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钟家毒粮

京都街头,钟家粮铺。

清晨,钟家粮铺的伙计照常开门营业,将不同品质的粮食分装摆在台面上,再一一对应放上标好了价格的木牌。

“东来,去把库房里的陈粮拿出来,记得仔细检查,发霉的可不能卖。”

掌柜吩咐着伙计,千叮咛万嘱咐。

“东家说了,去年的陈粮一律一折售卖,既不浪费,也能让清贫的人家吃得上饭。”

陈粮一般粮铺也都会便宜出售,但去年的陈粮保存得当,口味品质根本不会下降太多。

大都粮铺往往将去年的陈粮和新粮混合售卖,良心些的也不过略降几文钱。

像钟家粮铺这般,直接一折售卖,几乎和接济贫苦百姓无异。

就连家中种地的农民,得知有一折的粮食售卖,都愿意花钱买上一些,算下来,比吃自己种的粮食还要划算。

伙计东来听了掌柜的吩咐,依言行事,将价格写在木牌上,将库房里的陈粮搬了出来。

很快,钟家粮铺售卖一折陈粮的消息不胫而走,家境贫寒的百姓赶来买陈粮的甚至在店外排起了长队。

掌柜的见状,又让伙计在陈粮的袋子旁多添了一句标语,每人每日限购两斤,以免那些贪小便宜的,以低价大肆购入,再进行倒卖。

伙计东来忙着给客人装粮食,一整日几乎都没有休息的时候。

一个穿着满身补丁衣裳的老婆婆拿着一个同样打了补丁的布袋子,默默地加入排队。

很快便排到了她,老婆婆颤颤巍巍地将手中的布袋子递给东来,在布袋子的遮掩下,伸出手指,在东来的手上轻点了三下。

东来手上动作微顿,和那老婆婆对视一眼,会意地给她装了两斤粮食。

“老人家,这是您的粮食,拿好了。”

老婆婆佝偻着身躯将粮食接过来时,袋子的补丁忽然崩开,粮食一下子洒落在了地上。

“对不住,对不住......”

排队的人本来嫌弃老婆婆耽误了其他人买粮,可见她一大把年纪,蹲在地上用手去抓粮食的模样,又有些于心不忍,有几人甚至站出来帮她拾捡地上的粮食。

掌柜的也注意到了这里的慌乱,随手拿了一个店里的空袋子,递给了那老婆婆。

“老人家,您用这个袋子装吧。”

老婆婆有些手足无措,畏畏缩缩地不敢去接,“我只带了买粮食的钱,没有买袋子的钱了......”

“袋子不要钱,送您。”掌柜直接将袋子塞给了老婆婆,示意伙计东来帮着她将粮食装好。

买粮的百姓见状,纷纷夸赞起了钟家粮铺的仁义。

“都说无奸不商,但钟家的每一家铺子,都绝对是仁义之商!”

“难怪陛下会赐钟家皇商的名号,只有这样的商户才配得上给皇家采办!”

......

一时间,夸赞声不绝于耳,掌柜的是钟家家仆,闻言笑着向客人道。

“钟家所有商铺,都仰仗大家的支持生意才会兴隆,我们东家说了,取之于民,便要用之于民,这才是真正的为商之道。”

拿着印了钟家商行印记的布袋的老婆婆,又道了一次谢,才慢慢转身离开。

她抱着装着粮食的布袋,行色匆匆,似乎着急回家,没注意前路站着一个人,和她撞了个满怀。

“老人家,您没事吧?”容晚玉被撞了一下,只是晃了晃便稳住了身形,反倒是那老婆婆跌坐在了地上。

容晚玉弯腰伸手去扶那老人,不着痕迹地轻叩住了她的脉搏,一触即分。

“没事,没事。”老婆婆第一反应是去护住自己的粮食袋子,摆了摆手,便急匆匆地离开了此地。

容晚玉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又看向钟家热闹的粮铺,喃喃一声。

“局成,便等风来吧。”

钟家粮铺售卖陈粮的次日,京兆尹忽然派了官差,直奔钟家粮铺捉人。

掌柜的看见带刀的官差直接闯入自家粮铺,忙上前作揖。

“官爷,各位官爷,我们这里可是钟家的粮铺,诸位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官差显然有备而来,拿出一张抓捕文书怼到掌柜面前晃了晃。

“抓的就是你们粮铺的人。有人报案,说你们粮铺售卖发霉的毒粮,吃死了人,跟我们走一趟衙门吧。”

“这不可能,我们钟家卖的粮食都是仔细检查过的,不可能有发霉的粮食!”掌柜的大惊失色,一口否定了官差的话。

官差有些不耐烦,“可不可能,上了公堂就清楚了,别废话,不然以扰乱衙门办案,先送你二十大板!”

掌柜的无奈,只能跟着官差离开。

几名负责搜查的官差,则直接闯入了粮铺在后院的库房,正好撞见了想要从后门厉害的伙计东来。

“什么人,鬼鬼祟祟的!”

东来后背一僵,转过身来将双手高举,“我是粮铺的伙计,不是坏人......”

“哪有坏人说自己是坏人的?跟我们走一趟吧。”官差嗤笑一声,上前抓住东来的肩膀,将人一起带去了衙门。

不过一日的功夫,钟家粮铺的名声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昨日京都百姓还口口相传,称赞钟家粮铺仁义,便宜出售陈粮造福百姓。

今日钟家粮铺售卖毒粮,致人死亡的消息便不胫而走,近日来买了钟家粮食的百姓不敢再吃一口,纷纷提着粮食到钟家还开着的商铺要求退货退银子。

“听说死的是个老婆婆,尸体还摆在公堂上呢!”

“造孽哦,我就说无奸不商,好端端的粮食卖那么便宜,果然有鬼!”

“是钟家的粮铺吧?东家就是钟家如今当家的永宁侯,听闻陛下还想再重用永宁侯,派他去西边打仗呢。”

“草菅人命的奸商,怎么能让这种人去带兵打仗?”

......

苏贡安在街头上走了一圈,将如今京都内百姓对钟家的看法一一报给了太子。

“殿下放心,京兆尹那边已经通过气了,很快就会让钟家的粮铺定罪关门。”

太子愁眉不展多日,听到这个消息,终于舒展了眉头,伸手拍了拍苏贡安的肩膀。

“做的不错,孤倒要看看,永宁侯要凭什么接手西境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