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蝗灾

侃儿看了一会,满意地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

云苓也去了山顶,这里五行缠绕,地方也邪门,除了她自己,谁都无法靠近,就连侃儿也不行。

他们每日修练,实在累了就出去看看鸭群,纪辉的活动范围也大了一些,山谷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他从来都没想到,这里与别处不同。

外面三天,里面已经一个多月了,那些新破壳的小鸭也都长了硬翅,能吃虫的差不多有两千多只了。

姐妹俩商量着,也该回去了,至于鸭子如何拿出去,确实有点头疼,

“这么多鸭子,总不能都放在笼里吧,就是买了足够多的笼子,也没那么多车拉,“

最后决定,就带五十只回去,等虫子真来了,趁乱往外放一些,也不一定有人会注意,只是纪辉这里还要叮咛一下,

“咱们来的日子不短了,也该回去了,有一点师父要告诉你,山谷时间与外界不同,乃是一处秘地,这种情况不能对外提及,你能做到吗?”

她紧紧地盯着他的眼睛,但凡有一丝一毫的迟疑,就会出手抹去他的记忆,

“是,徒儿打死也不会说的。”小伙子毫不犹豫,像神一般崇拜着师父。

她们用笼子拉出来五十只鸭子,又找了两辆牛车,一辆送到了李家村,一辆送到了云家湾,

她告诉姥爷,这些鸭子可以养在河滩上,每日少喂一些鸭食,如果不够,它们自己会去河里觅食,

“鸭子是蝗虫的天敌,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没有虫害,吃鸭蛋也不错。”

小李村已经接到镇上的通知,让他们做好驱虫的准备,姥爷和小虎他们上山弄了很多柴火,都堆在地头,万一蝗虫来了,就用烟来驱赶,这个不能说没用,只是效果一般。

看了这些鸭子,他们才踏实下来,眼看庄稼就要熟了,可不能让虫子给糟践了。

云苓回到云湾村,爹他们已经去了地里,因为阿生发现了怪事。

“你快来看,这样的棒子是熟了吧?”

当然是熟了,那些灵泉可不能用了,她又去挖了红薯,二柱更是乐坏了,那一兜兜的,每棵苗底下都是四五个,

这是第一年种,谁都没怀疑,只有里正心里嘀咕,因为他家也种了红薯,可刨开一看,只有手指粗细,显然还没长成。

灾难来得总是猝不及防,三日后,蝗虫遮天蔽日地往南飞来,所过之处竟是光秃秃的一片,唯有云家湾保住了七成土地,

那些鸭子英勇无比,吓得蝗虫全都绕道而行,最为神奇的是,吃过虫子的鸭子竟然会飞,不一会,所有的鸭飞得无影无踪。

同样的神迹还有李家村,最后传成这两地有神人保护,派来天鸭保护。

遭受损失的都是种了谷类作物,因为比较高,被虫子吃掉了不少,而种植红薯的,几乎都没损失。

“都是你,我早说了跟着二柱,你偏不听,这下好了,只能每天吃稀饭了。”

因为还有上半年的收成,村人也不至于饿死。

云家湾还有这种底气,可别处就惨了,虽然有了预防,还是损失了五、六成以上,云苓上山看了他们种植的甘蔗,发现完好无损,看来,蝗虫并未进山。

“阿苓,明年叔也要种,你能给点种子吗?”

“二柱,你小子不地道啊,咱们可是铁哥们,我明年也要种这个。”

这种情况在他们收购甘蔗时,达到了顶峰,她只好答应大家,等忙过这阵,就安排冬季的种植,甘蔗一年可种三季,立冬前后就能动土。

前一拨跟着种的,此刻眉开眼笑地提溜着钱袋,里面不光有铜板,还有碎银啊,那些山地都是公有的,他们不过付出了劳动,这下子,虫害的损失都回来了。

“阿生,我这心里总是觉得不安,收了这么多甘蔗,还是加快制成糖吧,”

她终于决定扩招人手,将作坊里的人变成了两班,炉火几乎没有停歇,光是给作坊供柴的都赚了不少钱。

这天,谢兰突然找到了新院子,一进门就提出,她也要去作坊,

“天天种菜喂猪,为什么没有工钱?我也要去作坊,不多要,跟他们一样就行。”

“你说的真是好笑,种菜喂猪不是家事吗?你是这家的人,要什么工钱?我娘管着作坊,也没拿一分工钱啊。”

谢兰气得差点吐血,她是没拿工钱,可所有赚的钱都在她手里,她想要身衣裳,相公也说没钱。

云苓就是叫她难受,原本可以凭自己过上好日子,非要来她家恶心人,那就老老实实待着吧,做白工也怨不得别人。

“今天去了猪圈,那几头猪都瘦了,你是怎么喂的?”

她刚转身,只见爹黑着脸走了过来,直接开始指责,父女俩配合默契,就等着对方发飙,好借机送回老宅。

谢兰这个气呀,可她很想找机会留住相公,也就不敢发作,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爹,她最近都这么好说话吗?”云苓觉得奇怪,可又说不上哪里怪,云二柱浑不在意,

“她还想翻天吗?你娘这几天胃口不好,怕是前几天被虫子吓到了,吃不下饭,总想吃点酸的。”

想吃酸容易啊,她空间有的是果子,便一口答应,说是上山去寻。

“爹也去过山上了,今年不知为何,山里的树叶都黄了,往年这个时候,到处都是野果,可今年都比指甲盖还小,酸涩的根本吃不成。”

云苓听了,心里就是咯噔一声,难道山里都开始缺水了?

“我带了些果子回来,正好放熟了,待会给娘送去。”

见过了娘,回来跟阿生商量,

“咱们上山看看吧,三个月没见雨了,”

“是啊,刚才去了河边,也快断流了。”

河水是从山里出来的,如果断流,说明山里的水也即将干涸,形势不容乐观。

原本打算种冬麦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先缓缓吧,就是种下去,也不一定成活。

两人去了山里,回来时都很沉重,上面的情况比底下更为严重,很多小树都枯萎了,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山火的痕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