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天凤界第三篇所遇皆然第六章登台授剑

三日后,宣义门大校场高台之上,沈白望着台下一众少年,不禁想到了三年前自己初入宣义门时,从台下看向台上时的情形。三年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似苍海桑田,又似白驹过隙。不知为何,只在转瞬间,沈白又想到了那个随同那位中年大叔将自己与潼林换下的瘦弱少年,一时间神情不觉有些恍惚,竟不知两者谁更幸运亦或不幸。

“下面请总教习为大家折解剑式。”此刻,狄姓老者一番介绍后,转头看向沈白。

“无需多想,你只要将剑招演练出来,分式要点详以说明,记得慢些就可。”见听到上场的沈白神色木讷,一旁的宋眉急忙提醒道。

在潼林点破飞云寨内宋眉亦有可能是在利用他与韩同的这么多时日里,沈白不至一次地推演过当晚的情形,且将自己化身宋眉的处境反复想着,自己若是宋眉会怎样做。

结果是于情,若强论关系他、韩同与宋眉非亲非故,只不过是堂主与属下的相称,可谓毫无交情可言。于理,为大局着想,利用两个连院墙都翻不上去的拖油瓶,自是最佳的选择。如此想多了,沈白也就慢慢解开了心结,心中也不再有了那么多对宋眉的怨恨。

听得宋眉的提示,沈白轻“嗯”了一声,提剑上前,也不多话。随之将早以想好的万象剑决中的一招“独龙刺虚”分式折解开来,将每一剑式的步法,身形与剑式走势相结合时的种种巧妙入微变化一一演练说明。

随着沈白的讲解,台下五百余少年也都纷纷抽出佩剑,跟着沈白的步伐,身形变化依葫芦画瓢般的运剑、转身、移步,认真地理解着沈白所授的这一剑招中的每一式的种种变化。而在台上,陈正、宋眉等几位各堂堂主也没闲着,一边看着沈白的演练,一边不由在心中暗自品味着沈白这一剑式的种种妙处。而心痒难奈的董昭更是直接抽出长剑,在台上便开始反复比划起来,试着将沈白剑式中不解之处的种种变化融汇贯通。

为了能够不负自己总教习之名,不负李季远的知遇之恩,对于今日折解那一式剑招的选择沈白可谓煞费苦心,按其最初所定,今日所教习招式本应是“行游剑”三式中的第一招“流光剑影”。但在昨晚听潼林为其讲的一个故事后,立刻让沈白改变了主意。

潼林所讲,不过是一个看似平常的“猫教老虎”的故事。一只老虎向一只老猫学艺,待艺成后,老虎转头便要咬死老猫。老猫见势不妙,噌的一下便窜上了身旁的大树。

老虎抬头看着树上的老猫,心有怨气地道:“师傅您不是说将所有本事都教给我了吗?”

老猫闻言一阵冷笑道:“如果我将爬树的本事也教给了你,那我现在还有命在吗?”

依潼林所说,这叫“教会徏弟,饿死师傅。”也叫“压箱底的功夫,不得轻传。为防万一,做事总要备有后手才好。”

说来也怪,对于别人的话,沈白也许会不听,但不知为什么,对于少言寡语,看似埻厚老实的潼林,他这位大哥的话,沈白多都是十分的上心。为此沈白这才刻意将自己认定的今日教习的“流光剑影”改为了这招其尚且纯熟的“独龙刺虚”。

接下来,沈白又将“独龙刺虚”中几处变化复杂处再次详细演练讲解一便。于时未之时,他则再次以较慢的速度将此剑招通篇运转了一遍。

一番教习下来,看着台下五百余人相对木讷的神色,沈白收剑的同时亦不禁心下一沉。很显然,这些宣义门少年弟子半不太认可自己的剑式讲解。

“难道是自己为他们演练的这招剑式太过简单了不成?他们不会对自己这位总教习小瞧了去吧?从而会认为自己这个总教习也不过如此而已?”

怀着忐忑的心情沈白长剑入鞘。正欲转身间,只听得“啪”的一声传来,沈白只觉左肩一沉。转头看去,只见一个厚大的巴掌拍在了自己左肩之上。

“好小子,你这招’独龙刺虚’耍的妙呀!”随即,董昭粗大的嗓门声从沈白头上传来。

“惭愧,惭愧!”沈白闻言,因不知其所说是真是假,不由老脸一红道。

见状,台上的李季远、狄姓老者、宋眉、陈正等人都不禁相视一笑,对于董昭这位武痴的行为,他们倒是完全没有意外。

台上众人的表情,落在沈白眼中,不由得让他心下顿安。暗道:“还好今日没有出糗。”

“按今日安排,午后沈总教习当为我持剑堂堂授。现堂中早已备好了午宴,还请门主、沈总教习与各位赏老董一个薄面,如何?”这时,董昭将沈白向身前一拢,大嗓门再度响起。

“今日借着沈教习的光,能吃上董堂主的一顿饭,这个机会自是不能借过的,诸位以为呢?”李季远闻言哈哈一笑道,可以听出此刻他的心情当是十分的不错。

有了李季远发话,台上众人自是附和不断,散了台下弟子,前后向持剑堂堂口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