩辕怡扶到铜镜前,将她身上的装饰一一卸下,一边乐不思蜀的将方才的场景给冉彤云描述了一遍。

只听对方听得惊呆,连连称赞。

叶寒星和顾小盼在这边听着,也觉得热血澎湃。

何琪琪又将那祁妃的来头说与冉彤云听,后者却没有了刚才的劲头。

反而脸上布满阴霾。

按照何琪琪的说法,这祁妃是王崇远那边的人,那毕炎赫今后的日子,怕是更不好过了。

本来毕炎赫就无心参与这些争斗,但天天因为各种事被卷在他们的纷争之中。

现在又得罪了宫里正得宠的祁妃,怕是明天的早朝就很棘手。

方才却表现出那么风轻云淡模样,原来他什么事都没说,又什么事都扛了下来。

“我们不坐以待毙。”

顾小盼也想到这一点,抬头看着冉彤云问:

“你有何想法?”

冉彤云道:

“我们先去王家看看,再做打算。既然轩辕澈没有管,说明他不想趟这趟浑水,现在王家势单力薄,倒是不足为据。

就怕祁家帮衬着王家来对付毕炎赫,毕炎赫一不好过,我们也跟着难受。”

顾小盼道

“轩辕澈都敬而远之,祁家恐怕不会认不清现在的局面。”

冉彤云摇了摇头,否定道:

“小盼,你刚来京城不太懂。这祁家的家主祁明源是上一任十二大将军之一,而与他称兄道弟拜把子的,是其余五位十二大将军。

这个祁明源虽然久经沙场,杀敌无数,但唯独怕老婆。

他老婆林婉的性子跟这个祁妃如出一辙,都火爆的很,将那祁明源牢牢的拿捏住。

上次中秋佳节的时候,我们都在看节目,就因为祁明源多看了那上糕点的丫鬟一眼,林婉便抓住此时不放,说了他半天。

更何况林婉跟这林影关系特别好,什么事都凑一块,上次公主举办宴会,她们两个就一同来的。

还有好几次皇上组织的活动,她们都是结伴而来。

这林婉一句话,祁明源就得上。”

叶寒星嗤笑一声,道:

“没想到堂堂十二大将军,竟然胆小如鼠!”

冉彤云却道:

“不,他可不是胆小如鼠,他只是太爱林婉。可以说林婉拿捏住了他的心,知道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怎么样才能抓住他,让他听命与自己。

光是凭这一点来看,能抓住一个大将军的心的女人,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这林婉虽然是妹妹,心思却比林影重几百倍,不得不防。”

叶寒星又说:

“那为什么刚才在朝堂上的时候,祁明源不帮衬着王家?不提王家说一句话呢?”

冉彤云心中也犯嘀咕,道:

“也可能是因为林婉没有在场祁明源拿不准注意,所以没有相助。”

一旁沉默已久的顾小盼打断说:

“按照毕炎赫的说的说法,现在这个时辰,王家应该在抄家了。”

冉彤云点点头,道:

“事不宜迟,赶紧出发。”

说罢,牵起二人的手,闭上双眼,胸前的玄石隐隐发亮。

只是下一秒,三人便凭空消失在房中。

门外的丫鬟推门进来,却发现屋内哪里还有人?

她一脸纳闷,将手中毕炎赫吩咐给三人拿来的点心和甜点放在桌子上。

又冲着房内叫了两声,确定屋内无人之后,才带上门出了去。

三人一转眼来到京城的另一处,冉彤云一个没站稳,竟然右脚不知踩了什么高低不平的东西,差点摔倒。

幸亏顾小盼身子矮小,她一把扶在她的肩膀上,这才稳住身形,没有倒下去。

定睛一看,这才发现自己落在一个草堆之中,前面有几颗粗壮的大树作掩护,地方倒是隐蔽的很。

她周围扫了一眼,却没有看见叶寒星,心下一惊,

直到听到头顶传来动静,抬头看去,才发现叶寒星正挂在树枝之上。

一脸狰狞的看着冉彤云,那模样分明是要杀了她!

冉彤云冲她抬了抬手,对着口型说:

“不好意思~”

叶寒星却冲她挥了挥拳头,见顾小盼朝一个方向看去,不禁也好奇,朝那边望去。

冉彤云也顺着顾小盼的眼神看去,只见不远处,有一紫檀大门,上面挂着两个金铜的环子,分外气派。

上面有一块扁,扁上赫然写着两个大字:王府。

只见门口出站了数名侍卫,一看就是从宫中出来的。

他们盔甲上面都写着“侍”字,代表着皇宫之内的侍卫。

而一堆身穿朝服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外,身旁站了许多穿着华丽的妇人和年轻儿女。

眼睁睁看着那侍卫门从府内收拾了东西,将他们一一装上在门外准备好的马车。

尽数金银财贵,奇珍异宝,一个不剩。

众人纷纷落泪,却又不敢阻止。

周围围观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但没有人敢在王府门口逗留,只是从远处匆匆的看一眼。

京城的达官显贵固然很多,但大多数人都是韬光养晦、含蓄低调。

倒是王家,形式做派十分高调、引人注目。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