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砰砰加速的心跳声,是天……

从章启慧家出来后, 当天晚上,村长就在章家村大群里发布了最新的会议通知。

要求全体村民,明天早上八点半, 准时到村委大会议室开会。

会议主题?

别问, 问就是九姑婆要带着大伙儿搞产业赚钱啦。

就问你来不来?

笑死!要是村长喊开会,那当然是能请假就请假。

可要是九姑婆喊大家去赚钱,他们就是爬也得爬过去呀。

早上八点半还没到,村委会议室里就坐满了人。

后面来的没位子了,干脆找村委附近的人家借了板凳搬过来, 屋里屋外,那叫一个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坐在上面的村干部们看得直翻白眼。

这也太欺负人了吧?

以前村里喊开会, 提前几天就在群里发通知了,反复要求每家必须派一个人来参加会议, 催四请的,到了正式开会这天,还是会有一些不关心村委工作的,要么干脆忘了, 要么就是说地里要干活走不开,几家派一个代表来听一下。

哼~村委的工作不关心,现在轮到自己家发家致富的大事了, 一个两个跑的比兔子还快!

村干部们心里酸溜溜的,看到九姑婆过来了, 一个个跑的比村民还快呢。

满脸堆笑地把九姑婆让到了主席台就坐。

章启慧客气了两句, 让章家兴坐在了中间,自己坐在他旁边。

章家兴咳嗽两声,示意村民们都安静下来。

关系到自己家能不能发财这种大事, 村民们立刻安静如鸡,竖起耳朵,无数双眼睛都在直勾勾盯着章家兴。

仿佛村长是什么绝世大美女。

这下子,村长也忍不住在心里翻白眼了。

这些眼里只有钱的家伙!平时他开会的时候,这帮人不是在下面抽烟唠嗑打瞌睡,就是织毛衣纳鞋底编竹筐,他说他的,村里人忙自己的,主打的就是一个“人到了心没到”。

要不是答应了九姑婆要做个好村官,村长真想撂挑子不干了,或者干脆和章家义一样,自己承包荒山种紫苏呀,有九姑婆在,种出来的紫苏不愁卖不出去,家里种上几十亩地的紫苏,每年挣个几十万轻轻松松,可比当这个村长挣钱多了。

但是没办法,九姑婆现在就坐在他旁边,再给村长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当场撂挑子呀。

只能捏着鼻子,把章启慧给他的“特色经济作物签约种植合作方案”,翻译成老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在会上宣读了一遍。

简单来说,就是九姑婆她老人家,又又又给大伙儿找到了一个来钱的路子。

从现在开始,大伙儿可以把自家分到的山坡地拿出来,自己单打独斗也好,加入村里的农业合作社也好,愿意跟着九姑婆干的,这几天就能来村委签合同了。

合同签了之后,九姑婆会根据实际参与的种植户和耕地数量,请专业人士测算一下,大概需要采购多少紫苏种子和薄荷苗。

然后以合作社的名义,集中采购,给大伙儿节省买种子的成本。

“那农药和肥料呢?”

“对呀家兴,这两样可是种地的大头开支呀。”

村里人也不傻,他们以前也经常去附近乡镇给一些种植大户打零工,听说这些老板,动不动就承包好几百亩地,喷洒农药都不需要专门请人,直接去租什么“植保无人机”,飞机来回那么几趟,几百亩地的农药就喷好了。

还有各种专用肥料、除草剂之类的,据说都是成吨成吨的往地里拉,想想他们,平时自己家种地,买十几袋化肥都心疼得不得了,也不知道种那个什么“苹果薄荷”还有“食用紫苏”,到底要多少肥料。

章启慧一听他们要用化肥和除草剂,额头的青筋都快蹦出来了。

“大家听我说,刚才家兴念合同的时候,你们可能没听清楚,这些苹果薄荷,还有食用紫苏,采购方对于农残指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简单点说,就是这批农业订单,绝对不能使用传统的除草剂、化工肥料和各种有毒农药。”章启慧把合同里的一条附加条款重新念了一遍。

会议室里立刻炸了锅。

“那咋办?现在种庄稼,不能用杀虫剂,那虫子不得把庄稼给啃光了?”

“还有除草剂,不是我说,九姑婆您打小就是那文曲星下凡,没种过地,您是不知道,地里那些草,锄都锄不完,要是不打除草剂,地里的草,长得比庄稼还快呐。”

“就是!还有磷肥氮肥这些肥料,俗话说得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啊!没有肥料,这庄稼怎么长得起来?”

会议室里吵吵闹闹。

这些村民倒不是故意要和章启慧作对,只是觉得九姑婆从小就没下过地,念书他们是念不过文曲星下凡的九姑婆啦,但是种地,他们可比九姑婆专业多啦。

章启慧额头青筋直跳,忍不住伸手拍了拍桌子。

等到众人都安静下来了,才冷冷地表示——

第一,客户要的就是没打过农药、也不能用化工肥料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只要用了,被检测出来,哪怕你种出来的薄荷跟紫苏,产量再高,叶片形状再好看,公司不收,最后损失的还不是你们自己?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不符合要求的紫苏跟薄荷,采购商不收,拿到市场上,大概率也只能像本地赶集那样,五毛钱一把。但是,只要是符合要求的薄荷跟紫苏鲜叶,对方的收购价,绝对比大伙儿种水稻的利润要高得多。

“九姑婆,您就跟我们说说呗,人家大老板给的收购价,到底多少呀?”

“是啊九姑婆,只要价格合适,别说叫我们自己沤肥了,就是天天去地里锄草,我们也乐意呀~”

这态度还差不多!

吊足了村民们的胃口,章启慧终于把自己定好的收购标准和价格表,缓缓拿了出来——

“不要总觉得一亩地的产量越大,挣的钱就越多!”

“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有钱人追求的,可不只是吃饱肚子,还要吃得健康,吃得高端上档次。”

“为什么我一定要村里成立专门的合作社?因为接下来,我们会根据采购商的收购标准,严格根据标准制定收购价格。”

“你们看,像这种高山特级紫苏鲜叶,叶片大小达到这种标准的,收购价是两毛钱一片。”

“注意哈,我们的收购价格,不是按公斤或者市斤算钱,是按照一片叶子算钱的。”

“也就是说,一包一百片的紫苏叶,收购价就是二十块钱。”

什么?

收购标准是按片给钱的?

那岂不是说,只要他们种出了符合要求的紫苏,今后自家山上长出来的每一片紫苏叶,都值两毛钱?

会议室里,刹那间一片寂静,只能听到乡亲们砰砰加速的心跳声。

怪不得……

怪不得九姑婆不让他们用化肥农药,非要让他们自己沤农家肥,拿锄头去山上锄草。

要是不伺候得精心点,能卖得这么贵吗?

章启慧给他们定的收购标准主要有四档。

最贵的当然是特级鲜叶,两毛钱一片。

次一等的一级鲜叶,一毛五一片。

再次一等的“山下大田鲜叶”,八分钱一片。

最后就是不论大小的“统货鲜叶”,根据品相,一斤的价格从元到五元不等,这个主要是看紫苏叶的品相和新鲜度。

不过,村民们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看来最不值钱的“统货鲜叶”,其实才是九姑婆最赚钱的部分。

一个是因为这种“统货”产量大,基本上,一亩地的紫苏苗,摘下最值钱的特级、二等鲜叶之后,剩下的全部都可以撸下来,当成统货卖给合作社。

反正紫苏就是这样,新鲜叶片不摘下来,没几天就老得不能吃了。

而且这玩意儿是越撸越多,分枝力强,生长期要不断打杈,同时要及时把已经长大的鲜叶摘掉,辅以追肥,后面的叶片才能越长越多。

以前村里人自家种的紫苏苗,不会这么精心打理,都是要做菜了才想到去摘一把,结果就是紫苏没有打杈,越长越高,紫苏叶子也越来越小,最后顶端长出花序,开始结籽,这棵紫苏苗能吃的鲜叶就不多了。

话扯远了,村里人以为一亩地的紫苏苗,最值钱的是一片叶子两毛钱的特级鲜叶,压根就不知道,他们随手撸下来的那些次品鲜叶,块钱、五块钱一斤的,被合作社大批量收购回去。

到了章启慧手里,她转手卖给系统,按照现在的金价,换算成华夏币的话,大概是二百多块钱一斤……坑爹的系统,根本就不识货!

那些鲜嫩水灵的特级鲜叶,在系统专属的检测程序里,居然还不如最廉价的次品鲜叶更值钱!

按照系统的定价标准,每收购一斤统货鲜叶,去掉物流和打包之类的成本,九姑婆大概能赚四十块钱的纯利润。

要不是还需要弄一些特级、一级鲜叶打掩护,章启慧真恨不得让种植户们,把每一茬紫苏鲜叶,无论大小,全部撸下来,当成统货卖给她。

毕竟这玩意儿卖给系统,可比那些按片算钱的特级鲜叶还赚钱呀,虽然单价没有特级鲜叶高,但架不住量大呀。

一亩地的紫苏,按照那位指导老师的估算,如果用的是他们的“陇苏2号”高产紫苏种子,一亩地最高的能采收紫苏鲜叶6000多斤。

也就是说,理想状态下,不论大小,全部撸下来算成“统货”卖给系统,一亩地就能净赚二十多万!

现在这样分批采摘,种植户确实赚的比采收“统货”更多,但章启慧就要少赚很多了。

哎,谁让她是九姑婆呢?

面对一群穷困潦倒、嗷嗷待哺的晚辈们,她还不是要像个老母亲一样,把最赚钱的营生,默默送给自己的孩子们?

这么一想,她老人家对章氏族人的功绩,可真是“配享太庙”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