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正式出版求收藏求推荐

对于整个市场来说,历史类其实并不算是一个热门分类。

更多的读者还是比较想要看传统意义上的装逼打脸流,毕竟他们一天天的都在辛苦的工作,休息之余只想放空一下大脑。

而历史类更是缺少读者基础。

但奈何《三国演义》这本的内容太过于精彩,文字刻画的角色异常鲜明,并且还有平台的强烈推荐。

因此。

这本依靠着十万的热度迅速的冲上了〖终端读书〗的热搜作品榜第一。

一开始只有零星的读者在讨论《三国演义》,毕竟读书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对于出版社来说,这么一点讨论是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的,他们也不知道读者究竟会不会买账。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这本,对于的反馈也在〖终端读书〗的讨论区上逐渐多了起来。

读者圈内关于《三国演义》的讨论度也非常的热烈,各种各样的论坛里面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推荐这本书:

“推荐一本《三国演义》,本人看书十余年,第一次看见有人写历史类能写的如此精彩绝伦。”

“这本书我也看了,虽然有点难看懂,但确实写的牛批了。”

“看了好多年的,最喜爱的是科幻类,看了《三国演义》之后,大为震撼,第一次对这种题材感兴趣。”www.medabc.com.cn 江南文学网

“我刚刚把这本推荐给我室友看,他说什么不喜欢这类,最后在我软磨硬泡之下勉强看了一章,就再也移不开眼睛了,现在和我一样,就等着一周后在书店买全套《三国演义》。”

“没想到一本历史也能写的如此精彩,我是无聊之中才翻看的,结果看了就再也停不下来了,直接宣布入坑《三国演义》。”

“……”

第二天早上七点。

秦亮躺在家里的床上,看着这些评论笑得合不拢嘴。

他起的这么早就是想要看看《三国》在市场上的反响以及网友的反馈。

依靠这些网友的评论,秦亮就能判断出苏轼的已经彻底火了,可以说是好评如潮。

跑到〖终端读书〗看了看预约人数,发现有二十多万人预约。

秦亮顿时笑得更大声了:“哈哈哈……”

这才一晚上时间,就有二十万人预约,这数据也太离谱了。

他原本还以为这种文学性的古文会在市场上沉沦,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人喜欢。

后面还有六天的时间,凭借着网友在各种平台上的推荐,只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本书然后点击预约,最后出版大卖。

而他作为本书的编辑,公司对他的奖赏只会多不会少。

在这一刻,他是那么的庆幸。

庆幸自己比其他编辑提前发现了这本书,也庆幸苏轼把书投到了他们公司出版。

早上八点半。

秦亮猜测这个时候苏轼也应该起床了,于是迫不及待的给苏轼打了个电话:“喂,苏轼老师,我是秦亮。”

苏元此时正在吃早餐:“知道,有什么事吗?”

秦亮的声音十分激动:“〖终端读书〗上有三十万人预约了《三国演义》表示想要购买全书!”

“噢。”

苏元回答,又吃了一口早餐。

秦亮傻愣在原地。

怎么感觉这语气似乎……并不意外?

还有。

苏轼他好像不知道自己情况的样子!

秦亮一口气都有点暂时顺不上来,他一个编辑都一直在关注着,而苏轼身为作者,居然一点都不担心有没有人看他的。

这是什么。

皇帝不急太监急?

“您就不担心没人看《三国演义》吗?”秦亮小心翼翼的问道。

苏元咽下嘴里的鸡蛋,语气淡然:“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很相信我的。”

开玩笑。

《三国演义》可是四大名著之一,在前世都有那么多的人喜欢,没理由在蓝星会不受欢迎,他干嘛要操那份闲心思。

秦亮一脸的无奈,只能先撇开这个话题:“那六天后我们出版社将会正式出版,届时,我们会给您寄几本,您可以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苏元道:“好的,谢谢。”

“那就先挂电话了,再见。”

挂断电话之后,秦亮坐车前往公司准备开始自己繁忙的一天。

现在《三国演义》既然这么火爆,那他们出版社就必须提前开始印刷准备存货。

要不然到时候印刷来不及,他会被总编骂死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明天,你好》这首歌已经彻底站稳了新歌榜第一的位置,无人可以撼动。

而刘雅昕也在苏元和监棚老师的指导下对《雨一直下》的熟练度越来越高。

……

六月十六号这一天。

苏元同时收到了两份合同,一份是来自文译书库的分成合同,合同里标明《三国演义》的初期出版数量为两百万册,价格为二十元每册,版税为百分之六,一个还算合理的新人合同。

这里可以介绍一下。

版税,又称版税又称版权使用费,是知识产权的原创人或版权持有人对其他使用其知识产权的人所收取的金钱利益。

而印数x定价x版税率=你拿到手里的钱(税前)。

苏元倒也没觉得这一点很坑。

毕竟在前世的实体领域内,一般出版方都会买断新人的版权,初期出版的卖完,以后的收益再也没有作者的事情。

只要那些大名气的著名作家才有资格和出版社谈条件。

所以,在这一点上,蓝星对作家还是比较友好的。

看完合同,确定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苏元在末尾签下了他的名字。

他现如今也可以说是作曲行业的高手了,另一份则是公司与他合作的更高级别的合同,因为刘雅昕不要分成,所以合同里明确说明了歌曲收益由苏元和公司三七分。

苏元三,公司七。

对于这份合同,苏元还是很开心的,他终于可以参与更高级别的分成,获得更多的金钱了。

因此。

苏元也是毫不犹豫的在合同的末尾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