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娥皇之讯心生妒

惊娥皇之讯心生妒

“陛下,当前的气候实在不适宜行军攻城啊,楚州守将张彦卿并非等闲之辈,是否要等金陵的使者过来再做打算?”李谷等人听了郭荣次日开拔之意后,纷纷劝阻道。?

郭荣却坚持,将众臣子各异的面色默记在心上,收回目光,手指在舆图之上沿着淮河轻轻的划过,“朕之前说过要在雨季来之前拿下江北,但是如今雨季一到,淮南一地,还余下这三处了。我军等在此处,李璟或许还会以为他还有同朕议和的筹码呢?李弘翼主战之事,各位都已经知道,他想激怒朕替他砍了李景遂,朕偏不如他的意愿!李谷,明日你带朕之手书,去金陵同李璟商谈释放唐臣将领之事,李景遂一人的价格乃是十万石粮草,其他人,都按照品级依次递减一万石!”?

周将都面面相觑,大家不约而同暗自腹诽,陛下不愧是商人出身,这行军打仗也能叫价?!?

李谷想到大军粮草已然不多,心中虽然有些觉得不妥,但并没有出言反对,而是领了旨意。?

“赵匡胤,你曾经在金陵呆过一段时日,明日起,你就带着一队禁军随李相公去金陵,除了护卫李相公的安危外,于金陵城中各项消息也好生打探一二。”郭荣突然出言,对人后的赵匡胤道。?

赵匡胤见诸将士的目光都落在自己的身上,有些窘迫,心中虽然不愿意错过随后的征战立功的机会,但是却不敢抗旨,也领了命。?

待诸事商议妥当后,郭荣有叫来了阿久。?

“见过陛下。”阿久抹了抹脸上的水珠,进了郭荣的屋子。?

郭荣看着阿久,眉眼很是温和。让王丰义给弄了温水和干巾让他擦了才道:“你同你阿姐自离开金陵已经六年多了,娥皇目前是不可能回去看看了,你倒是可以的。明天你随着赵匡胤一行人去金陵,有些人倒是可以见见的。”?

阿久心中一动,看郭荣的神色平常,暗道姐姐肯定是将身世全部说于陛下知道了。也罢,虽然自己并不大愿意去见金陵那些亲人,但是既然陛下发话了,肯定是有深意的。?

“陛下之意,是可以告诉周家人,阿姐同我目前的处境?”?

郭荣点点头,这几年来,他一直暗中关注着南唐的动静,周家的很多事情知道得很清楚。?

“虽然周家对外称娥皇已经是过世之人,但是也曾暗中派了人来北边寻找过。不过周宗始终是你们的父亲,且他如今已经赋闲在家,事到如今,让他知道了也不无不可。”?

阿久虽然觉得天子姐夫的意图不止如此,但是应该不会有什么恶意的,便同意。离去之前,还很诚恳道:“陛下虽然心急平定余下诸州,但还是要多多保重,阿姐和丰哥他们定是时刻惦记着的。”?

郭荣颔首,看了眼手边不远处的竹笛,温和道:“朕知道,自会当心的。你去了金陵也不要大意了,虽然南唐诸人不敢有什么动作,但是也要谨防某些人私底下的的行为。”?

阿久应了,便告辞而出了。?

郭荣却难得有些意气阑珊,和衣躺在床榻之上,手中把玩着竹笛,心中却想着在一月之内将江北事情了结,尽快赶回汴梁去。不仅要赶得上和娥皇及孩子们过一个团圆的中秋节,最好赶得及小胖子宁哥的两周岁的生辰……?

次日里,周军大兵压向楚州城,而李谷则带着赵匡胤、阿久等数十禁军侍卫往金陵而去了。?

“殿下,只要周帝被激怒了,一气之下杀了皇太弟,殿下自然就得到了储君之位了。以后臣等便要称呼殿下为太子殿下了。臣恭喜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燕王府长史带笑跪倒。?

李弘毅哈哈一笑,挑眉扬声道:“卿家平身。父皇虽然已有意废黜皇叔皇太弟之位,立孤王为皇太子。但是父皇对孤王向来颇多挑剔,若是皇叔为周人所杀,自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说来,此事还是有赖卿等得妙计啊!”?

长史谦虚笑道:“微臣哪敢居功?这都是钟大人的妙计啊!”?

钟谟摸了摸胡子,眯着眼笑道:“燕王殿下乃是不二储君人选,我等自然为殿下您谋划的。但是恕臣直言,如今陛下并未应下殿下之所奏,若是有人再在陛下耳边说到议和之事,只怕陛下又会改变主意了。”?

钟谟此人,同被斩的李德明关系极好,和冯延巳一党势同水火。如今他当然要抓住机会借燕王之势,打倒冯延巳一系人马了。?

李弘翼闻言皱起了眉头,他知道父皇李璟的耳朵根子不硬,这改变主意之事不少见。“父皇虽然一时被孤王说动,但是时日已久确实会犹豫。只是父皇一向不喜孤王进言……那依钟大人之见,孤王如今该怎么做呢?”?

钟谟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一字一顿地道:“此事可托给郑王殿下。”?

李弘翼一愣,踌躇道:“六弟?从嘉一向不大参与政事,最近他还是被父皇强逼着上朝的。孤王若是托给他,岂不是让他在朝中有了露脸的机会?”?

钟谟忙劝道:“殿下所忧的完全无碍。郑王殿下即便劝定了陛下,朝中文武大臣谁人不知他只喜欢谈诗论画?不说治国之道了,就是简单的政事,只怕也处理不来。且殿下乃是陛下的嫡长子,且战功卓越。您登上皇太子之位,满朝文武只会欢声庆幸的。所以让郑王去劝陛下,最好不过了。”?

李弘翼虽然心中还是有些不豫,但还是同意了。?

“殿下可趁着郑王妃在时去见郑王殿下,郑王妃定会助殿下一臂之力的。”钟谟见过郑王妃周宣两次,他不曾看漏周宣眼中的野心。毕竟,无论燕王和郑王的关系如何,皇太弟是他们兄弟的共同敌人。?

李弘翼脸色变了变,见钟谟和属官等都没有察觉,心中微松,“郑王妃不过是深闺女子,这些朝政大事,那里轮得到她来说话的?一会儿,孤王便去郑王府,同六弟说说。”?

钟谟要摆摆手道:“殿下切不可小看了郑王妃,郑王虽然没有什么威胁,但是郑王妃嘛,还是不要得罪的好。周宗虽然已经退出了朝堂,但是陛下还是很念旧情的。”?

李弘翼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不再多说什么。几人计议好了,钟谟和属官等便都告辞去了,李弘翼才唤过侍卫,骑了马往郑王府而去。?

周宣看着闹腾个不休的仲寕,有些头痛。好半天才哄得他不闹了,接过侍女端上的茶水喝了一口随意道:“大公子呢?在做什么?”?

长子仲寓性情随了李从嘉,很是老实规矩,同次子仲寕的性子真正是迥异的。?

“回娘娘话,大公子正和殿下在书房读书。”?

周宣放下心来,幸好长子不闹腾,否则她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突然听见外间廊下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的脸色沉了沉,瞧见进了门得内侍,脸色不大好,“什么事情这样大惊小怪的?”?

内侍磕了头才小心回道:“回禀王妃娘娘,燕王殿下在大厅里……”?

周宣一听是李弘翼来了,脸色变了变,压住心中的思绪,放缓声音,“燕王殿下是来见咱们家王爷的?”?

周宣起身,来回踱了两步才道:“你回去大厅里,让大管家好生招待燕王殿下,我亲自去书房和殿下讲。”?

燕王此来的目的是什么?想到如今朝堂上的事情,无疑是继续在江北的战事还是遣使者求和了。燕王怕是想说服李从嘉站在他的一方了,只是依照李从嘉的性子,说服他的可能性很小。不过皇太弟彻底没有了翻身的希望,李弘翼和李从嘉兄弟俩才有了进一步的可能。想到此处,周宣心中转了转,要如何说服一向讨厌兵戈战事的李从嘉支持李弘翼呢?缓步走向书房,听见儿子仲寓朗朗的读书声,周宣有了主意。?

“殿下,燕王殿下来找你呢。”周宣敲了敲门,径直进了屋。?

李从嘉放下手中的书卷,等仲寓给周宣行了礼被内侍领了下去后,才语带惊疑道:“大哥居然来找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周宣微笑着和李从嘉出了书房,沿着长廊向前厅而去。“殿下也该关心下朝堂的动向的,毕竟皇叔还在周军手中。燕王或许是为此事而来的。”?

李从嘉叹气道:“虽然周兵侵夺不对,但是如今皇叔在周兵手上,也不知道皇兄为何还力主再战……”?

“殿下这话大谬了。前人就曾说过,这战就是为了和。即便不战,也要做出样子来,否则周兵以为我大唐软弱,必当得寸进尺的。我猜想燕王殿下或许就是这个考量的。”?

李从嘉沉默不语,他虽然不大理会政事,却也知道长兄的性子绝不是会这样考量之人,他甚至怀疑皇兄是否是要趁此机会置皇叔生死不顾的。?

“六弟,六弟妹。”李弘翼看着周宣随着李从嘉神态亲密的入了厅,眼神闪了闪。?

“见过大哥,不知道大哥所来找弟弟有何事?”李从嘉在主位上落座,客气问道。?

“我想请六弟你去劝劝父皇,让他对着周国态度坚决一些。否则周人只会得寸进尺,漫天要价。”?

李从嘉看了一眼另一边落座的周宣,想不到妻子猜对了兄长的意图。“大哥,战事到了如今,除了百姓受苦之外,那些将士们伤亡不小,皇叔也被擒了。如今再打下去,我们的损失更大,所以我倒是觉得议和更好。”?

李弘翼暗中瞧不起李从嘉的软弱,但依旧按照钟谟几人所说的话,劝说起来。?

李从嘉心中暗暗惊奇,大哥莫非真的不曾有什么私心?一时间倒也踌躇起来,不停将眼神投向周宣。?

周宣虽然故作端庄坐在一边,但是眼角余光不停看向英武的李弘翼,文质彬彬的李从嘉。虽然是不同类型,但是无疑都是亮眼之人,周宣心中暗自佩服起自己的好眼光来。接到李从嘉送来的询问眼神,她定了定神,看着李弘翼道:“燕王殿下的意思我们明白了,只是我们殿下的立场燕王殿下您是知道的,若是贸然去向皇上进言,肯定会惹来人非议的,说我们殿下冷情无心,不顾及叔父的安危呢。所以,燕王殿下也要见谅一二,让我们殿下好生想想如何劝说才是。”?

李弘翼深深看了周宣一眼,转头看向李从嘉,见他对妻子所话万分同意,心中更是看不起软弱的弟弟。“大哥我也不是不体谅六弟你,此事关系我李家江山,其他诸事都不能再计较了,六弟大可将一切推到大哥我的身上。”?

李从嘉有些尴尬笑道:“大哥说哪里话?弟弟我也是李家的子孙,自当要尽一份心的。大哥放心,我想好后,最迟三日,一定会向父皇进言的。”?

李弘翼得了准信,心中高兴,脸色也更加和缓了,又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

只是两天后当李从嘉欲想李璟进言时,周人的使者到了金陵,说议之事与战事无关,却是以粮草换回被擒的李景遂和诸多将领官吏。与此同时,朝中也接到了楚州送来的战报,周帝大军正在猛攻楚州城,保义军节度使陈承昭带部逃窜,其后被周军擒住,只剩下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固守不出,勉强支撑而已。但是谁都知道楚州城破之日不远矣。?

“唐主陛下,我皇有御笔亲书信一封特命在下奉给您。”李谷立于唐殿之上,一身磊落,但是让南唐一干臣子们的牙齿有点泛酸。?

“……朕今躬统戎师,龚行讨伐,告于郊庙社稷,询于将相公卿,天诱其衷,国无异论。苟不能恢复内地,申画边疆,便议班旋,真同戏剧,则何以光祖宗之烈,厌士庶之心,匪独违天,兼且咈众。但以淮南部内,已定十一州,楚、毫、海等诸州,大军悉集,指期克日,拉朽焚枯,非足介意。必若尽淮甸之土地,为大国之提封,犹是远图,岂同迷复。如此则江南吏卒悉遣放还,江北军民并当留住,免违物类之性,俾安乡土之情。至于削去尊称,愿输臣礼,非无故事,实有前规。萧察奉周,不失附庸之道;孙权事魏,自同籓国之仪。古也虽然,今则不取,但存常号,何爽岁寒。傥坚事大之心,终不迫人于险,事资真悫,辞匪枝游,俟诸郡之悉来,即大军之立罢。质于天地,信若丹青,我无彼欺,尔无我诈,言尽于此,更不繁云,苟曰未然,请自兹绝。”?

李璟看了郭荣的手书后,也不知道怎么的,心中虽然依旧为了南唐国势心生悲意,然他同时还想到的居然是郭荣的出身——商贾。果然,就是行军打仗两国交兵,也离不开讨价还价。正好,他这些时日为了李景遂之事,烦的不行,朝堂之上吵翻了天。且江北之势,自己也无力挽回,弘翼虽然话说得铿锵有力,只怕也难以从周军手中讨得好去。楚州一旦城破,自己也失去了议和的筹码了。于军政之事,他也有些心灰意冷了。?

“周皇之意,朕同意了,具体上,众宰相和户部三司同使臣商讨好再来报于朕吧。”李璟不想让人议论皇太弟和大臣将领们各值多少粮草银钱,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李弘翼心中大失所望,但是却也无法出言反对,想到皇太弟将回金陵,他心中就憋屈至极。?

朝堂之上的事情有李谷主持,阿久则和赵匡胤去了周府。?

因为周宗离开了朝堂,即便周家还有一个郑王妃,但是在这繁华的金陵,周家的门庭比当年显得要冷清了许多。?

“哟,两位这是找谁?”门房小厮出来,打量了一下阿久和赵匡胤,有些疑惑道。?

阿久抬了抬下巴,四处看了看才道:“我们想见见周老爷,你去传话,就说小子阿久回来了。”?

那小厮心中虽然不解,丢下一句“等着”,就去传话了。?

赵匡胤也有些感叹,想不到时隔多年,自己还能再一次重回金陵周家。?

“两位请,老爷在前厅中候着二位呢。”不多时,那小厮就小跑着回来了,还不停偷偷打量着这失踪多年庶出的小郎君。?

周宗心中倒是惊喜居多,长子周峰不争气,成天的游手好闲遛狗斗鸡,他如今是不做指望了。突然听到失踪多年的小儿子出现了,自然是有些惊喜的,或许次女也有了消息了。而一边的周夫人,内心则是复杂得多,想不到北边战乱,这小子居然还活着?是不是想着回头和峰儿争夺家产的?次女娥皇有了消息,也不定是好事,燕王如今势头可比当初还猛些呢。一边的周宝,则眨着大大的眼睛,对于这个突然出现的“哥哥”很是好奇。?

阿久和赵匡胤进了厅中后,自然也看出了几人的脸色,也不多说什么,行了礼后就不客气地坐了。?

周夫人看不过眼,瞪着阿久好半天才道:“多年不曾着家,也不曾有片语只言传回来,这一回来,怎么也得给老爷和我多磕几个头吧。”?

阿久也不着恼,笑着对周夫人抱抱拳,随即转头对着周宗道:“父亲大人勿恼,多年不曾有书信来,委实是通信不便。今日能够来见父亲大人,也是托了周皇陛下之恩典的。”?

周宗一惊,看向阿久,又看了看赵匡胤,记起了他的身份,想到赵匡胤当年离开南唐,是自己夫人动的手,还让他背着一个窃贼的通缉名声的。就沉着脸道:“这么说你如今是在周军中效力了?”?

阿久淡然一笑,“不瞒父亲大人,我虽然算不得争气,如今在周皇陛下殿前司铁骑马军左厢一营中任陪戎校尉,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前程倒也不差。”?

周宗沉默半响才道:“你既然在周帝麾下效命,今日所来是为了何事?”?

周夫人则是大惊,阿久这样的身份,若是传了出去,周家会不会被人误会城里通敌国之嫌?“老爷,如今朝廷正在淮南和周军征战,他们这样大肆肆来咱们家,岂不是落人口实?”?

赵匡胤对周夫人实在是没有好感,闻言看向她道:“周夫人放心,我等虽然是随着李谷相公过来金陵的,但是出了驿站,就换了便装,一路上绝对没有什么人留意我们的行踪的。”?

周夫人没有好声气地道:“你说得倒轻巧,要是出了事,倒霉的还不是我们周家上上下下?”?

周宗有些不高兴,瞪了一眼周夫人,让她闭嘴,又问道:“你二姐姐呢?你投了周军,她又在何处?”?

周夫人不甘心,搂着小女儿小声嘀咕着:“莫不是跟了什么粗野之夫了?”?

阿久冷声喝道:“放肆!你若再出言侮辱阿姐,休怪我等不客气了!”?

赵匡胤也随着阿久站起,怎么说周宪如今乃是周帝的皇后,地位尊崇,若是这样被侮辱传回陛下耳边,不知道又会有什么风波。自家弟弟匡义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周夫人见小女儿吓得泪眼汪汪的,也冷笑道:“我如何说不得她?再怎么样她是我生的,我这个做母亲的说不得,谁人说得?”?

阿久却不理会周夫人,只是看向周宗道:“其实我该恭喜父亲大人一声的,父亲大人大概还不知道,阿姐如今乃是周帝陛下的皇后,也替周帝陛下生养了两位皇子。至于周夫人你,”阿久挑眉略带讽刺的笑道:“也要恭喜你一声了,长女为王妃,此女为皇后了,当真是尊贵非常呀!”?

周宗和周夫人被这消息震住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却听见九岁的小女儿脆声问道:“二姐姐做了皇后?是不是比大姐姐还风光呢?”周夫人忙拍打了一下周宝,厉声道:“阿宝!不要胡说!”随即喊来丫鬟将周宝带了下去。?

周宗脑子里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娥皇怎么会成为了周帝的皇后?顿时各种想法纷至沓来,好半天才组织好语言,凝目看着阿久道:“我的次女早在保大八年便已经溺水身亡了,周皇陛下的皇后和我们家没有任何关系的。”?

阿久一愣,他不曾想到,周宗居然这样干脆,倒是周夫人心中却又是欢喜又是害怕起来,娥皇居然做了皇后?!虽然是周国的皇后,但是他日周家未尝不能沾到荣耀的。听到丈夫否认娥皇身份的话,不由得又有些泄气。?

“周皇的皇后?怎么说起这个来了?”却是周宣突然出现在厅中,看见赵匡胤和阿久,眯了眯眼。“想不到这么多年了,居然还能再见到赵师傅您?倒是阿久,多年不见了,怎么,不认识我这个大姐了?”周宣施施然坐在周夫人让开的位置上。她今日回娘家,是为了朝堂里周使到来的事情来的。?

阿久冷眼看着赵匡胤给周宣行礼,似笑非笑道:“小弟又岂敢忘了大姐您?”?

周宣不甚在意阿久的态度,看了眼愈加沉稳气度也不差的赵匡胤道:“想必赵师傅如今在周军中地位不低了?”?

赵匡胤突然看见自己当年有些好感的周宣,心跳难免快了两下,随即镇定道:“赵元朗比不得王妃您在南唐身份尊贵至极。在下如今在周军中忝为侍卫司龙捷副都指挥使。”?

周宣眼睛一亮,这个职位是个能时常和周帝接触的,看来自己当年的眼光真的不错呢。“赵师傅如今也算是一展抱负了。我倒是偶尔听人说起过,周帝如今的皇后,很是貌美,非常得周帝的宠爱呢!”?

赵匡胤和阿久自然不会回答,倒是周夫人,坐在周宣下首,轻轻扯了下周宣的衣袖,轻声说了周朝皇后的身份。?

周宣乍然听得二妹周宪做了皇后,脸色大变。好半天才勉强微笑道:“想不到二妹妹有这样的造化……”?

“琅嬛,你的二妹妹已经过世多年了!”周宗有些无力的喝止了周宣的话语。?

周宣明白周宗的顾虑,扯出一丝笑意点点头,心中却已经是巨浪滔天!周宪居然已经做了皇后?!那自己又算什么?为了一个太子妃之位苦苦谋算,又算什么?周宣心中嫉恨至极,差点没有咬碎了一口银牙来。她此时却丝毫不曾想过,毫无娘家支持的周宪,为后也不是毫无辛苦的。?

尚在汴梁的周宪,自然不知道家人已经知道了她目前的身份处境,更加不知道周宣对她是又羡慕又嫉妒的。她如今正在为丰哥的学习事宜,和一些臣子起了争执。?

大周虽自称是中原正朔,但是几十年的战乱纷扰,宫廷礼仪比之唐朝时俭省了好多,就是皇子的教育事宜,也有了许多的不同。周宪深知儿子读书明理地重要性,对于丰哥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假他人之手,便是启蒙之师,不仅是德才兼备,性格更是不能迂腐了。所以在郭荣还没有去往淮南之前,周宪就已经同他商量好,待得丰哥满了五周岁,就从新科进士中定下老师之人选。其实这事情说来并不急迫。但是王溥于学问一事很是自得,他求见周宪,亲自推荐了他的亲传嫡子为皇子宗谨启蒙之师。?

周宪本来并无不可的,毕竟王溥的才干确实满朝皆知的。只是有了王溥的举荐,范质又岂会落于人后?宫中还不曾发话,中枢两位宰相就自己先争了起来,周宪很是恼怒,她知道王溥和范质的为人都不差,学问更是富有盛名,他们的嫡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但是是人就有毛病,且他们为中枢宰相,已经尽得了当今天子的信赖,如今是想和储君打好关系么??

周宪有些恼火,召见了两位宰相到了滋德殿中。?

“范相公和王相公不必多礼,赐坐。”周宪让两人平身了,淡然道。?

“今日召两位相公过来,不为别的,是为皇子先生之事。两位相公都是有才有德之人,这弟子也是不差的,选了谁,另一个必然不服气。所以哀家已经有了决断了。”?

范质和王溥两人俱都看向周宪,还是范质先说话道:“不知道娘娘决定为皇子选请那位先生?”?

周宪嘴角弯了弯,随即扬声道:“宗谨,还不请你的先生出来见见两位相公?”?

帐幔之后传出丰哥的应诺,随着丰哥一道出现的,还有一身着七品翰林官袍的男子,三十如许的年纪,面目肃然。?

“微臣王著拜见皇后娘娘。”王著见了周宪,平身后,才看向王溥和范质:“拜见两位相公。”?

范质和王溥心中想着王著的来历,却是澶州府旧人,想不到皇后定下他为皇子之师。?

“娘娘,王翰林虽然是陛下澶州的旧人,但是殿下进学之事事关重大,娘娘是否再多斟酌一二?”范质直言道。?

周宪心中有些叹息,范质的学问和才能是一等一的,但是为人执拗也是一定的,甚至有些时候,心胸不够开阔。“范相公不由多虑了,就是陛下,也曾经称赞郭王著王大人,他有宰相之才学气度,由他来给宗谨开蒙最是合适不过了。”?

范质心中一惊,王溥宰相之位,乃是先帝遗命所任,自己和李谷,在中枢中一向保持一致,魏仁浦并非进士出身,因此中枢四相之中,自己和李谷隐隐为首,若是王著他日为相,那是顶替谁之位子?还有那位被天子信任至极,如今为汴梁留守权知开封府的王朴,这中枢岂能装得进这么多的人?想到这里,范质有一些烦闷了,也懒得再和王溥较劲了。?

周宪见范质和王溥脸色都是一变,知道他们是已经想通了,这天下是天子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宰相乃是辅佐君王之人,有才有德者便能居之。而天下之大,又怎么会少得了德才兼备之人??

“范相公和王相公这些日子坐镇中枢,委实辛苦了。宗谨,还不快去向两位相公行礼致谢?若是没有他们二位,你父皇也不能脱得开身亲征了。”?

丰哥头戴墨金小冠,一身暗紫衣袍,金黄色玉版腰带,脚上更是厚底朝靴,一副大人沉稳摸样,对着范质和王溥一一行礼。?

范质和王溥位高,也不敢受了丰哥的全礼,看着丰哥如斯举止,暗自佩服陛下和皇后的教子有方外,心中的烦闷也尽去了——皇后之意,是身为中枢宰相,为陛下分忧,于朝政之事上多多作为,方为正道啊。?

“王翰林以后乃是皇子之师,事关国之将来,王翰林可要尽力才是,切不可辜负了陛下和娘娘的信赖,更不可误了皇子的将来。”王溥和范质当着周宪的面叮嘱了一番王著。?

周宪也只是笑看着,毕竟宰相位高权重,为百官之首,对着王著如此叮嘱也不算越矩了。?

待得两位宰相离去后,王著也跪谢了周宪离开了,丰哥就撅着嘴巴跳进周宪的怀中道:“娘啊,为什么要给我照这样一个老头儿做先生呢?刚在大殿之后,我说话,他都是黑着脸,也不笑笑。”?

周宪无奈摸着丰哥的脑袋道:“王应之前教你也不过是半日功夫,算不得正式的进学。如今这个先生,可算是正式的进学了。他严肃点比之那些纵着你的先生要好得多呢。你难道忘记了娘告诉过你的话,玉不磨不成器。你啊,就要是一个严肃的先生好生教导一番才是。王著之前在澶州为县丞,才学并不比范质李谷那几个相公差,我可是拼着得罪两位相公找来他的,丰哥可不要让阿娘失望哟。不然等你阿爹回来了,我定然告诉他。”?

丰哥看着周宪,装模作样地叹了一口气,对着周宪眨眨眼道:“我就知道阿爹心里,娘你才是最重要的。我这个儿子不知道在什么冷僻地儿呆着呢!就是宁哥那胖小子,也比我重要。”?

周宪失笑,拧了拧丰哥的软乎乎的嫩脸,“哪里学来的?后日里就要正式进学了,还不趁着今明两天的空儿,和宁哥好生玩耍一番?”?

丰哥点点头,从周宪怀中退出,恢复一本正经的样子,规规矩矩地行了礼才离开。?

“娘娘叹什么气?殿下这位先生也不差,两位相公也不像是很生气的样子呢。”紫锦有些好奇地问道。?

周宪起身,没有回答,而是出了殿门,站在滋德殿的御阶之上,向南边看去,已经七月了,郭荣何时才回来呢??

蜀国成都夏宫之内,水波荡漾处,玉人正在戏水中,花容月貌,冰肌玉骨,让孟昶也生出了下水一戏之心来。?

“陛下,小臣前日做了一个让不会水之人也能下水尽情玩耍之物,陛下可要看看?”赵匡义看出孟昶眼中的意思,走近两步恭敬道。?

孟昶一看赵匡义,有几分印象,有些兴致道:“哦?还有这种物事?呈上来给朕看看。”?

赵匡义心中一喜,看了水中玩耍的花蕊夫人一眼,转身去取气皮囊去不提。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