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太祖说的对

崇祯不悦的看着朱慈烺:“难道你觉得不交税就不是大明子民了么?那么那些乞丐、流民、工匠、士卒等等他们都不交税那就不是大明子民了么?”

朱慈烺解释道:“工匠和士卒都对大明有卓越贡献,当然是大明的子民。”

崇祯继续生气道:“那么乞丐和流民还有那些城市里的老弱病残,他们没有交税,也不能为大明做过贡献,就不是大明子民了么?”

朱慈烺看着崇祯越来越生气,但是这个问题还是要解释清楚啊:“父皇,首先老弱病残这些他们现在没有贡献,但是以前他们做过贡献。

而乞丐和流民,父皇,您难道不觉得大明不应该出现乞丐和流民么?”

崇祯愣了一下,不应该出现乞丐和流民?猛然一听好像没有啥道理,但是仔细想想确实这是一个宏伟的愿望。

崇祯冷静下来:“你有什么想法?”

朱慈烺松了一口气,总算转移了注意力:“儿臣觉得应该对于孤儿和无人奉养的老人,皇室应该专门拿出一笔钱奉养。

而对于乞丐和流民,现在大明很多工程工坊都需要人,可以对他们进行分类安置。

当然对于那些好吃懒做屡教不改的职业乞丐,咱们可以进行劳教。

那些肢体残疾有各种疾病的,也可以单独安置。”

崇祯沉默了,对于这种事情,心理上他是愿意做的,但是这无疑会给财政带来巨大负担。

特别是奉养老人和对有肢体残疾和各种疾病的乞丐的安置,这无疑是一个只有付出没有收获的项目。

现在大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崇祯还是希望每一分钱都花在有意义的地方。

朱慈烺看到崇祯脸色阴晴不定,知道他内心的犹豫:“父皇,咱们现在钱还不够多,但是咱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必须的部分来,等以后财政宽裕了,咱们再继续深入。”

崇祯一下子来了兴趣:“哦?哪些是简单的和必须的?”

朱慈烺对这些早就有了腹案:“父皇,以目前的情况看,对于流民和对游荡的健康乞丐的安置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流寇从流民中来,安置了流民就等于控制了流寇出现的源头。

而城市中的健康乞丐,他们不事生产,游手好闲,偷鸡摸狗,是败坏社会治安安定的一大毒瘤。

解决这两种人,可以提升大明的稳定,所以这些需要现在就办。

而那些弱势人群中,如果把那些四肢健全的乞丐安置了,那城市里乞丐就变少了,那些老年人和残疾人乞讨就更容易了。

咱们虽然没有安置他们,但是他们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之后咱们只要在冬天送点衣服被褥,偶尔在施舍点粮食、粥、馒头等,足够他们生存下来。

相比起那些人,孤儿的生存能力最弱,而且如果皇室对孤儿从小培养照顾,那么将来他们一定会最忠心,培养的好,将来都可以大用,可以说投入就会有回报。

这些人就是现在做起来比较简单又是必须的部分了。”

崇祯想了想:“皇儿说的有理,那这些事你打算怎么干呢?”

朱慈烺认真的说道:“儿臣想皇室专门成立一个机构,负责这些事情,这些捐钱、施舍物资等事情都由该机构发放。”

崇祯眉头一挑:“为何不通过官府,而是要在另外成立部门?是害怕他们贪污么?”

朱慈烺摇摇头:“是,也不完全是,贪污只是一个方面,这些慈善事物,若是经过官府,那么百姓只会记得官府的好处。

地方官员以此邀买名声,百姓不知道这是父皇的恩德,这岂不是等于花钱帮别人办事?

只有皇家专门成立机构负责此事,才可以让百姓知道,这些事都是父皇在做,大家才会感激父皇。”

崇祯脑子转过弯之后,也想起了其中的区别。然后满意的微笑:“皇儿说的有礼,那就另成立一个部门吧。

既然是皇儿提出来的,又是皇明商号出钱,那这事还是皇儿负责吧。”

朱慈烺汗了一下,什么叫又是皇明商号出钱?我没说要出钱啊!这不知不觉又被坑了。

不过这个事情自己负责总比交给别人要好,慈善意味着声望,要是某个皇亲或者某个皇子负责。

那岂不是他平白无故增加了一大堆声望,到时候朱慈烺出钱反过来成全了别人的名声,增加敌人的实力,那才是大亏。

聊完这个话题朱慈烺感觉总算把那个话题撇过去了,起身准备告辞。

崇祯微微一笑:“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咱们接着聊一聊你为何对属国百姓如此苛刻的事情。”

朱慈烺震惊了,不是已经把话题绕开了么?怎么绕了一圈崇祯还没有忘记?怎么办?皇帝好像越来越不好骗了。

崇祯收敛笑容,对于自己儿子,崇祯还是仔细琢磨过的,对于他不想回答的问题,他总是喜欢绕开话题。

有些问题绕过不那么重要也就算了,但是关于仁爱,关于如何对待百姓,这是身为天子的根本,崇祯希望朱慈烺能好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既然绕不开朱慈烺只好组织语言想想怎么回答,朱慈烺也没有想到,高丽人自己没有敢告状,崇祯反而揪着这个问题不放。

朱慈烺想了想说道:“父皇,当初太祖曾经说过‘朕观高丽之于中国,自汉至今,其国君臣,多不怀思,但广诈交而构祸。

在昔汉时,高氏失爵,光武复其王号,旋即寇边,大为汉兵所败。唐有天下,亦尝赐封,随复背叛,以致父子受俘,族姓遂绝。

迨宋之兴,王氏当国,逼于契丹、女真,甘为奴虏。元世祖入中原,当救本国于垂王,而乃妄怀疑二,盗杀信使,屡降屡败,是以数遭兵祸。

今王颛被弑,奸臣窃命,将欲为之,首构雠怨于我。

……朕观此奸之量,必恃沧海以环疆,负重山固险,意在逞凶顽以跳梁,视我朝调兵如汉唐。且汉唐之将,长骑射,短舟楫,故涉海艰辛,兵行委曲。

朕自平华夏,攘胡虏,水陆通征,骑射舟师诸将岂比汉唐之为。

高丽隔大海,限鸭绿,始古自为声教。然数被中国累朝征伐者,盖为所生鸒端。

朕观累朝征伐高丽者:汉伐四次,为其数寇边境,故减之。魏伐二次,为其阴怀二心,与吴通好,故屠其所都。

隋伐二次,为其寇辽西,阙蕃礼,故讨降之。唐伐四次,为其弑君并兄弟争立,故平其它,置为九都督府。

辽伐四次,为其弑君并反复寇乱,故焚其宫室,斩乱臣康兆等数万人。元伐五次,为其纳逋逃,杀使者及朝廷所置官,故兴师往讨,其王窜耽罗,捕杀之。

原其衅端,皆高丽自取之也,非中国帝王好吞并而欲土地者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