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三个条件

很快的,天毅将石灰运了回来,镇长一见羞愧不已,这都是他的活呀,却让侯爷代劳了。

“你不用客气,除了镇上,乡下最好也撒些石灰,不要让疫情泛滥了。”

云苓查找了一遍,目前发病的有十来人,镇长腾出了镇公所,将他们暂时安顿了,喝了汤药后,病情都基本稳定了。

“你们不要怕,病情比仙来镇那边轻的多,城门口死的那两人,大概饿的成分更多。”

没吃没喝,当然很难抗过去了。

她这边在各地奔走着,镇北王已经蹲在村里很多天了,这个村子坐落在南北两地的交界处,说来也巧,太子的人就驻扎了旁边,

“王爷,您已经十天没出屋了,那边也没什么动静,他们会不会知道咱们来了。”

守备也陪他一起蹲守着,他也摸不准,王爷要做什么?讲和还是开战?

“军营没事吧,疫病都好了?”

“好了,那位真是高人啊,一副汤剂,喝上几次就好了,听说侯夫人也很厉害,她也是熬制的汤剂。”

“你仔细想想,他真的是个男人吗?”

“王爷,属下眼睛没瞎啊,那人个头比属下还要高,怎么也不可能是女人。”

王爷已经问了很多次,他就是再糊涂,侯夫人还是认识的。

“唉,也可能是她的属下,据我所知,整个大新没人比她的医术更好了,最近的事也验证了我的想法,你现在就去那边,将这封书信交给太子,再将回信拿回来。”

守备接过了信件,立刻出了门,他也不担心,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何况,他们还是一个国家呢。

太子早就等着了,王爷到达的第三天,他就得到了消息,也知道了在云苓的劝说下,王爷已经动摇了。

“太子爷,王爷希望下官能将回信带回去。”

守备虽然有些胆颤,可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

“你先下去休息吧,待我看过后,自然会给他回信的。”

此时不同彼时,当初划地自治的谈判也是他来的,可那会他还没有被册封,只是替父皇跑腿的,现在,虽然没有登基,却是摄政的太子。

王爷提出了三个条件,一是保留爵位,既往不咎。二是将欠他的军饷付清,他积攒的私产几乎都用完了,后半生不想过穷日子。三就是免死金牌,毕竟他是谋过反的,这颗脑袋要保住。

其实,第一和第三就是一个意思,太子当时就做主了,北地避免一场战争,不管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是最好的,只要拔去了他的獠牙,留着性命又有何惧?

只是这第二条有点难,国库也没多少余粮啊,一旦接受北地,立刻就要补充军饷,要是再补上一年的,他也没那么多钱。

思索了一会,他抬手叫来了侍从,

“去请卓大人和齐大人过来,孤有要事相商。”

看官们,没错,太子叫来的真是齐明华,那个去了京城的县令。

“您叫我们来,可是有了王爷的消息?”

卓伟大病初愈,还是有些怕冷,太子挥手叫他坐在了椅子上。

“没错,喏,这是他的信,你们都看看吧。”

齐明华去了京城,很快就被太子给忘了,他到底是个聪明人,在京城晃荡了两个月,终于通过一个机会翻了身。

来到京城后,他意外的发现,京城远不如他想的那么繁华,做生意的人不多,而朝堂上户部天天哭穷,便想了一个计策。

他逼着岳父在京城买了个小院,刘老爷是生意人啊,被他逼着日日说些生意经,人家到底是进士出身,很会举一反三,很快便弄懂了其中的精髓,找了个机会上了奏折。

太子已经发不出官员的俸禄了,正在焦头烂额时,看到了这封薄薄的奏章,人家开头就写了,如何增加国库的银两,这是正中下怀呀,便招他上殿。

”殿下,虽然咱们以农为本,可这商业一定要发展起来,您想啊,农家一年才交一次税,涨一点都很困难,可这商家不同,他们每挣一笔钱,都得给国家交税,金额随着利润变动,也就是说,他们挣得越多,国库的银子也就越多,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一起来,这是一举数得的好事啊。

齐明华不愧是进士出身,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太子一下被说动了,当下就拍了板,让他制定一套行商的规则,

没想到他的法子还真不错,没多久就见了成效,因为行商的门槛低了,京城的铺子一下多了几倍,税收自然也多了很多,户部侍郎对他赞不绝口,太子一高兴,将他调到了内阁行走,从此就离不开了。

“殿下,这三个条件都能答应,只是,必须要制定一些规矩。”

卓伟率先发表了见解,太子没说话,将目光投在了齐明华的身上,

“属下认为,免死金牌不能给,圣上能原谅,还给他保留爵位,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了,再给他免死金牌,那以后立功的将士如何嘉赏?”

“没错!爱卿说得不错,父皇登基几十载,还从来没发过这玩意。”

齐明华得到了太子的肯定,心里有些得意,

”还有,不发军饷也不可为,这段时间他们忠的王爷,那自然由他来养了,朝廷凭什么补发。“

国库好容易有了点钱,还是自己想破脑袋想出的点子,不能一下子祸祸光了。

”否了两条,王爷一定不干,万一他回去备战,咱们没有把握必胜啊。“

卓伟很是担忧,他将北地的情况又说了一遍,在侯夫人的治理下,疫病已经减轻,那些造反的势力也不多了,里面的情况看着不好,其实问题也不算大。

“夫人也真是的,她就不能等一等吗?等咱们拿下镇北王,再去救治,这不是添乱吗?”

齐明华正在抱怨着,他无视了卓伟的怒目,却忘了人家还是太子的救命恩人。

“不许这么说,夫人仁心妙手,肯定是慈悲为怀,王爷能来求降,也是她的功劳,真正的救黎民于水火啊。”

齐明华吓得一声不敢吭了,他没想到,一段时间没见,小丫头都快成神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