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 自食恶果

章家村。

九姑婆新家一楼的小茶室, 陈晓娟和杨骏,一边一个,和章启慧坐在一个桌子上,正在等着喝九姑婆亲手泡的新茶。

今年刚下来的高山野生绿茶, 打开竹制的茶叶罐子, 立刻就闻到了一阵似乎带着淡淡兰花香的茶香味。

这是章二毛特意做来孝敬给九姑婆的。

炒茶的青叶,用的是从深山采回来的明前青叶, 正宗的高山云雾茶。

炒制的过程中, 里面还放了章二毛他们采茶的时候, 特意从山里摘回来的兰花, 这样炒出来的茶叶,就带着一股淡淡的兰花香。

这可是九姑婆的“铁杆唯粉”,才能享受到的特别待遇。

因为刚才见面的时候,陈晓娟就对章启慧说, 她以前从来都不刷短视频的,自从关注了她和陈秀红之后, 她把章家村几个关联账号的短视频全部刷了一遍。

虽然陈秀红、钱丽丽和章家义他们几个拍的都挺好,但, 陈晓娟还是最喜欢九姑婆。

她还加了九姑婆的粉丝团呢。

666啊~没想到她也能有“唯粉”。

听说陈晓娟居然是一家省级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而且还有三十年的从业经验,怕死的九姑婆, 立刻忘记了自己的原则, 也不说什么“疗养中心暂时没有招聘计划”之类的屁话了, 二话不说, 就答应可以让陈医生夫妻俩先住下来。

反正就算疗养中心没开业,难道村里人平时就不需要看病了吗?

村里有个三甲医院的专家坐镇,还要什么自行车?

至于陈医生的爱人杨警官, 虽然不是刑警是交警,但总归是一个系统的,以后疗养中心的安保工作,就决定交给杨警官了!

“那、不知道村里有没有空置的房子?我们可以先租个房子住下来,等疗养中心开业了,到时候再搬到宿舍去住。”

陈晓娟越想越开心,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她之前为什么那么糊涂,一心想着让女儿女婿给自己养老呢?

世界上还有什么地方,比这种疗养中心,更适合他们夫妻二人养老的呢?

想想看,他们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的时候,不但每个月要贴补女儿几千块钱,还要给他们洗衣做饭带孩子,就算和亲家关系不好,为了女儿,也只能忍气吞声。

陈主任工作这么多年,就连院长都不敢让她受这么多的气,那两个老不死的怎么敢的啊?

现在想想,与其忍气吞声地指望着女儿女婿给自己养老,还不如干脆找一家疗养院或者养老院呢。

凭她的履历,在疗养院返聘做个医生还是绰绰有余的。入职后,疗养院不但要给她提供宿舍,每个月还得给她发工资。

至于老伴杨骏,在交警系统干了几十年,别的不说,看大门总可以的吧?

就算不工作,以老伴的退休金,去掉每个月住疗养院的费用,还能剩下好几千块钱呢。

住在女儿女婿家,他们还得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住在疗养院,只要花得起钱,护工就能把他们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幸好,他们及时醒悟,离开了女儿家。

陈晓娟现在对女儿特别失望,甚至超过了对女婿的失望。

女婿对他们不好,还情有可原,毕竟他们也不是女婿的亲生父母。

但女儿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却实实在在让夫妻俩伤透了心。

夫妻俩这辈子只生了杨静萱一个孩子,从小给她最好的生活,送她出国去留学,虽然女儿找的男朋友,他们一开始不太喜欢,但最后还是妥协了,女婿家买不起房子,交首付的时候,他们还出了三十万呢。

退休之后,为了能帮女儿照顾孩子,他们更是连老家的房子都卖了,跑去女婿工作的城市买房安家。

可到头来呢?

女儿不但不知道感恩,还霸占他们的新房,纵容女婿和亲家欺负他们……

既然女儿靠不住,那他们还是靠自己吧。

想通了之后,夫妻俩除了刚开始有些伤心,来到章家村之后,居然越活越开心。

章启慧家已经住满了,村里也找不到闲置的空房子,不过没关系,正好章小敏家的房子是新修的,她家就姐弟两个,还有两间空出来的房间,正好可以租给陈晓娟夫妻俩。

九姑婆多么精明啊~偷偷上网搜索了陈医生的履历之后,立刻就让章小敏把他们家一楼收拾出一个房间。

然后,连夜让村里的木匠给打了一块牌子。

又让村里毛笔字写的最好的村民,给陈医生写了个牌子,挂在门口。

从现在开始,他们章家村,也有自己的临时卫生站啦!

手续什么的,就交给章家兴去帮忙补办,反正,无论如何,都必须把陈医生这样的稀缺型人才,给她焊死在章家村!

就连杨警官,都被九姑婆忽悠着,担任了合作社安保部门的负责人。

别问,问就是九姑婆怕有人来偷他们合作社的电!

章家村的电线密密麻麻的,村里经常有人偷偷把自己家的电线,接到别人家去,有些人家偷的隐蔽些,有些贪心的,偷得特别多,家里好几口人,每个月电费居然才几块钱,这合理吗?

因为九姑婆一心想要留住这两位“稀缺人才”,陈晓娟和杨骏,在章家村迅速收获了全体村民的善意。

夫妻俩不太会用农村土灶,章小敏就把他们两口子的一日三餐都包了。

反正她平时也要做饭的,多做两个人的饭菜,也就是多放点米和菜的事儿。

陈晓娟过意不去,想给她交伙食费,章小敏算了算家里每个月的伙食开销,点了点头,让陈晓娟每个月给她五百块钱。

陈晓娟本来还以为是每个人每月五百,还偷偷跟杨骏感叹,说章家村的村民也太淳朴了,每天三顿饭都给他们做好了,一个月伙食费居然才收他们五百块钱一个人。

等一个月过去之后,她把下个月的伙食费转给章小敏,没想到居然被她退回来了。

陈晓娟这才知道,原来章小敏说的“每个月五百”,指的是他们夫妻俩加一起五百。

章小敏还特意跟她解释了一下,说家里的米面蔬菜,都是他们自己种的,花不了多少钱,每个月的伙食费,主要是买一些鸡鸭鱼肉,还有调味料之类的,他们上个月交的五百块钱伙食费,甚至都还没用完。

这下好了,陈医生夫妻俩住在章家村,每个月的花销,连吃带住,还不到一千块钱,本来他们以为,到一个新地方定居,肯定要动一点退休金的。

结果没想到,退休金是一分钱没花出去,去掉日常开销,每个月居然还能赚回来三千多块钱……

等到陈医生的“乡村卫生站”开业之后,凭借她精湛的医术,更是迅速在章家村俘获了一大批“信徒”,因为她看病只收一点药钱,村里人过意不去,经常找各种理由给她送东西。

家里母鸡下的新鲜土鸡蛋啦,自家做的咸鸭蛋、腊肉咸鱼啦,还有山里挖来的山野菜,捡来的野山菌……后来,章小敏干脆就不让陈晓娟给她交伙食费了。

就这样,章小敏姐弟俩出柴米油盐和厨艺,陈晓娟夫妻俩也把平时村民送的东西拿到厨房去搭伙,一对没有父爱母爱的姐弟,一对失去独生女的退休老人,居然意外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异姓家庭。

陈晓娟和杨骏在章家村过得滋润无比,乐不思蜀。女婿郑高远和女儿杨静萱,却陷入了一场婚姻危机……

郑高远当初主动追求杨静萱,就是看中了她独生子女的优势,再加上父母都是体制内的,以后都有丰厚的退休金,他们只有杨静萱一个女儿,不贴补他们,还能贴补谁呢?

结果没想到,老丈人和丈母娘居然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这么狠心!

不但背着他们,偷偷把那套四居室的新房子给卖了,以前答应给他们每个月五千块钱的小孩奶粉钱,也再也没有给过一分钱。

没了老丈人和丈母娘的接济,夫妻俩的日子立刻有些过不下去了。

杨静萱是自从怀上了二胎之后,就辞职在家养胎了,生完孩子也一直没有出去找工作,每个月不但不赚钱,还要交一千多块钱的社保。

郑高远以前还好,每年能有三、四十万的年薪,但这两年他所在的行业,又是降薪又是裁员,虽然他工作保住了,但现在年薪已经降到了一年只有十几万元,本来养活他们一家四口就已经紧巴巴的了,再加上还要养他爸妈,每个月都入不敷出。

本来他们住在丈母娘买的四居室新房子里,宽敞的甚至能专门给他留一间书房出来打游戏。

现在好了,新房子被丈母娘给卖了,夫妻俩不得不带着孩子,搬回了这套两居室的老房子。

现在,郑高远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主卧。父母住次卧,书房没了不说,他爸妈每天还从外面捡垃圾回来,把家里塞得到处都是各种废品。

住的挤一点也就罢了,让郑高远不满意的是,他赚钱都已经这么辛苦了,老婆杨静萱居然一点都不体谅他挣钱不容易,花钱还是大手大脚的。

他爸妈不就是没做饭吗?

杨静萱就借口说自己带孩子,腾不出手做饭,再说她以前在家里也没做过饭,公婆不做饭,她就点外卖。

只有饭菜还不够,她还要买水果,买奶茶,一顿饭就花出去一百多块钱!

晚上加班回到家,郑高远饿得头昏眼花,跑到厨房一看,家里冷锅冷灶的,别说剩菜了,连剩饭都找不到一粒。

再看看角落里堆的一堆外卖盒子,郑高远彻底爆发了。

在郑父郑母的撺掇下,郑高远不顾妻子还在哺乳期,将杨静萱按在沙发上狠狠揍了一顿,嘴巴都扇出血了。

直到杨静萱哭着求饶,说自己再也不点外卖了,以后一定每天买菜做饭,伺候好公婆,郑高远才满意地松开了手。

其实,他还是更想让老婆把老丈人和丈母娘请回来。

只要陈晓娟夫妻俩愿意回来和他们一起生活,他就能继续住上四居室的新房子,每个月还能从丈母娘那里拿到五千块钱。

有了这五千块钱,他就不用给家用了,自己挣的钱,还能存下来一点。

只可惜,他和杨静萱回过一次老家,因为老家的房子已经卖掉了,他们并没有找到陈晓娟夫妻俩。

杨静萱不死心,又跑去爸妈以前上班的地方,爸妈以前的同事也说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听说陈晓娟和杨骏,把亲生女儿的微信和电话都给拉黑了,看着杨静萱的眼神,别提多诡异了。

杨静萱这才发现,原来,丈夫对她的温柔体贴,根本就不是因为爱她。

他更爱的,其实是她父母的退休金,还有老两口买的大房子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