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走访合作社

“今年的收成还可以,不过预估总产量应该略少于去年。”

陈玉顺作为朝荣村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的总经理,这两年可以说是花费了不少心血,当初之所以从村干部里面退出来担任总经理,就是为了扭转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的不利局面。

但是这两年下来,陈玉顺也是身疲力竭,他也想了不少办法,也做了不少努力,但是收效均是甚微,远远没有达到村里期望的地步。

“怎么总产量会略少于去年呢?”

种植大蒜的总田亩数,今年和去年相比并没有任何变化,而且今年也没有发生什么重大自然灾害,是一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

“一方面是因为几个种植大户的土壤结构,已经不适应种植目前的老品种大蒜。我们建议更换新品种,但是这几家种植大户还是坚持种植老品种,并没有听从我们的劝告。所以今年每亩土地都少上一二百斤的产量,积少成多之下减产了将近五十吨。”

“另外一方面,因为国家近来加强了农村环境污染监测和整治,一些化肥农药已经不能继续使用。在使用新的替代品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知不足和失误,不少农户出现大蒜种苗枯死的现象,这些农户减产的产量加起来约有几十吨之多。”

陈玉顺所讲的问题,都是近来才发生的新问题,出现一些波折困难也在所难免。

“一些农户不更换新品种这一点,我认为村里也有一定责任,虽然种植是农户的自由,但是村里还是有义务给他们最为正确的指导,毕竟最后承受损失的还是我们的村民。”

其中一部分种植大户并没有采用新品种,从他们的角度考虑,显然新品种的最后收成能否得到保证,他们心中也没有底。

与其选择不可预估的新品种,还不如老品种能够保证他有一个最低收入,而且不需要承担其他任何风险。

“王书记,这个道理我也懂,但是咱们不能把刀架在老百姓的脖子上,逼着他们去改种新品种……”

陈玉顺也很委屈,该他做的工作他也做了,但是没有任何改变。

毕竟这是农户的自由,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又没有强制他人改种新品种的权力,即便是村里也没有这个权力,全凭农户的自觉。

“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们不够专业,我们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想要让农户改种新品种,需要引进权威的专家,需要我们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和村里能够共担它的风险,也唯有这样才能够将新品种推广下去。”

“所以今年呢,我们一定要请到重量级的农业专家给我们进行指导,这不单单是因为大蒜新品种的改进。还有就我们整个朝荣村的土壤结构,河流环境等方方面面,都需要农业专家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也是我们村委会今后的一个工作方向,关乎到能否开辟出一条新的产业链。”

不知不觉中王艳秋透露出了一些她的工作思路,确实在一些方面受制于村干部的个人能力和眼界。

“王书记,你说的一点都不错,以前我也种植过大蒜,算是种植和销售都有一点小成就,但是通过这两年的工作发现,自己已经是越来越落伍了。”

王艳秋说到陈玉顺的心坎子上,让他情不自禁地感慨起来,认为年轻人的思维就是比他们老同志要活跃。

“所以啊,我也考虑我们的大蒜销售,是不是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

如今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进行农产品销售的商家比比皆是,只是这里面也是鱼龙混杂,更有以次充好、地域抹黑、恶意竞争等现象发生。

“王书记啊,我早就有了这个想法,但是我们的产品主要来自各个种植大户和一些散户,大蒜的品质难以做到一致。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之前也仅仅是对他们的大蒜,进行了一个大、中、小的简单分类,难以满足互联网上用户的精准需求。”

“当然了,这也只是一方面的困难。最为困难的在于这个网络上销售,我们没有懂网络的人才,也没有办法雇佣专门从事的工作人员,毕竟大蒜的销售属于季节性的产品。”

陈玉顺总结了两个关键点,一是网络人才缺乏,二是大蒜产品的品质难以符合用户的需求。

看来陈玉顺之前确实是考虑过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但是实际问题横亘在他的眼前,他无法解决也是难于无米之炊。

“所以我想啊,我们的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的产品销售,应该不仅仅是我们的拳头产品大蒜,而且还要包括其他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仅是农产品,还可以销售一些我们本地的特色产品,比方手工品,比方一些简单的小工艺品。”

“有关其他产品的情况,我今天只是跟你提一下思路,具体该如何运作还需要村里进行下一步的磋商。”

其实王艳秋的脑海中,有着一幅十分宏大的蓝图。

互联网销售团队的搭建,她认为非常有必要,但是销售的产品也要跟上来,不能仅仅是季节性的产品——大蒜,还需要丰富其他产品和种类。

就像她之前所提到的那些手工品,那些小工艺品,这些产品能否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这也是王艳秋之前无意中关注到的一条文化信息,是不少外地的少数民族地区,打造他们的非遗物质文化,从而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在王艳秋看来,朝荣村本身的经济底子不薄,而且也有着丰富的人口资源,虽然只是老人和妇女居多。

但是这些小工艺品和手工品,反而能够让她们成为用工的主力,一旦这个想法能够付诸实施,不但能够开辟新的发展经济渠道,而且还能够充分解决就业问题,就是村里的老人也能够有一份额外的收入补贴家用。

之前王艳秋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通过在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的走访,在交谈之中时不时的还能够灵光一闪。

“哦,对了,陈总经理,除了这些硬件的条件,需要村里做进一步的工作以外,不知道在人才这方面,是否有什么好办法或者是人选?”

有些工作需要花费一定精力,耗费一定资源就能做起来。

但是人才这方面王艳秋也没辙,至少人际关系网她远远不如对外经常进行合作的陈玉顺总经理。

所以呢,此次走访农村经济互助合作社的另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陈玉顺总经理取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