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矛盾

老人东拉西扯的这话,听得狄映的眼皮就跳了跳。

他将老人往肩膀上耸了耸,状似不经意地问道:“大爷,那帮子坏蛋做坏事,官府咋不管啊?”

“管?咋管?”

老人叹口气,回道:“后生,你不知道咱们宁州这地界儿,少数民族多啊。有像我们这样的回族。

还有藏族、土族、回鹘、哈萨克、满、蒙、保安族、壮族、撒拉、朝鲜族等等。

在我们这个地界儿上啊,你们汉人的官府、说话可并不顶用的嘞。

你是不知道哪,动不动就打起来了啊。老头子我年轻的时候也打,身上落下的病根儿就有不少。

后来看着人越来越少了,就不想打了。可我的儿子们还是去了,就为了屁大点儿的事啊,命都没了,留下我这么个孤老头子。

后生,我不怕这话被人给听了去,我都这把岁数了,死了也就死了。

我就想你这么好的后生,就别在这地界儿上呆着了。走吧,走得远远儿的,好好地活下去吧。”

狄映听了,只摇了摇头,沉默着不说话。

民族矛盾,始终是国朝内非常大的问题。

在一个地方上生活,就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和大大小小的矛盾。

许许多多的战争,都是因为信仰冲突、民族矛盾而挑起后发生的。

看着脚下的山路,狄映就知道:要想将宁州治理好,首先就得要好好想一想:怎么才能让十指聚拢成拳。

上任宁州刺史,基本就是个混日子的。什么事都不掺和、也不祸祸百姓,做个太平官,到了任期就上调到户部去了。

狄映可不想做那样的太平官。

人生无建树、不如草一根啊。

这时,听到后面有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狄映侧转身回望,就见彭凉赶了来。

追上了大人,彭凉跳下马,接过老人背上,再对大人道:“栾家没事,很平安。就是听说栾超死了,伤心得很。

没跟他们打听出什么。他们说栾超很少回家,也从不带好友、同僚之类的给他们认识。

不过他们家的日子过得不错,我也关于问过这一方面的。他们说都是栾超拿回来的银子。

怎么拿的?从哪拿的?他们都不知道。

他们说:有时候他们问得急了,栾超就跟他们解释说:是他公事处理得好、上头给赏的。

他们也就都信了。

我问他们栾超有没有与人结仇,他们也摇头说不知道。

栾超几乎都不跟他们提起他自己的事情。”

狄映听了,无语半晌。

听起来,栾超很在意家人、对他们的保护也很好。但这无疑是给案子增加了许多的难度。

现在,栾超的死,只能看看赵三他们能查出些什么来了。

应该还是有希望查到的。

毕竟栾超在被讯问后、至他死亡的那个时间段很短,都不到一个时辰。

而栾超之前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

也就是说:在那个短短的时辰之内、有人威胁了栾超,以致其割喉自尽。

总有端倪的,做过的,就是做过了的。

而狄映与彭凉对话间,老人家忽然出声问道:“栾超?那个栾翻译?他死了吗?唉,我就说吧,坏人自有天收拾。”

狄映一听,连忙追问:“大爷,您认识他啊?”

“认识啊,”

老人点头道:“他也是我们回族的。我们附近寨子、堡、村子里,有几个不会说话的、也听不到别人说话的,就被他给带出去了。

带出去了,就做了坏事。脑袋都被砍了呢,老头子我亲眼看见的。以后,再也不让他靠近我们了。

我也带人去找过他算账,他还喊了官差把我们打了一顿。那就不是个好人嘞,唉,不管哪个民族的,都有好有坏嘞。”

老人重重叹息。

以至幅度太大,下巴都磕在了彭凉的肩膀上。

好在狄映及时伸手给垫着,没有磕得太重。

老人见状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张枯树皮般、还带满褐色斑点的老脸上,笑出了一丝丝红晕。

他抚着身下后生的肩膀,一个劲儿地道歉。

彭凉安慰老人:“大爷,我壮实,您随便磕,不疼的。”

“你们都是好人哪,好好的后生哪。”

老人感慨着,再次提醒道:“我瞧着你们也是外乡来的,赶紧走吧,去别地儿好好地活着去吧。”

“不急,我们先把您送回家。”

狄映错开了话题。

七、八里地并不太远,说话间,聚群而居的柳家寨,在群山梯田间已经遥遥可见。

老人就指着那边,高兴地道:“到了、就快到了。老头子我有点儿重了,辛苦你们了。我还喂了两头羊,回头你们带走一只。”

“我背不动羊,只能背得动您。”

彭凉顺嘴接了句。

给老人家逗笑了。

不过,笑容刚现、就僵在了脸上。

右前方不远处,层层梯田间,正有两伙儿人、站在田梗上吵架。

手里都抄着锄头、铁锹等物,已经吵得脸红脖子粗、眼看就要打起来的样子。

老人抬指、指着那边道:“小后生,麻烦你背大爷我过去一下。我得去劝劝,不能打、不能让他们打啊。”

彭凉闻声便加快了脚步。

狄映则是用跑的。

顺着田梗跑跑跳跳,到了近前,就见为首两人都推搡开了。

老人用尽气力喊了声:“柳全、索胡浪,你们住手!”

中年的柳全和索胡浪、听到老人的声音,都往后退了一步。

柳全看到被人背着的老人,赶紧问道:“老叔,您这是怎么了?咋还让人给背着了?”

老人瞪他一眼,一边示意小后生将自己给放下,一边再问向索胡浪道:“索胡浪,今儿这事又是你挑起来的对不对?”

索胡浪哪能认这话?

抓着满脸的大胡子就道:“老柳叔,您来评评理。这山头左边的田是你们回族柳家寨的、右边的是我们土族索胡堡的,对吧?

山涧本来在中间,哪边用、把哪边渠的口子给打开。

可您来看看,今日本该是我们右边用水的,你们却偏偏上手给堵了,还让人守在这儿,这还让我们种地不?还讲不讲道理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