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抉择

陈文远站在岛上的最高点,俯瞰着这片他刚刚征服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眺向远方,他看到了大海上飘扬着宋军的旗帜,他看到了天空中飘荡着宋军的热气球,他看到了陆地上奔跑着宋军的士兵。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

此战虽胜,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最主要的就是,接连的战争消耗了太多的粮食、弹药、燃料等物资,而宋国在南洋的生产力却渐显吃力。

数千公里的海上补给线,不仅要面对风浪、海盗、敌舰的威胁,还要承受着高昂的运输成本。

每一艘满载着物资的船只,都是宋国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宋国百姓的心血。

随着战事的拖延,朝堂之上,出现了不同声音,是继续发挥优势、攻略南洋、积存实力,还是聚力强攻、北伐蒙元、收复失地?

这些朝臣们大体分成两派,反攻派和本土派。

反攻派以老臣为主,他们都是从大宋故土逃难而来,亲历了蒙元的铁蹄践踏。

他们认为:故土的百姓都盼望着恢复宋朝统治,我军前去收复失地,必然是人心所向,愿意砸锅卖铁、倾囊相助的人不在少数。遥想当年岳武穆北伐,无数义军、百姓争相投奔。

况且回到故土,找回父母亲人也是这群流亡海外之人日思夜想的事,不回,恐怕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本土派多是建国后提拔起来的年轻人才,很多都是渤泥族人,还有一些早就定居南洋的汉人慕名前来投靠的。

他们对大宋故土并没有多少感情,家族的各种产业势力都在南洋布局,当然是留在南洋更稳。如果再去北伐蒙元,不仅要面对战争带来的风险和恶劣的环境,还可能要放弃南洋已有的成果和利益。

“我相信可以很快占领一些领土,但是要守下来,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的国力还不足以支撑过大的战争消耗。”负责筹措物资的度支使宋长风上前谏言。他祖上是汉人,在三佛齐世代经商,贸易往来中见识过陈宋国的繁华后,决定居家投靠,并凭借过人的协调保障能力,破格提拔为官。

“况且我们在南洋的根基还不算稳,想要维持现在的地位,必然要投入巨大精力来维持秩序。”一位归顺联姻的渤泥族中级将领也积极进言。

两派之间争论不休,各执己见。

从情感上将,陈文远是支持反攻派的。

他麾下的宋军早已不是任人揉捏的怂包。尽管他们勇敢善战,但要反攻蒙元、驱除鞑虏,陈文远心中却没有太多的信心。

现在的陈宋国,逆天武器虽然不少,但能制霸陆战的却寥寥无几。

主要是缺乏高机动性的武器装备,这使得他们在防守方面表现出色,然而在进攻方面却略显捉襟见肘。

总之还差点意思,只能稳扎稳打。

毕竟,蒙古铁骑的快速机动早已威震天下,打不过你,他们可以跑,但是你如果追不上,那就只有被放风筝的份。

历史上的元军就算是后期没落了,也依然不弱。后来的明朝虽然将蒙古人赶出了中原,但元朝也并未败亡,而是跑回北方草原,史称北元。

那时明朝不缺铸铁大炮、三眼火铳这类当时顶尖的火器,蒙古部落也几经变更,双方依然断断续续打了一两百年,明朝边关时不时会受到蒙古人劫掠骚扰。

俗话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陈文远也从那一本本的史书中读出了一些感悟。

史书浩瀚,往往书写军国大事,对于民间种种细节一般都惜字如金。“旱蝗,大饥,人相食”。寥寥数字,便代表无数平民凄惨的命运。

至于平常年代,百姓具体是什么心态,只有当时的人才会知道。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那些故宋的底层百姓,他们虽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还不至于大面积饿死。

他们往往会盼望着今年的光景能好些,少些灾乱,多产出些粮食,以抵御灾年的动荡。

最好能余些钱粮,用来给子孙娶妻生子,延续香火。这样总归有些期盼,足以支撑他们艰难适应着。

他们并不在意谁统治他们,换个皇帝,也是交税纳粮,做牛做马。他们更愿意做一个看客。

那些有民族情节的人,或许大多已沉入崖山的海底,或者在无数的起义反抗中消亡殆尽,成为历史的尘埃。

于是乎,有了元曲里唱的: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尤记得上一世,上中学时读历史,看到百姓被屠杀而不知反抗的麻木,读到鲁迅笔下的民族性格弱点,心中也很是疑惑,没文化真的会那么可怕吗?

然而工作之后,无数次仰望着云端与泥土的差距,心有不甘,却又没有勇气舍弃眼前的苟且,去斗风搏浪。

毕竟有那么多无脑爽剧可以追,有那么多惊世神文可以看,网络上、手机里,俊男靓女摇弋生姿、顾盼生情,各种震惊怪谈、幽默搞笑、奇闻八卦,层出不穷,只为博君一乐,不断安抚或躁动、或枯燥的灵魂。

如果没什么追求,这样也是可以过一辈子。

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越多,想得越透彻,可能也会越痛苦。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不买房、不娶妻、不生子,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延续种族的重任,还是不承担了吧,先过好自己再说。

有过切身体会,陈文远心中疑惑似乎也解开了不少。

不管什么时代,始终会有那么一大群人,始终会如无根的浮萍,任凭时代的浪潮搅动翻滚,只是坚韧而又无可奈何的活着。

那些还没有被逼到极限的百姓,是否愿意跟着一起拼命?听着朝堂上群臣发出的嗡嗡讨论声,陈文远的思绪又转了好几道弯。

这一世,如果没有在军营治病救人的经历,也许就不会有立功升迁的机会了吧,更不会走到如今的位置。如果没有如今的功绩和身份,那些超脱时代的奇思妙想,会不会被人视为痴人说梦。

“请陛下圣裁!”朝堂的争论也偃旗息鼓,大家的目光转向正作思考状的陈文远。

“正所谓得人心得天下,获取百姓信任才是王道。”陈文远理了理思路。

“婆罗洲有我们的百姓,大宋故土也有我们的乡亲,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目前局势,当以稳健为上策。具朕所知,攻下琼州后,当地百姓还有所顾虑,或许是害怕我国鞭长莫及,蒙古鞑子再度反扑,到时遭殃的依然是他们。”

殿内群臣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看看大家反馈,陈文远继续说道:“朕以为,此时不宜再向北扩张疆土。国内当加紧扩大生产,恢复秩序。全体将士论功行赏,以资鼓励。已经打下来的琼州,要巩固城防,划拨一支舰队驻守其上,专事巡防之职。同时适当转移些产业过去,一则让他们尽快自给自足,减少补给损耗,再则可以福泽岛上百姓,让他们重获新生。待日后时机成熟,也能有更好的基础北扫元庭。众卿以为如何?”

“陛下高屋建瓴、运筹帷幄,臣等心悦诚服,必尽忠勤,竭力承行陛下圣旨。”中群臣齐声称赞附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