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9 章 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

老院长他们本来想去溯溪徒步, 听章启慧说要组织村民挖蜜薯,溯溪徒步什么的,顿时就不香了。

蜜薯是个好东西啊, 富含膳食纤维,还有润肠通便、保护血管、瘦身减肥等功效, 养生食谱的主食菜单里,蜜薯可是C位来着。

“走走走,帮老乡们挖蜜薯去!”老院长一声令下,众人立刻欢呼着换衣服去了。

章启慧不得不委婉提醒:“只有十天的行程啊,挖蜜薯至少要占用半天, 这半天时间, 从哪里砍掉呢?”

老院长召集大伙儿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砍掉攀岩。

反正岩石就在那里又不会跑, 这次错过了,下次再来还能去玩。

蜜薯一年就成熟这么一回, 错过了,就只能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啦。

岩寨这边的土质, 特别适合蜜薯生长,蜜薯也是村里的老人们, 每年最重要的收成, 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都指望着卖了这一茬蜜薯, 明年留着买米买面吃呢。

章启慧本来想让游客帮忙挖蜜薯, 挖出来之后,分他们一点,剩下的再卖给系统。

谁知道老院长他们尝了蜜薯之后,说他们每人都要五十斤, 带回去给家里人也尝尝。

没办法,章启慧只能单独给他们圈了一块地,想要多带点蜜薯回去是吧?自己动手挖吧,挖到多少带多少。

岩寨的老乡们怎么也没想到,今年他们的蜜薯会卖的这么快。

前脚刚从地里挖出来,后脚拉到村里的临时收购点,过秤之后,当场就能换成钱。

村里蜜薯种得比较多的人家,这几天,每天卖蜜薯都能卖好几千块钱。他们种了这么多年蜜薯,还从来没有赚到这么多钱呢。

主要是蜜薯这玩意儿吧,城里人喜欢吃,但在乡下,家家户户都自己种,村里人以前自己挖出来,一背篓一背篓的赶集摆摊卖,人家玩大宗农产品收购的,压根就瞧不上他们这点量,摆摊又卖不上价格。

但是现在,九姑婆帮他们把收购点直接搬到了村里。

岩寨这边的蜜薯,亩产量非常高,基本都能达到亩产六千斤左右。

听说这里的蜜薯,收购价只有一块二一斤,旅行团的游客们都沉默了。

辛辛苦苦大半年,又是育苗,又是锄草施肥,还要防着野猪下山偷吃,居然只能卖一块二一斤吗?

村里人却对这个价格很满意。

以前他们自己背下山,摆摊到集市快散场的时候,还是没卖掉,又不想背回来的时候,八毛、五毛钱一斤也卖过呢。

现在不用他们自己辛苦背下山,挖出来就能卖一块二的价格,按照6000斤的亩产量计算,一亩地就能卖七千多块钱呢。

村里种蜜薯种的多的人家,今年光是卖蜜薯,就挣了五、六万块钱。

九姑婆还说了,明年让他们再种蜜薯,夏天红薯藤疯长的时候,可以把多余的红薯藤割下来,腌成酸红薯杆,这玩意儿也能卖钱呢。

这么一算的话,种蜜薯,再加上每年上山捡菌子、采茶叶的收入,他们岂不是一年也能挣个十来万?

这下子,不用章启慧提醒,村里留守的老人们,纷纷给在外面打工的子女打电话,让子女今年过年回来的时候,就把厂里/工地上的工钱结清,明年别再出门打工了。

更何况,除了种蜜薯之外,九姑婆说了,明年还会带大家种高山无公害蔬菜。种出来的蔬菜,也和蜜薯一样,不用他们自己找门路卖菜,直接卖给合作社,只要他们把菜种好了,那岂不就是坐在家里数钱了?

……

章启慧本来只是想服务好这第一批游客,她没想到的是,省医疗系统“老年登山队”里面,居然还藏着几个摄影大师,几天后,她前脚刚把这个旅游团送走,后脚就听说,之前一个队员在山上拍的日出云海图,居然登上了国内好多官方新闻账号!

连带着“岩寨”这个小众冷门的地方,都一下子火遍了全网。

评论区都在问这里到底是哪里,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宣传他们红星乡、章家村和岩寨的机会!

章启慧这个卷王!

不但在章家村大群里发通知,发动全村老百姓在线回复,看到有人问这里是哪,就马上回复,最好还要艾特一下他们村的官方账号。

而且还让章家兴去了一趟红星乡政府,让乡里也一起行动起来。

这泼天的富贵,好不容易才轮到了他们红星乡,要是不趁机抓住这一波流量,以后可未必会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一时间,整个红星乡都轰动起来。

全乡百姓原地化身水军,人手一部手机,笨拙地学着网络水军的样子,按照宣传办给他们写的几种格式,复制黏贴,再艾特一下红星乡和章家村两个账号。

至于为啥没有艾特岩寨村民组?

岩寨村民组的小组长捶胸顿足,肠子都悔青了——章启慧早就让他们单独注册一个官方视频账号了,他嫌麻烦,而且注册了就得天天拍视频发视频,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吗?

现在好了,岩寨自己没有官方账号,红利全被章家村给吃了。

就这么短短几天的功夫,章家村的官方账号,粉丝就涨到了七百多万!

还有一些本地的网友,地图搜索了一下,发现章家村距离他们也不远,干脆也不等网上报名了,直接自己开车来了章家村。

章启慧真是万分庆幸,自己慧眼识珠,把谢东阳和韩春丽夫妻俩给挖出来了。

情况紧急,谢东阳也来不及客气推辞了,这个连试用期还没过的合作社新员工,走马上任,成了合作社“综合服务部”旅游管理办公室的一把手。

章启慧连夜召集村干部们开会,在报名的村民里,挑选出来二十多个村民,紧急培训,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游客高峰。

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二十多个人,根本就不够用!

那怎么办?

咦?他们章家村找不到合适的导游,不是还有月亮湾、姚家村和三石桥村吗?

于是,在章家村之后,月亮湾、姚家村和三石桥村,也莫名其妙被这泼天的富贵给砸中了。

月亮湾有性格开朗、能歌善舞的辣妹子。

姚家村有八块腹肌、勤劳朴实的小伙子。

三石桥村啥也没有,但空房子多,可以把游客引导到那边去借住,也算是变相给村民增加一点收入了。

一时间,这几个村子忙得热火朝天。

三石桥村。

村长谢东望最近简直忙得脚不沾地,最累的一天,晚上只睡了不到四个小时。

辛苦是辛苦了点,但心里美滋滋呀~他们三石桥村,眼瞅着抱紧了九姑婆这位财神爷的大腿,就要飞升了!

尤其是堂弟谢东阳,现在成了九姑婆手底下炙手可热的一员大将,还把他们村十几个大姑娘小伙子都带进了合作社。

一想到以后他们三石桥村跟着九姑婆吃香喝辣的美好未来,谢东望走路都忍不住哼起了乡间小调。

“老谢,啥事这么开心?走路都唱出来了?”夏光辉骑车路过,看他这幅得意洋洋的样子,颇有些气不顺。

这可真是傻人有傻福啊。

原本还以为,谢东望这个傻子,跟在章启慧一个女人屁股后面,顶多混点肉汤喝喝。

结果没想到,这章启慧还真有两把刷子,找了一帮摄影师去岩寨旅游,居然靠几张照片,把整个章家村的旅游业都带起来了。

听说三石桥村好些在本地打工的大姑娘小伙子们,现在都辞职回家,进了章家村那个农业合作社。

还有那个姚家村,哼!以前穷的连媳妇都娶不起,只能去月亮湾给人家当一个月的“临时新郎”,现在居然在网上这么火,好些女网友都哭着喊着说要去姚家村看八块腹肌的小哥哥,呸!

好好的男子汉,居然靠出卖色相吸粉,要不要脸啊?

夏光辉怎么也不肯承认,他就是羡慕嫉妒恨。

羡慕别人有八块腹肌人鱼线。

嫉妒谢东望这狗屎运。

恨自己没有八块腹肌,也没有谢东望的好运气。

上次章启慧请他们去开会,他们几个村子都没去,想着不就是种地吗?章启慧一个没种过地的大学生,还能比他们还会种庄稼吗?于是几个村子一商量,干脆决定自己单干,这样到时候赚的钱,就不用跟章家村分红了。

结果没想到,折腾到现在,钱还没赚到,他们几个村干部家,还有村里那几个有点家底子的,都已经砸进去好几万了。

还是一点水花都没看到。

夏光辉怎么也想不明白,都是种地,搞乡村观光旅游,怎么章启慧他们做起来都是轻轻松松的样子,他们做起来,各种麻烦事情不断?

先是征地,明明章家村那边一说征地,村民们都抢着报名,生怕轮不到他们。

可到了他们架子沟村,村里要征地,村民居然不乐意,还说什么“怕村里到时候赖债”。

不就是村里暂时拿不出征地补偿这笔钱,想先欠着,等合作社盈利了,再把钱给村民补上吗?

难道他们村委还能赖账不成?

这两家死活不同意,村委也没办法,只能再换个地方——结果没想到,问了一圈,村里居然没一家愿意把地让出来的。

村民们觉悟太低,不愿意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那村干部总愿意了吧?

夏光辉挨个找几个村干部谈话,动员他们把自家的土地让出来,先给村里把合作社的办公用房和仓库建起来。

结果这几个人要么支支吾吾,要么就说老婆不同意,还有两个平时跟夏光辉关系处的不错的,干脆实话实说,问他如果合作社以后真要是黄了,干不下去了,那他们家的耕地都用水泥浇筑过了,以后肯定是不能拿回来种庄稼了,这笔损失怎么办?

怎么办?他哪知道怎么办?村集体办的合作社,又不是他一个人的生意,凭啥赚钱了就是大家的功劳,出事了就让他这个村长背锅?

村委自己人都不看好他们这个合作社,就更别提其他村民了。

没办法,夏光辉只能退一步,先不建办公楼和仓库了,直接采购种苗,先把紫苏跟薄荷给种下去。

大不了到时候就在他家院子里搞个临时收购点,收回来的紫苏叶跟薄荷,他们合作社再转手卖给章家村,多少也能赚点。

采购可是个油水很大、水也很深的活儿,夏光辉不敢随便交给其他人,就自己亲自做了。

他找章家兴要了他们村合作社采购种苗的渠道,找对方咨询了报价之后,担心章家兴在中间拿好处费,夏光辉又在网上找了另外几家种业公司询价。

果然另外几家的报价,都比章家兴给他的那家公司便宜了不少。

有两家公司的业务员,甚至单独给他打了电话,暗示他,只要在他们手里采购种苗,价值一万块钱的货品,就能拿到八百块钱“通讯费”。

夏光辉一想,这薄荷跟紫苏,不都是差不多的吗?要不是他们要的量实在太大,他甚至都不想找人买种苗,等到开春,随便到山里挖点野生的小苗回来,多施点猪粪肥下去,还不是一样能长得又肥又大?

他最后定下了一家愿意给他十个点提成的种业公司。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