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更热闹

萧舟问了问大家这些年的情况,便和燕宁在府内走一走。

萧舟道:“当年就想着这里会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到时候我要带你走遍府内的每一个角落。”

萧舟少年时就喜欢燕宁公主,就想着娶了燕宁公主好好待她。

只是没想到,发生了一些事,让他和燕宁隐姓埋名的在杏花村生活。

一直到现在,他才带着燕宁在府内转一转。

因为有皇上安排的人,府内被收拾的很好。

而且三三两两的小厮丫鬟在忙碌着,府内看着都不冷清。

也让萧舟和燕宁的心情会好一些。

燕宁道:“其实我也好奇你从小生活的地方到底是什么样子,好奇府中是什么样子。”

如今她和萧舟在府内走一走,看着府内的景色,都能细细感受他从小生活的地方。

萧舟握着燕宁的手道:“有你在身边,我也敢回府内。”

否则,他自己也不敢回来,也是怕看到这些熟悉的地方,会触景生情,会想到萧府的那些亲人。

好在他现在身边有燕宁。

燕宁道:“放心,你要是想在府中住我们就在府中住,回头将少辰少景他们都叫回来,轩轩睿睿大一大,府内会更热闹。”

“给他们将院落房间都收拾出来。”

“如今我们在京城也有庄子,正好可以在庄子上建粉丝作坊,少辰现在是世子了,他依然可以在京城这里开面馆。”

要燕宁来说,京城变化也不大,一些老的门店都还在。

而且京城的面什么口味,她也都吃过。

她还是觉得叶氏面馆的面条好吃。

主要是种类多。

面条口味都不一样。

就算是开在京城,生意应该会不错。

既然来到了京城,燕宁也想做点什么。

她想到了女儿在柳河村建立的商业街,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村子里的店面开了也没有人去买东西,大家都会在镇上买东西。

但谁能想到如今村子里的商业街那么繁华。

外地的商人来了都会去那边专门买吃的。

就连燕宁和萧舟他们也去过几次,吃过那里的东西都觉得很好。

本来燕宁也没多想。

但来到了京城,她看着京城都没什么变化的样子,突然间就想做点什么。

燕宁道:“我记得女儿跟我说过关于经济规划方面的想法,还有什么配套设施,商业街美食街,旅游等等……”

沈月瑶有些想法也会跟爹娘说。

燕宁本就很聪明,只不过以前不会去想着开店做生意。

但既然身份恢复了,来到了京城,按照公主规制,她也有庄子有店面,她自然想做点什么。

燕宁这样一说,萧舟就明白什么,“你想在京城这边规划商业区?”

经常听沈月瑶说什么商业区的规划,萧舟和燕宁也都明白是什么。

燕宁点头道:“你想啊,内城外城其实都规划满了,瑶娘的庄子在城外,因为奶茶店和烧烤店客栈生意不错,所以很多人都会坐马车去庄子那边游玩,那边也挺热闹。”

“但你想啊,很多外地来京城的人,无论是谁,天黑了关城门后,会在城外歇息。

有时候都是风餐露宿一晚,第二天才会进城内。”

“虽然城内热闹,但也有很多规矩束缚着。”

“还有宵禁,你说要是在城外庄子建个商业区,就如同瑶娘说的那种集餐饮住宅休闲娱乐和书院于一体的地方,应该会不错。”

“最主要的就是美食街商场,美食街有各种美食,商场里可以售卖各种衣服鞋子包包珠宝首饰等。”

“外地来的人可以在这里购物旅游,可以做生意。”

萧舟道:“那会不会抢内城的生意?”

燕宁笑着道:“自然不会,你想啊,以前很多客商来京城有时候客栈都没房间了,这样弄的城内太挤着了,而且物价也贵。”

“消费群体不一样,那些外地来京城的读书人普通人,其实还是想找个便宜的地方住……”

“城外咱们有自己的庄子,就算是建起这些来,需要的成本银子也不多。”

“店铺租赁价格便宜一些,卖的东西价格便宜一些,外地来的人在这边做生意,也会觉得合算……”

萧舟问道:“安全问题呢?”

“城外怎么说也不比城内安全。”

燕宁笑着道:“京城脚下,可比别的州安全多了。”

“再说了,可以雇护卫啊。”

生意开展起来,雇护卫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而且这个想法燕宁还打算跟皇帝商量一下。

京城内城外城都有些挤,确实可以往城外发展一下。

而且以后城外发展的快速了,到时候在外面也可以再修建一道城墙。

瑶娘之前还说过什么水泥,说水泥的作用非常大。

她不太懂,但她就觉得瑶娘能弄出来。

所以这些燕宁不担心。

“而且城外还有很多村落,若是城外发展起来,也能让那些村子的老百姓找到活做,商业区来往的人多了,他们哪怕摆个小摊卖点农产品,都会有人买……”

萧舟越听越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也很支持燕宁。

当然两个人商量了一番后,也跟杏花村的沈少辰送了信去。

总归他现在做了世子,也不能让他什么都不知道。

本来皇上想安排人去杏花村送圣旨来着。

但燕宁和萧舟婉拒了。

他们的身份还不想让杏花村的人知晓。

他们都是普通老百姓,很多消息应该都不会知道。

以后他们回村子里看一看,大家还能将他们当普通人对待,能正常说说话。

就这样,燕宁给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写了信。

絮絮叨叨说了很多。

……

河州

马上快过年了,知府衙门没什么事,沈月瑶和苏雪衣也闲下来了。

当然书院也放假了,两个人有时候会带着大宝二宝上街逛一逛,买一些年货。

其实哪怕不买东西,他们也喜欢在这个时候逛街。

因为这时候河州的人们都会来逛街置办年货,街道上很多人,小孩子笑着跑着很欢快。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也都在为过年做准备。

就是晚上,码头这边都挂满了灯笼,大家也可以逛夜市。

哪怕天有些冷,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当然为了大家的安全,苏雪衣从卫所那边调动了更多的士兵人手来保护河州的安全。

百姓们也知道街道上巡逻的那些衙役士兵们都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

所以大家也更放心在集市上逛。

大宝二宝手中都拿着风车还有玩具,两个人跑着闹着玩着。

沈月瑶看着这一幕幕繁华热闹的场景,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当然这一天,沈月瑶接到了来自皇宫的消息。

皇上竟然安排人来宣读圣旨。

她竟然被封为郡主。

这让沈月瑶都猝不及防。

拿到圣旨手,她还有些不敢置信。

陆夜尘亲自来送的圣旨,可见皇上对这个很重视。

“皇上还给郡主很多赏赐,只不过先送到了萧府,待郡主回京后就能看到了。”

沈月瑶都愣愣的回不过神来。

她一下子成为了郡主。

“可不都是王爷的女儿才能成为郡主吗?”

陆夜尘解释道:“皇上说了,郡主为大燕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更别说萧侯爷和燕宁公主保护边关立下功劳,封郡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也没有人会质疑。”

如今皇上真正的大权在握,也把很多权力收拢在手中。

他想做一些事,只要呵护规矩,也没有大臣提出异议。

因为皇上有理由堵他们的嘴。

皇上会说,你们要是也能造出便宜的纸张,发明印刷术,能帮着把一个州治好,能研究出高产作物研究出炕这种东西来,也会封他们为郡王郡主。

皇上这样的话一说,所有人都要闭嘴。

让他们绞尽脑汁的想,也想不出这么多东西来。

更别说这一切确实利国利民。

还有大家也怕得罪燕宁公主和萧侯爷。

一个有身份,一个有兵权,没人敢多说什么。

是的,萧侯爷恢复身份后,皇上也给了他本属于萧家的兵符。

他要管理萧家军。

当然这一场边关战争,也让萧舟看出士兵们的不足。

所以他要重新训练一批精锐力量。

这样再有人进攻大燕朝,大燕朝也不怕什么。

其实敌国得知这位萧侯爷还活着,也有些忌惮。

实在是萧舟年少时就有让人闻风丧胆的能力。

……

沈月瑶也不是矫情的人,既然封了郡主,她也就接受郡主的封号了。

当然作为郡主,身上责任也重,大不了就多为大燕朝做一些贡献了。

苏雪衣也很长时间没有跟陆夜尘在一起说说话了。

之前还是在京城的时候。

他们来河州都半年了。

沈月瑶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陆夜尘和苏雪衣把酒言欢。

陆夜尘现在虽然是锦衣卫指挥使,但如今也轻松很多。

因为皇上已经掌握实权了。

不用像以前那样,他要暗中帮皇上解决很多问题。

现在朝臣大多也都是皇上自己提拔选拔的,也都是能做实事的人。

看着大燕朝在皇上的带领下一点点变好,陆夜尘也高兴。

“你不知道,皇上见到燕宁公主和萧侯爷后,当天都兴奋的没睡着,还非叫我过去说话……”

跟在皇上身边这几年,也让陆夜尘越发明白皇上是多好的皇上。.

苏雪衣轻轻笑了,“皇上可能也觉得有燕宁公主和萧侯爷在,大燕朝能更安稳一些。”

陆夜尘点头道:“可不是,燕宁公主在宗室内那也是很有威望的,而且燕宁公主的辈分也在那里,很多人都受过她的恩惠,她能压制住宗室的人。”

“不至于有一些宗室跳出来对皇上的一些决定不满。”

“更别说萧侯爷的能力,那也是能震慑敌国的将领。”

“本来皇上还在感叹咱们大燕朝的将领少,如今多了萧侯爷,皇上很高兴。”

“皇上其实也想见见沈世子和沈二公子。”

在皇上这里挂名,萧府就是沈少辰沈少景和沈月瑶。

沈少辰是萧府世子,沈少景那就是沈二公子,沈月瑶就是郡主。

至于曾经杏花村的那沈少磊李少硕那根本不算。

苏雪衣明白皇上的想法,“皇上也想培养年轻一代的将领。”

“有得将领也是靠天生的天赋,有的是靠后天学习努力有为将的才能。”

“但萧家体质特殊,天生力气大,萧家枪更是一绝,也只有萧家人才能练出萧家枪来。”

“两位舅兄之前在杏花村生活,皇上其实也期待他们有为将的才能。”

若是旁人可能怕功高盖主,但皇上燕寒熙根本不会。

他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而且他其实也不是很想做皇上,但为了大燕朝的稳定,他不得不坐上那个位置。

他也希望能为大燕朝多培养一些良将人才,更为大燕朝培养肱骨之臣。

苏雪衣懂燕寒熙的想法。

也正因为懂燕寒熙的想法,所以苏雪衣也更愿意效忠他。

效忠这样的皇上。

很难得,大燕朝如今有这样一位皇帝。

苏雪衣和陆夜尘说着话,沈月瑶则带着府内的众人做剪纸。

他们自己动手剪窗花。

沈月瑶就想着过年的时候,将府内装饰的漂亮一些。

……

沈少景和宁绵绵两个人一直忙着开作坊开连锁店。

如今他们的火锅店早已经开起来了,在码头那边生意更是非常不错。

虽然店面很大,但去吃火锅的人多,一如既往的要排队。

不光火锅店生意好,就是两个人买的庄子那边,也建了柿饼作坊。

用柿子做的柿子干柿饼也很受欢迎。

当然做法秘方是沈月瑶教的,所以口味很不错。

一开始没太有人买,还是沈月瑶让人在报纸上帮忙做了宣传。

再请人编了顺口溜,就这样将柿子干、柿子饼、柿子酱推了出去。

不光当地的人喜欢吃,就连外地的商户也会来这里买这些。

沈月瑶帮沈少景和宁绵绵想了个方法,那就是打造河州特色产品。

尤其在码头那边还开了个店,店名就是河州特产。

很多商人们来河州做生意,有些来河州玩的,回家的时候,都会去店里提几盒特产带回去。

所以生意不错,柿子作坊那边也开起来了。

农场也在那边。

本来河州西林镇那边真的非常偏僻贫寒。

但因为那边建了大农场和大的柿子作坊,也带动了那边的发展。

那附近的村民们有活干有工钱领,日子好起来了,年关了也都会去镇上买买东西,也带动了镇上的经济。

她听四哥,奥,不,现在应该说二哥了。

在皇上那里挂了号,以后她就只有两个哥哥,一个是沈少辰,一个是沈少景。

她二哥说最初去的时候,那边道路坑坑洼洼的,那边的镇上很冷清。

但如今镇上的人渐渐多了。

当然如今那边的道路,苏雪衣也让人修整了一番,马车经过也不颠簸了。

不过这还不够,沈月瑶最近在找石灰石粘土。

有了石灰石,就可以活水泥,就可以修水泥路了。

一旦那边的道路修起来,再采取几个措施,就能将河州最西边的经济带动起来。

很多农户们都等着开春的时候发放高产作物种子。

所以到了很晚的时候,沈少景和宁绵绵才回来。

沈月瑶赶忙让人去厨房将温在锅里的饭菜端出来。

“怎么又这么晚才回来,都安排了管事,你们也不用盯着,怪辛苦的。”

沈月瑶都有些心疼沈少景和宁绵绵。

这两个人来了之后就一直忙活着生意的事情。

宁绵绵笑着道:“不辛苦,看着生意那么好,心里高兴。”

“尤其柿子作坊,哪想到现在供不应求,咱们码头那个特产店,现在货源都不太够了,明天让人从庄子作坊那边运一些过来。”

跟沈月瑶待的时间长了,宁绵绵也知道一些专用词汇。

比如供不应求,就是跟着沈月瑶学的。

现在他们说一些特别的词,也都会也都懂。

沈月瑶听着也很高兴道:“看样子生意不错。”

沈少景也洗了洗手过来坐下吃饭道:“马上过年了,很多人往回赶,也都想着给家里人带一些礼物,咱们那店铺名字想的好,河州特产,大家一看就过去买了。”

“而且咱们的东西确实好吃,有散装可以试吃的,还有精品包装,一看那精品包装,大家就放心买。”

这些点子也都是他妹妹帮忙想出来的。

不得不说实在是管用。

尤其那包装那么精美,他一进店也都想买。

还有什么伴手礼太实用了。

明明就是一些柿子饼柿子干柿子酱还有牛肉干等东西,可偏偏就是让人觉得好。

当然他农场就建在柿子作坊旁边。

柿子作坊建的很大,有两个作坊车间,他专门让人用来做牛肉干。

反正食材就是农场的牛肉方便的很。

一开始来河州做生意的时候,他们还担心来着。

如今将火锅店开起来,看着大家都很喜欢吃,他们也就放心了。

他们之所以让他们这么忙,也是因为他们闲下来就容易想睿睿了。

宁绵绵有时候想的半夜眼眶都红。

好在她知道嫂子能帮忙照顾好。

如今爹娘也都去了京城了。

似想到什么,沈少景道:“对了,妹妹,我听说京城来人送圣旨了,你被封为郡主了。”

沈月瑶都一愣,“你怎么知道?”

沈少景开口道:“哎呀,现在火锅店大家吃饭的时候都在讨论呢,说白天京城来人去知府宣读圣旨,说是知府夫人现在都是郡主了,大家讨论的那个热火朝天。”

“不过大家伙挺高兴的,因为对他们来说,知府夫人是郡主,意味着河州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且大家伙现在都爱戴你和妹夫,巴不得你们身份更高一些。”

宁绵绵感慨道:“感觉大家伙的想法很简单,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尊崇爱戴谁。”

“现在你和妹夫在河州那是有口皆碑,大家讨论起你们来,都很感激。”

沈月瑶和苏雪衣可能觉得没做什么,但河州百姓心中她们做了很多。

因为他们,大家可以从外面回河州生活,可以有村子住,有活干有工钱拿。

在如今的河州生活,只要勤勤快快的总能找到活干,还能吃饱肚子。

往年置办年货的时候,普通农户那是什么都不敢买。

可今年大家都舍得买肉了。

沈少景和宁绵绵从火锅店那边过来,一路上都能感受到欢快和热闹。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带着希望的光芒。

沈月瑶道:“河州往后还会繁荣起来,待开春的时候就把高产量作物发放下去。”

沈少景也挺惊讶的道:“妹妹,你给边关娟了一百万旦粮食,现在还有粮食?”

沈月瑶笑着道:“当然有,别忘了我买的那么多庄子,还种植了那么多高产作物,而且这还是两季作物,之前土豆红薯又收了一波,自然还有很多。”

更别说沈月瑶空间升级后,空间土地变多了,她在空间里种植了很多土豆红薯,空间的产量也不是外面田地能比的。

所以她储存了很多土豆红薯。

开春后,将土豆红薯发放一部分,她这里还有很多。

而且她庄子里还会继续种植。

沈少景和宁绵绵听着都很佩服沈月瑶。

沈少景道:“妹妹,现在河州的百姓都知道,是你捐了一百多万旦的粮食给边关,才帮助边关的将士们打了胜仗。”

“之前北戎国在边关发起攻击的时候,百姓们都很害怕,大家很害怕打仗,打了胜仗后,大家都很高兴。”

不说旁人,就是沈少景和宁绵绵都高兴的很。

之前打仗的时候,店里的氛围都有些凝重。

打了胜仗后,大家吃饭都畅快的又说又笑。

沈月瑶都一愣,“大家还真知道啊!”

沈少景道:“那可不,就算是河州的人一开始不知道,旦河州如今来了多少商人,很多都从京城那边过来,有些消息也都带过来,现在大家伙也都知道了。”

宁绵绵补充道:“对啊,现在大家也更相信你这里有高产作物了,都期待开春耕种呢。”

沈月瑶看着沈少景和宁绵绵的神色,试探的道:“那个萧侯爷和燕宁公主,你们知道吗?”

沈少景点头道:“听说了啊,大家去火锅店吃饭,讨论的都是这些,真是没想到他们还活着!”

“我以前听萧侯爷的故事,那真是佩服的很,尤其他那长枪使的特别好。”

沈少景说着都一副佩服的样子。

沈月瑶看着二哥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嘴角抽了抽道:“我记得你也会长枪,爹教给你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