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倦怠情绪

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带有倦怠情绪。因为如果带着倦怠的情绪与人交往,这显然是非常不尊重别人的,别人也会以为你的倦怠情绪就是因他而起,从而变得不愿和你交往。

一个积极的精神状态是可以感染人的,也能够体现你与人交往的诚意。在很多外资企业中,我们一进公司就会被员工们积极的精神状态所感染,这些员工总是精神抖擞,面带灿烂的微笑。与这些人交往,你就会体会到阳光般的热情。

为什么这些员工总是能够保持这样积极的精神状态呢?就在于他们懂得,只有自己充满活跃的热情,才可以去感染其他人,才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才能促进合作的成功。

也许他们在上班之前刚刚和家里人吵了架,也许他们最近的生活遭遇了大麻烦,也许他们的身体有些病痛,但是只要一面对他人,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倦怠情绪隐藏起来,给人带去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吕宁是一名保健品公司的推销员。她人长得高挑漂亮,而且说话也口齿伶俐,非常适合做推销员的工作,可是她的业绩在公司一直处于中下等的水平,这让她感到很沮丧。

最近因为公司的运营出现了一些困难,公司决定把推销员的销售标准提高50%。之后,大部分推销员都通过努力完成了目标,可是只有吕宁还在原来的水平上。为了帮助吕宁提高销售业绩,公司决定派一个有丰富推销经验的业务员杜晨帮助她。

杜晨和吕宁一起跑了几家潜在客户,发现吕宁在产品表述和推销技巧上完全没有毛病,唯一的缺点就是她在与客户交流的时候,明显缺乏积极性,总是一副疲倦的样子。

吕宁的这种精神状态肯定会让客户心理产生一定的不满,所以很多人没有当场与她达成交易。客户总是说:“我再考虑考虑,然后给您回复。”基本上这样的答复就意味着推销失败了。

杜晨将他的这一看法委婉地告诉了吕宁。吕宁这才意识到她与人打交道时是有那么一点倦怠的情绪。因为吕宁本来的性格就比较悲观,所以很多生活上的不如意也就会不自觉地带到了与人交往当中。

在认识到这个错误之后,吕宁开始努力转变她的状态。每次去见客户,她都努力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不让自己有一点倦怠情绪流露出来。

甚至吕宁还报了一个舞蹈班,让自己经常参加运动,这样就更能驱走精神上的倦怠。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吕宁的销售业绩得到了提升,不但完成了公司的任务,而且还超出了不少。在年末发奖金的时候,吕宁居然得到了比去年多一倍的数目。我们经常说外向的人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友谊,而内向的人经常表现得孤僻,被人冷落。其实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倦怠情绪,特别是内向的人更会经常表现出这种倦怠情绪。

由于他们的性格敏感,稍微遇到一点挫折便容易灰心丧气、身心疲惫。而外向的人常常能够从容地应付各种困境,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够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别人,这样的人怎能人缘不好呢?李金和刘苏是同一个公司的员工,都在公司办公室做文职工作。在工作上李金是风风火火,做事雷厉风行;当然,在与人相处上,李金也同样干脆利落,有的时候甚至显得有点霸气。而刘苏做事不紧不慢,一切按规矩行事,与人相处也中规中矩的,很少有大的情绪波动。

那么这两个人谁在公司里更受人欢迎呢?当然是李金。虽然她偶尔的霸道情绪会让人心里有些不舒服,但是经过长期的接触,同事们发现她这个人其实并不是霸气的人,只是偶尔有些性急罢了,所以大家都不以为意。

跟李金接触,大家都觉得有积极向上的能量能够从她身上散发出来,受到了她的感染,自己也就会变得更积极向上了,所以都愿意与李金交往。

刘苏虽然看起来很和气,但是总有点身心疲惫的感觉,让人总觉得她自身的压力很大,都不愿意与她交往,怕得罪了她。可见,倦怠情绪是与人交往的一大障碍,如果你不能够克服自身的倦怠情绪,那么你将很难积累人脉资源,也很难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当然,赶走你身上倦怠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可以进行一些体育活动,也可以听音乐、看电影等。倦怠感经常来源于精神压力,最后产生身体状态的改变。

所以,无论是通过身体调节还是精神调节,我们都是可以有效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倦怠感。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当你养成这种习惯时,那么你就能够游刃有余地面对任何问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