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章 天启暗算 吕宋对峙

紫禁城内,天启坐在龙椅上,看着彷佛泼妇骂街一般的两帮官员,感觉头疼欲裂。

孙承宗已经总结了西班牙方阵的编练方法,朝廷罕见的快速拨款训练。但火铳炸膛层出不穷,士卒们已经开始抵制使用火铳。天启令锦衣卫彻查之后才发现,这些新火铳仍是缺斤短两的次品。

原来特别派人去监督火铳的监察御史,被主管的火铳制作的太监收买。两个人一起从中捞钱,导致新火铳的质量甚至比不上之前的火铳。

暴怒的天启要求严惩这些蛀虫,可监察御史是东林党的人,出事的太监自然每年向魏忠贤送了大把的孝敬,于是两帮人都开始往对方身上推责任,力保自己人。

天启听着听着,噗呲就笑出声来,原本吵闹的朝堂,立刻安静下来。

“刘爱卿提供了这种步卒对抗骑兵的战法,可笑的是我堂堂大明居然硬是造不出合用的兵器,只能用刘爱卿进献给朕的两千杆凑数!若此战法真的可以力敌鞑子骑兵,是不是九边十数万的火枪,都让刘爱卿从安南进献?要不,朕从你们中间选几个人,去安南和刘爱卿商议一下?”

天启语气戏谑,但任谁都能感受到到其中的怒火。

“床弩,研究了一年也仿制不出来,迫击炮一看就看懂的东西,也造不出来。唯一能仿造的震天雷,炸开只有几瓣,威力逊了何止五成?这就是我大明的能工巧匠?”

说到这里,天启居然笑了出来,可惜那狰狞的笑容,简直可让三岁幼儿止泣。

这时,一个官员走了出来,说到:“启禀陛下,陛下可以下令要求刘总督献上所有的制造工艺和娴熟的工匠,这样……”

话还没有说完,天启就抓起一个奏折朝他砸了过去,“这样你们就可以继续中饱私囊了吗?连个不炸膛的火铳都造不出来,你们还能做什么?”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被奏折砸中的出头鸟连忙跪地说道,“微臣不敢!”

天启骂完人,心情舒畅了一些,向首辅叶向高说道,“叶爱卿,熊爱卿那边,五十箱震天雷和300门火炮都安排好了吗?特别是那一百门迫击炮,务必要用在刀刃上!”

“启禀陛下,熊经略分了一百门炮给了宁远的袁崇焕大人,其余的主要布置在山海关一线。震天雷则是均分到了各个城池,如今山海关有了这些火炮加上之前刘将军进献的床弩,已经是固若金汤!”

“恩,很好!那两个蛀虫都不要再争了,全部斩立决,抄没家产!谁再反对,就给我去安南找刘爱卿去谈火枪的事!”

等到众人都领旨后,孙承宗突然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请求派遣工匠前往刘将军处学习,臣观这两次刘将军进献的武器,发现香城卫工匠的技艺已经全面领先。相信刘将军忠君爱国,定不会反对的!”

天启思索了一下,还是决定试一下。

“既然要去,就多去一些,多呆一些时间,也算帮刘爱卿解决一下人手问题!这样吧,工部招募五千工匠,送去刘爱卿那里学习三年!”

“臣遵旨!”

工部尚书连忙领旨,反正又不是他去。至于那些低贱的匠户愿不愿意去,完全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刘香如果知道这个事情,绝对能笑醒,这些人来了,怎么可能还愿意再回去?只需要想办法把他们家眷接出来,就白得一批能工巧匠!

“陛下,还有一件事!黄河五月初于睢阳、徐、邳一带决口,上下一百五十里内悉成平地,百姓流离失所,嗷嗷待哺,急需朝廷赈灾!”

这件事前两天就已经交户部去商讨如何赈济,如今孙承宗突然再提出来,天启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其余大臣也眼前一亮。

那刘香整天哭着喊着要往他的海外总督区移民,那这些灾民何不趁机都给他?也省了朝廷的银子,到时候再把那些土地收归朝廷,转手卖给周边的百姓,又是一笔收入!

群臣都在心里给孙承宗竖起大拇指,如此一来水灾不但朝廷不用掏钱,还能事后赚上一笔!

“内阁立即拟旨,要求睢阳、徐、邳官府将灾民全部转移到海州,再要求刘爱卿立即将这些人都接走,务必妥善安置!圣旨去安南肯定来不及了,他不是弄了个什么办来着?”

“驻京办!”魏忠贤连忙接口。

“对,驻京办!把圣旨给那个驻京办,让他们自己想办法通知刘爱卿!”

当天下午,外交部驻京办的人收到这份圣旨时,个个呆若木鸡!

反应过来之后,他们知道把消息传回香城,恐怕已经来不及。在和京城的外贸部、情报部代表一起商议后,他们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直奔台湾和香城去报信,一路则是直接预支外贸部的利润,去海州也就是后世的连云港提前准备,最后一路人马则是沿海到处雇佣海船。

这几个月从福建到山东沿海的海盗被蔡华清洗了一遍,盘踞日本的海盗也不再敢到大明沿海,只能去祸祸日本和朝鲜。相应的,各地敢出海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他们挥舞着银子,把从山东到海州能出海的海船基本搜罗一空。等船只抵达海州时,朝廷也刚刚将难民驱赶到港口附近。

于是这场超乎刘香计划的大移民,就这么突然的开始了。

外事、外贸、情报三司的驻京的副部长,按照《大明海外总督府组织法》迅速做出反应,在短短两个月向台湾输送了三十万的移民,规模之大,甚至超过了外交部两年内在广东和福建花钱招募的总移民数量,还不用支付给朝廷费用。

因为突如其来的激增人口,香城各个工厂作坊物资订单排到几个月后,为提高产量也主动接受大量移民。整个香城的重工业区和轻工业区,几乎要被各种工厂作坊塞满。

可以说,刘香从大明士绅手中赚取的大量白银,转手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的方式,全部用于刺激工业发展,这带来了再一次的爆发性增长。就连郑椿都在这一波粮食贸易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