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这是在灭我大明朝的威风啊!

袁崇焕不是第一次见朱由校了,在年初时,他进京面圣过一次。

所以他才反应那么快。

然而熊廷弼不像袁崇焕,虽然他中进士的时间比袁崇焕要早二十一年。

可他别说见当今皇上了,就连万历皇帝的面他都没见过。

没办法,万历二十多年不上朝……

面对这位从未见过面,却极其信任且重用自己的年轻帝王。

素来暴躁桀骜的熊廷弼,居然紧张到连行礼都忘了,只是呆呆张着嘴……

直到一旁的袁崇焕用胳膊肘戳了他膝盖一下,他才后知后觉的半跪而下,双手拱起,磕磕巴巴的行礼、

“微臣……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由校并没有在意熊廷弼的磕吧,直接走了进来,坐在了沙盘桌前的正座上。

“起来吧。”他淡淡说道。

“多谢陛下。”袁崇焕率先回道。

一旁的熊廷弼也呆呆跟着点了点头,起了身。

“陛下乃万金之体,不知您此行千里迢迢来沈阳是为何事?”袁崇焕又是问道。

袁崇焕此时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毕竟天子突然到访战地前线,一看就不寻常!

朱由校似乎并没有听见袁崇焕的问话,直接问起了正事、

“努尔哈赤大军大概还有多久到?他们大概有多少人?你们的作战计划又是什么?城中粮草可还足够?”

熊廷弼嘴巴不笨,可在崇拜已久的“贵人”跟前,他却舌头打起了结。

一旁的袁崇焕显然淡定一些,于是便回答了、

“回禀陛下,根据毛文龙传来的消息,大概推测,努尔哈赤将于三日内率军到达城外。

他们此行,据说有十二万人左右。

另外关于作战计划一事,方才臣正与熊大人商议中。

熊大人主张防守,但臣以为城中将士有八万余人,若是打防守战,城中粮草实在是供给不上。

故而臣以为,此战切不可拖延,应当速战速决,主动出击迎敌!”

听完袁崇焕的汇报,朱由校沉思了一会儿。

八万余人,打持久战的话,粮草的确是个大问题,而且他此行还带了五千人来。

见朱由校在犹豫沉思,袁崇焕趁机继续说了起来、

“陛下,自萨尔浒之战大败后,我大明军在面对金军时,一直都在打防守战,从未主动出击。

金人本就猖狂,眼下他们心底更是已经认定了,他们的实力要远胜于我大明。

我大明可是天朝上国,怎可被一群蛮夷嘲笑指点!

陛下!如若我军一直龟缩在城内,不仅是涨了金人士气,更是在灭我大明朝的威风啊!”

袁崇焕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用“激将法”来给朱由校“打鸡血”。

他坚信,面前的年轻帝王定会因为咽不下这口气,而同意主动出兵!

不仅袁崇焕这样以为。

一旁的熊廷弼也是这样认为的。

没办法,他们的皇帝陛下还那么年轻。

少年嘛,都是热血方刚,冲动要强的。

想当初堡宗,啊不,英宗不就是热血上头才“王者之师,雷霆之怒”的嘛。

眼下袁崇焕都把话说到这份上来了,不出意外,年轻的皇帝陛下肯定会热血沸腾,直接下令出兵迎敌!

熊廷弼也是无奈……

他只知道,这场仗要是正面硬刚金军的话,可以说是必败无疑。

明军除了受过高强度训练,且土生土长在辽东的关宁铁骑外,其余的将士们根本无法跟常年马上作战的金人抗衡。

到时候不说别的,怕是整座沈阳城,都要搭进去啊……

就在熊廷弼已经做好准备,接受出城“送死”的命令时,面前的年轻帝王开口了、

“打仗不是光靠士气高就能赢的,倘若我军主动出城迎敌,

除了关宁铁骑能有对抗金军的实力外,大部分出去就是送死。

我大明总共才多少关宁铁骑,总不能让那几千人去对抗十数万金军。

朕觉得熊廷弼说的没错,先守城,不可贸然迎敌。”

朱由校的回答,是袁崇焕和熊廷弼都没想到的……

二人皆是愣住了……

熊廷弼的心底更是惊讶不已!

皇帝居然支持他的想法?

可……皇帝还那么年轻啊……

年轻人不都是很冲动的吗?

不说别人,哪怕是换做他在十八岁的年纪,他肯定已经热血冲头,不计后果,拍起桌子就要跟金人正面硬刚了!

可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在袁崇焕的激将法下,居然没有丝毫的冲动之意……

似乎……并不像是个十八岁的少年……

袁崇焕也是没有想到,他的激将法居然一点效果都没有!

然而他还是不死心!

“陛下,城内有八万余人,粮草最多够支撑半个月!而守城战最少都要一月以上,难不成要我军将士们活活饿死嘛?”

袁崇焕不是不想打守城战,相反,他很想守!

因为守城战是最好打的,直接把大炮架城墙上,往下轰就好了!

然而没有粮食,怎么守?

难道去抢城中的百姓,吃百姓的人肉嘛?

...

PS:跪求各种数据,读者老爷们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各种票,求评论!!!

五一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4月29日到5月3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