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121 二合一

赵康站在会议室里, 视线在一张张“按部就班”的脸上掠过,想到一刻钟之前,他也是其中一员, 耳根倏然发烫。他喝一口凉茶压下臊意,清了清嗓子说:“老伙计们,只要其他厂寻求改革的消息传到咱们厂里, 厂里立刻响起咱们厂不需要改革的声音,声音大如春雷。”

在座的人脸上皆露出骄傲的神色,赵康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半晌,他抬眼, 目光沉重,声音陡然上扬:“今天, 乃至以后, 我一定会把这句话时常挂在嘴边, 落后就要挨打。”他深呼吸一口气,声音缓慢洪亮说, “同志们, 其他厂子都在寻求改革,都在发展, 咱们厂子却原地踏步, 到最后可不就落后了嘛,到时候肯定被其他厂子吃的骨头渣都不剩, 所以我决定红星轧钢厂必须改革,必须向前迈出一步。”

在赵康慷慨激昂说改革,说建立分厂的时候,林北回到了稻花村。

家家户户院门紧闭, 林北一路骑行,路过他大伯家,他大伯家院子里有三棵柿子树,树叶落光了,枝头挂着几个橙红的柿子。

林北整个人恍惚了一下,似乎听到了知了的叫声,院墙里面传出奶奶站在树下指挥林玉章哥几个摘柿子的声音,哥几个嗷嗷叫他们被毛辣子扎了的声音……每年水稻抽穗,大伯家的柿子树树上只剩下树叶,奶奶睡的屋里放了两个大坛子,里面盛满了硬硬的、脆脆的柿子,里面的柿子脱了涩,据说奶奶揽的柿子十分脆甜。

比朝阳还要艳丽三分的柿子倒映在一双黑黢黢的眼里,这双眼睛漾起淡淡的涟漪,扭头容纳大路两侧的房屋,出了村子,眼里装了村尾的大白杨树,水沟边迎风起舞的茅草花,坐落在池塘边的瓦房,散落在田野里忙碌的人们。

林志炳远远的瞧见前面的身影有些眼熟,他弓腰哼哧哼哧蹬车,超过了前面的自行车,回头一看,呦呵,这不是他家狗日的嘛。

他刚要说什么,听到了他家小水牛的叫声,哪里顾得上跟他家狗日的说话,风风火火骑车到家,停好自行车,拿下装了液体香油渣的桶,往刷锅水里舀香油渣,又舀麦麸,双手握紧棍子在桶里卖力搅合。

林北来到瓦房前,正巧目睹小水牛呼噜噜吃饭,他爹乐呵呵拿刷子给小水牛刷毛。

他放下自行车支架,从牛棚前经过,意外瞥见他爹脸上出现一道抓痕,林北挑了挑眉,啥也没问走过去,他来到地里,放眼望去几乎每家都是男人拿铁锨挖生姜,女人放倒凳子,坐到凳子上抖掉生姜上的泥土,用剪刀在生姜茎秆两厘米处剪断茎秆,她们不用站起来,拖着凳子向前移动。

林北穿过一块块地,来到他家地头,一抹刺眼的黄色闯进他眼里,戴着小黄帽的“小伙子”蹶着屁股蹲在地里抠生姜上的泥,头上包着毛巾的老大娘卖力挖生姜,戴着草帽的女人拖着凳子前进,抖生姜上的泥,利落地剪断生姜茎秆。

林北跳到地里,阔步走过去,从他娘手中接过铁锨挖生姜,刚开始不熟练,挖了几下就熟练了。

徐红英直起腰板,捶打自己的老腰,看着快挖到地头的生姜地乐呵呵说:“你家的生姜中午就能挖完,下午能挖我地里的生姜。”

林北说着话,也没耽搁挖生姜:“娘,你和我爹种了几亩地生姜?”

说起林志炳那个老东西,徐红英恨恨的呸一声,林北从这声唾弃声里听出了他娘吃他爹肉、喝他爹血都不解恨的意思。

林北看余好好,草帽檐挡住了余好好的视线,导致余好好没有接收到林北的眼神,林北扭头朝小家伙吹口哨,林聪抱着生姜仰头,眯着眼睛龇牙傻乐。

“傻儿子。”林北小声嘀咕,见实在没人给他解答,他只好埋头干活。

林北挖了一趟生姜,就被他娘赶去挑生姜,林北把生姜拾进竹筐里,用扁担挑起两个竹筐上的绳子,挑着竹筐回到瓦房前,把车篮子里的老红糖拿起来放进厢房,又把竹筐绑到自行车车后座两侧,一只手拿扁担,另一只手握住车把,骑车前往地窖。

上次林北走后,林志昆带房小利、杨淮看了数个地方,房小利、杨淮指了不少地方可以挖成地窖,林志昆带领村民们把这些地方都挖成地窖,林志昆还把这些地窖编了编号,家家户户领了编号,都知道自家生姜储藏在哪个地窖,林北还是听他娘说,才知道自家的生姜储存在六号地窖,根据他娘的指示,林北来到了六号地窖。

林北卸下竹筐,林南的脑袋恰好露到地面上喘气,看到林北,他鬼头鬼脑查看四周,小声呼喊:“小北。”

林北寻着声音扭头,就看到地面上只有一颗他一哥的脑袋,他挑着两筐生姜到地窖口,放下竹筐,一边捡起地上的麻绳系竹筐,一边喊旁边的人帮忙:“一哥,你到下面做接应。”

林南叽哩哇啦哀嚎:“你一哥回家被你一嫂当畜牲使,还要受咱爹气,好不容易躲到地窖里偷闲,还要给你干活,咱命苦哇。”

他嘴上嚎自己命苦,手脚却十分麻利顺着梯子往下走,跳下梯子,朝洞口挥手。

林北和一个汉子把竹筐放到洞口,抓住麻绳,慢慢放麻绳,竹筐晃晃悠悠落地,林南解开绳索,把竹筐搬进地窖深处,将生姜一块块放入小叔给林北家划分的区域里,林南拿着空竹筐走到洞口,就看到林北和几个汉子蹲在他头顶上聊天,他脚前是满满一筐生姜,林南磨了磨牙解开绳索,将绳子系在空竹筐上,搬着盛满生姜的竹筐又走进地窖深处。

林北把空竹筐拉上来,带着竹筐和扁担骑车离开,他骑车绕到池塘,到屋里拿了两个空竹筐到地里,他往三个空竹筐里拾生姜,骑车载两竹筐生姜到地窖,和人一起把竹筐放进地窖,拿走一个空竹筐。

林南站在地窖口仰头,视线穿过小小的洞口,看到巴掌大的天空,流下了懊悔的眼泪。他边帮林北干活,边暗自下定决心,他给自己家干活再也不偷奸耍滑了,如果他做不到,不用明玉下手,他自个儿扇自个儿大嘴巴子。

林北再次来到地窖口,车后座两侧绑着两筐生姜,车后座上绑着一麻袋生姜,一八大杠上绑了两麻袋生姜,他喊人和他一起把生姜放进地窖里。

林南:“……”

通过哥俩努力,不到中午,林北家地里的生姜全部进入地窖,林北和林南掉换了一下,林北下地窖,林南爬出地窖,站到地面上,稀罕地环顾广阔的天空,屁颠屁颠骑车到自家地里运生姜。

林南在地头往竹筐里拾生姜,魏明玉和娘家父母、两个孩子在最前面挖生姜,她想跑过去,一只手薅林南头发,另一只手给他几爪子,却考虑到一来一回耽误工夫,决定暂时饶了林南,林南没注意到魏明玉眼里喷火,他给魏明玉一个大大的笑容,把竹筐和麻袋绑到自行车上,骑车吹高昂响亮的口哨离开。

林南珍惜跑到地面上蹦跶的机会,哪里还能想起来他之前和一群出去干活的人藏到干涸的河底抱怨他们在外边生活辛苦,一拿到血汗钱,他们立马回家见媳妇,他们为此放弃了逛大城市的计划,媳妇倒好,收缴了他们的存折和现金,来来回回检查包袱里的衣服、棉被、鞋,在大裤衩里发现一卷钱,在棉花里找到两卷钱,从破洞鞋里掏出两张大团圆,媳妇脸当时难看的能吓死个鬼,当天就不拿他们当人,他们偷偷凑到一起合计了一下,决定干活磨洋工,只要机会合适,躲懒都不带犹豫的。

林南骑车从赵小曲身边经过,赵小曲的视线落在溢出竹筐的生姜上,鼓鼓囊囊的麻袋上,他颠了颠肩上的扁担,扁担都没被压弯,哦,扁担下端的两个竹筐里只装了半框生姜。

赵小曲用舌尖抵了抵嘴里的草根,抓住扁担下端的两根绳子,呼呼小跑追林南。

林舟和赵小曲同属第一小队,是工程队的老成员,手底下都有小工,为了成为第一小队最优秀的师父,让徒弟们以师父为荣,他俩建房明里暗里比试,连吃饭也要比,看报纸也要比,这会儿林舟站在地里,赵小曲像一阵风一样从前面的路上飞奔过去,林舟一改懒劲,麻利的往竹筐里装生姜,拿扁担挑起竹筐跑到大路上追赵小曲。

林玉章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抓紧扁担两端的绳子,小跑追林舟和赵小曲。

赵一棍跟着林玉章做饭,看到林玉章在路上狂奔,他麻利地担起竹筐追林玉章。

一群人从林东面前跑过去,林东:“……”

感情只有他把那天大家伙商量好的对策当成一回事。

“老子磨洋工,你们背着老子努力。”林东暴吼,“这次是老子犯傻,下回老子再把你们说的话当真,老子就喊你们爹!!!”

林东的声音传了老远,远到林北待在地窖里,居然模糊听到了林东的声音。

模糊的声音被风吹散,被林北误以为他听错了。

林南倒是听清楚林东在怒吼什么,他抬头对着天空嗷嗷叫一嗓子,回应林东,快活地骑车,到了地窖口,他把生姜放入地窖里,开开心心骑车回地里装生姜。

林南觉得他此刻是田野上空的麻雀,自由自在在田野上翱翔。

一筐一筐生姜、一麻袋一麻袋生姜被林南从洞口放入地窖里,林北站到洞口,终于直起腰,仰头看洞口,突然明白了林南重新回到地面上亢奋的心情。

他活动了一下四肢,把竹筐和麻袋搬到地窖深处,把生姜铺到地上。

林南家的生姜全被收进地窖里,林北站在洞口看不到太阳,他爬出地窖,站在地面上深呼吸一口气,抬头看天上的太阳,推测现在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兄弟俩结伴往家里走,林北踢了踢腿,活动几下膝关节,望着林南推车的背影,快走两步追上林南,问了他最想问的话:“一哥,爹和娘是不是在闹别扭?”

提到他爹,林南有一肚子话要说:“我和东子回村,爹找我们哥俩打听我们哥俩赚了多少钱,他估摸出我们哥俩赚的没他多,他把自己当成土财主,对我们哥俩吆五喝六。”

林南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说偏了,他马上回答林北问的问题,先是肯定老两口闹别扭,再强调都是他们爹的错,然后从头开始说起:“那什么,咱爹真是一个人才,村里那么多人,他居然挑中了刘寿利和赵大宝,打算从中挑选一个人给他干活,刘寿利、赵大宝为了巴结咱爹,一个比一个积极提出帮咱爹挖生姜,娘和弟妹在你家地里挖生姜,有人路过地头跟娘说刘寿利和赵大宝在生姜地里打起来了,娘放下手里的活慌慌张张跑到地里,看到地里的生姜没有一个完整的,她气坏了,隔壁地里的大娘凑过来跟娘说赵娣和她弟媳偷地里的生姜,娘问大娘咱爹呢,大娘说爹把刘寿利、赵大宝带到地里,给两人训话,让两人好好表现,掉头回家了。”林南幸灾乐祸道,“娘跑回家,看到咱爹在家里睡觉,对咱爹又抓又挠,有人喊我和东子,我和东子跑过来,正好看到娘抱着竹扫帚往咱爹身上招呼,咱爹抱着头往牛棚里钻,娘怕打伤了小水牛,丢下扫帚跑进牛棚薅咱爹的头发把咱爹薅出来。”

“咱爹卖甲鱼赚了钱,把自己当成一个人物,这回他被娘打的抱头乱窜,他觉得自己没有了面子,想找回面子,跑到地里把刘寿利、赵大宝痛骂一顿,让他俩滚蛋,又放狠话如果两家不把贪他老人家的生姜还回来,他就去派出所报案,两人把贪的生姜还了回来,说他们媳妇不懂事,他们这就回去教训媳妇,咱们都在地里干活,不知道咋回事,刘寿利、赵大宝在家里又打起来了,据说赵大宝吃了亏,赵娣心疼她弟,瞒着刘寿利塞钱给她弟,让她弟自个儿到镇上下馆子,吃一顿好的,这事被刘寿利娘知道了,刘寿利娘在院子里骂赵娣,被刘寿利听到了,刘寿利把赵娣打出家门,不让赵娣进门,赵娣回娘家向弟弟求助,赵大宝媳妇从赵大宝嘴里知道赵娣怂恿赵大宝吃独食,不让赵娣进门,拉着赵大宝钻进屋里,不让赵大宝管赵娣。”

林南嘀咕一句赵娣脑子不好使,随后喜滋滋说:“在咱家,你一嫂手里有一分钱,这一分钱肯定使在我身上,超学、爱学都得靠后。”

林南心里突然发虚,明玉掏心掏肺对他,他居然藏私房钱,良心绝对被他爹啃了。

他抬头望向远处一伙人,看着他们说说笑笑他就来气,如果他们不在车上谈论怎么藏私房钱,私房钱藏哪里,他哪里想得起来藏私房钱这回事,他完全忘了他贡献了十来个藏私房钱的好地方。

“然后呢?”林北好奇问。

“大家都知道刘寿利卖假酒,刘寿利哪里有好名声。现在是这种情况,就算有好名声的小伙子都不一定能娶到媳妇,更何况刘寿利没有好名声,他娘心里清楚,偷偷把赵娣放进家里,孬好刘寿利还有一个媳妇。”林南激动拍大腿,“赵大宝看到赵娣进了刘家大门,跑到刘家闹事,嘴里嚷嚷着给他姐撑腰,好像他闹赢了,咱爹就请他干活。反正他们两家天天唱大戏,热闹的不得了,大伙儿没事就会跑到两家门口看戏。”

“真热闹。”林北感慨道。

林南撞了撞林北的肩膀:“刘寿利以前看着还好,自从他卖了假酒出事跑路,在犄角旮旯里藏了起来,这回他回村,做事越来越不讲究,也越来越没脸没皮,你心里要有个数,别他在爹那里碰了一鼻子灰,掉过头找上了你,要跟你出门干活,你心千万别软,别答应他。”

“我心里有数。”林北笑着说。

“你心里有数就成。”他出溜一下骑自行车跑远,回头喊,“借我骑骑。”

林北挥挥手。

走到岔路口,林北转身朝池塘走去,靠近瓦房,听到他娘把他爹当孙子训,林北下意识摸了摸鼻子,好像是他给五叔出的主意,五叔应该告诉了他爹,他爹来执行这件事,刘寿利、赵大宝是反目成仇了,但他爹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林北露头,他娘挎着一个篮子,拎着暖瓶顺着田埂走远,余好好牵着聪聪紧跟其后。

林北溜进灶房,掀开笼布,从筐里摸出一个馒头,咬了一口,是甜的,林北低头看馒头,原来是红糖做的馒头。

“爹,娘这回做的红糖馒头真甜。”林北走到门外喊。

“你爹我做的红糖馒头。”林志炳蹲在墙根下没好气说,“你娘数落了你爹一个中午,说你爹有钱烧的,还说你爹糟蹋红糖。”

林北:“……”他真没听清楚他娘因为这事训他爹。

他解决完一个馒头,回屋又拿了一个馒头,靠在门框上扭头看他爹,想了想说:“爹,你仔细想想,我们哥仨小时候爷奶给你们六兄弟分家,咱家自己生火做饭,你吃娘做的饭,你也没少说娘这道菜做的不对胃口,那个馒头做的没有奶做的好吃,娘说啥了?”

“你娘收了你爹的碗筷,撵你爹滚出门,到你大伯家跟你奶一起过。”林志炳没好气说。

“你再仔细想想。”林北回屋给自己倒开水喝。

林志炳还真认真想了想:“你娘把你们哥几个赶出门,偷偷给你爹冲一杯鸡蛋茶,后来你娘做的饭越来越对你爹的胃口。”

“娘迁就了你一辈子。”林北的声音从灶房里传出来。

狗日子不说,他还真没有注意到这点。他刚反应过来女人历来就该迁就男人,狗日的的声音又传到耳边:“你是一个大男人,一个咱们这一片最厉害的甲鱼养殖户,你就不能大气一点,也迁就一下娘,既然娘说你红糖馒头做甜了,你大气一点,多做几次红糖馒头,争取做出娘满意的红糖馒头。”

林北不纠结这件事,跟他爹闲聊道:“爹,据说厉害的人物,他跟大伙儿不一样,我年纪小,有些事不太了解,你跟我说说出现过的厉害人物跟咱们有啥不一样?”

“不一样?”林志炳摸着胡茬想,这不就是厉害人物的想法和大家伙反着来。这么说来如今他也是一个厉害人物,所思所想一定和大家反着来,即使他和大家伙想的一样,他肯定不会承认,因为他把自己归到厉害人物一列。

“爹?”林北喊。

“你去帮你娘干活,爹还有事,没工夫和你瞎叨叨。”林志炳钻进灶房,把林北往外撵。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