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天道霸道王道

女帝撑着下巴,思绪飘远,这种有所依仗的感觉她已经十六年未曾感受到了。

自从她暂代岐王,凡事都得三思后行,明明也有着冠绝天下的实力,却一直都被困在这王宫中。

……

汴州城。

大梁皇宫传出一阵愤怒的咆哮声。

“废物!都是废物!”

体格臃肿庞大的朱温正抓起手边的物件,砸向下方的几名将军模样之人。

“你们还有什么脸回来?!”

“来人呐!给我拖下去砍了!!!”

一群殿内侍卫涌进来,将几名回来禀报消息的将军拖了出去。

“皇上饶命啊!皇上!!”

声音渐渐消失在殿外,下首的一众文武噤如寒蝉,不敢出声。

朱温发了一通怒气之后,忽的想起了什么,转而道:

“朕的那个好儿子朱友珪呢?叫他来焦兰殿见朕!”

言罢,一名小黄门飞快离去。

下了朝,朱温回到了焦兰殿中。

半盏茶的功夫后,一名侏儒身材、皮肤黑紫的孩童模样之人走了进来。

正是长子朱友珪,朱友珪乃是朱温与一名营妓所生,且因为修炼了九幽玄天神功下卷,变成了这幅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样,为朱温所不喜。

遂让他担任玄冥教教主,号称冥帝,朱温也有意疏远他,基本不让他参与梁国之事。

“不知父皇唤儿臣来,所为何事?”

朱友珪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行礼。

但无论他怎么恭敬和识礼数,朱温看向他的眼神里也只有厌恶,在朱温眼里,一个不人不鬼的怪物,如何有资格继承皇位?

“朱友珪,你的弟弟死在了岐国,你这个做兄长的,不应该做些什么吗?”

闻言朱友珪微微一愣。

什么?还有这等好事?

死得好死得妙啊!

最好多死几個!

低着头的朱友珪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不过等他抬起头时,漆黑的眼眸中居然已经流露出了几分悲切之色。

“是什么人敢杀我弟弟?我与此人不共戴天!”

“哼!光喊口号有什么用?我要你到岐国走一趟,不能让你弟弟白死了!”朱温毫不留情的吩咐道。

“是,儿臣遵旨!那儿臣这就告退!”

说着朱友珪就准备转身朝着殿外走去。

就在这时,朱温忽的似乎想起了什么,开口道:

“对了,还有件事通知你一下,伱老婆张氏我看不错,跟着你这人不人鬼不鬼的玩意浪费了,前几天我已经派人将她接进宫,把玩了数日,嗯,不赖!”

“什么?!”

朱友珪刷的一下回过头,死死的盯着朱温,眼中满满的恨意和杀意。

原本得意大笑的朱温也被他的眼神搞得脊背一凉,故作强势怒道:

“你这逆子是什么眼神?!为了一个女人,你要弑父不成?!”

站在原地的朱友珪浑身发抖,片刻后压住了自己身上的气息,咬牙拱手道:

“她……她能跟着父皇,是……是她的荣幸!”

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说完这句话,朱友珪才转身离开了焦兰殿。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主位上的朱温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

“这小子方才看我的眼神里分明藏着杀意,得赶快将他调走才行。”

另外一边,回到玄冥教总舵的冥帝朱友珪,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对着空气就是一阵拳打脚踢。

“朱温老贼,夺我妻妾,你实在欺我太甚!”

“我不是不人不鬼的东西,我是男人!我是男人!我是男人!!!”

朱友珪发泄了好一通之后才平静下来。

身后石门打开,孟婆躬着身子走了进来。

“教主,我们何时去岐国?”

孟婆也知晓了朱温的吩咐。

“去岐国?”

冥帝转过身,露出一抹诡异的笑容。

“不,我哪里都不去。”

“岐国,那就是个有去无回的火坑,这老家伙就等着我往里跳呢!”

“我哪也不去,现在朱友贞死了,朱友文也在我手里,只要那朱温老贼一死,皇位不就是我的了吗?”

“教主的意思是……”孟婆眼底闪过一道微不可查的光芒。

……

“殿下,潜伏在玄冥教的探子传来消息,朱友珪打算对朱温动手,梁国恐怕就要乱了,我们的时机就要来了。”

不良帅站在李星云身后说着话。

此时的李星云正蹲在一个小水潭边抓水蛭。

“是吗?那我们也得加快速度了,嘿!”

说着又将一条水蛭抓进了葫芦里。

身后的袁天罡看着他几番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道:

“殿下何必如此,那蜀王孟知祥如此不识抬举,居然用厌倦争斗这种幌子搪塞殿下,只要殿下一声令下,臣马上就能‘说服’他,让他回心转意!”

李星云拿着装了水蛭的葫芦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麻的腿,转头道:

“我知你武力天下无双,但前些日子沈兄的来信和我说过,人心的归附更多的在于恩威并施,此方为王道,霸道武力固然可以压服一时,但隐患颇多。”

“更何况,若那蜀王当真不识抬举,再让他尝尝霸道的手段也不迟。”

“王道么……”袁天罡陷入了思考。

说话间二人朝着蜀王府的方向走去。

蜀国,蜀王府。

李星云和袁天罡二人并未被阻拦,径直来到了后院,蜀王孟知祥也闻讯赶来。

有袁天罡跟着,被抓捕入狱那种事情自然不可能发生。

“不知殿下有几分把握救治爱妃?”孟知祥面色纠结。

“嗯?你这是在质疑殿下?”一旁的袁天罡冷哼一声。

“不……不是,只是小王……”

“蜀王放心,我有十足把握。”李星云摆了摆手。

半个时辰后,李贵妃轻咳一声清醒过来。

蜀王见之心中大喜。

“殿下大恩,我蜀王孟知祥,今后唯殿下马首是瞻!”

孟知祥对李星云十分感激,旋即将背后的隐情和盘托出。

原是二人之前在吴国的一些动作被通文馆的探子知晓,而二人又前往了蜀国,这让那远在晋国的李嗣源开始心生警惕。

蜀王孟知祥虽然和晋国有着姻亲,但李嗣源仍然觉得不保险,遂派人让李贵妃染上了疠风病,以疠风病解药来要挟蜀王孟知祥拒绝李星云的拉拢。

这些蜀王都心知肚明,心中暗恨李嗣源,但软肋被其抓住,让他不得不屈服。

只是现如今李星云凭借着医术,治好了李贵妃,这让蜀王直接脱离了李嗣源的威胁,直接就选择归附了李星云。

“我似乎有些明白我和李淳风的卦象为何都错的原因了。”袁天罡忽的感慨一句。

顺为天道,逆为霸道,但顺和逆从来都不是绝对的,该顺时顺,当逆时逆,将天道和霸道当做驱策的手段,此方为王道也。

当然,沈愈给李星云的原话是:在遵循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

而受到了沈愈深刻影响的李星云已经开始踏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