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团团圆圆(大结局)

次日是正月初一。

新皇登基,百官朝贺,祭祖祭天地。

同日,册封林惜柔为后,封李榆为太子。

周黑虎白桉宁松他们,也各有封赏。

周黑牛被留在宫中做了宫卫。

哥俩还被赐了大宅子和仆人。

付三娘再不纠结当什么贵人的女人了,因为她现在就是贵妇,在家里一门心思的讨好两个儿子。

打理他们的生活。

以前呢,哥俩看到她十分疏离。

想到她最近改变了不少,会做饭了,会洗衣了,会布置屋子了,也不会成天想着跟哪个男人跑了,还把他们的生活安排得十分周全。

像个过日子的妇人。

哥俩勉强接受了她。

把个付三娘感动得稀里哗啦,“哎呀,大丫和孩子们得接来京城了,一家人团团圆圆才好呢。”

周黑虎也想到了田大丫和孩子们,向衙门里告了假,亲自带了人去村里接田大丫母子几个。

荣归故里,全乡有头脸的人都来田丰村迎接周黑虎,田家人也格外看待他,大摆宴席自不必细说。

付三娘又说要安排着给周黑牛寻亲事,还说自己眼光看不好,得找林惜柔帮忙。

“她是皇后,皇后做媒,谁敢不从?”

她做人一团糟,但看人却十分准。

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太好,在京城时间短,根基浅,不被京城人看好。

但她儿子品性好啊。www.zuye.org 石头小说网

不能因为自己耽误了儿子,遂找到林惜柔帮忙。

林惜柔也爱惜周黑牛,十分慎重着给挑了门亲事。

担心高门望族会低看周家哥俩,而且高门家人多事多心眼多,周家人少,是万万斗不过的。

她避开官宦之家,寻了门生意人之女给周黑牛为妻。

虽说是生意人,却也是京城排得上号的家族。

这家也想结交权贵,打听到周家跟新皇颇有些渊源,也十分满意亲事。

付三娘听说寻的是富户之女,长相家教都好,也相当满意。

她知道自己出身不好,便处处小心处事。

该搬出林惜柔给自己增荣光时,绝不含糊,但只要自己一方理亏了,又马上谨小慎微行事。

将女方家哄得既不敢小瞧她,又得到了应有的荣耀。

皆大欢喜。

在后宫的事务安顿下来后,林惜柔开始安排田二丫的婚事了。

田二丫和宁松相好,又是她身边的大侍女,身份并不差。可宁安郡王府,并不是好说话的人家。

没说同意,但也没有说反对。

林惜柔请宁安郡王妃进宫说话,宁安郡王妃见了田二丫,也会送礼物,但也只是客气地微笑寒暄,再不说其他话。

礼貌得太职业。

因为宁安郡王妃对其他官家未婚女子,也是如此。

田二丫一度很失落。

李慎想下旨赐婚,又怕惹得宁松的祖母惠文大长公主不高兴,会适得其反。

便催林惜柔想办法。

哪知林惜柔将一切看在眼里,却并不着急。

“急什么?男方急,才会珍惜婚事,不情不愿娶进门,二丫将来有得苦果吃,且行且看。”

李慎想了想,觉得她说得有理,便不再关注田二丫和宁松的婚事。

哪怕宁松急得掉头发了,他也不急,还笑他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急也没用,等着!”李慎冷嗤。

急得宁松想拐了田二丫私奔,但被林惜柔呵斥住了。

“你倒是只想快活,可想过二丫的名声没有?敢私奔一个试试?”

宁松吓得再不敢动这个念头了。

到了一个天气暖和的日子,林惜柔微服带着田二丫坐着马车逛京城。

“娘娘带我看什么?”田二丫发现,林惜柔也不买东西,也不下车去哪玩,只看看行人,看看铺子。

林惜柔看她一眼,指着前方一片十分繁华的地段说,“那间铺子,我想买下来,给你开绣庄怎么样?”

田二丫眨眨眼,“我开绣庄?会有生意吗?”

“你的绣艺精湛,比宫里的绣娘都要强,如何开不得?大胆地去开便是。”林惜柔笑道。

她命赶车的护卫停了马车,带着田二丫进了铺子。

铺子是间布行,地段在十字路口,来往的行人较多。

而且铺子一侧有座小亭子,可供行人休息,也因此,招揽了一些休息的行人进铺子看货。

林惜柔找到一个伙计模样的人,打听到掌柜的去处。

又从掌柜那里找到东家。

她一出手,价钱自然不低,连布行的货和赔付的月租金一并出了一万二千两。

东家见出手大方,又是现银,二话不说的就卖了铺子和货。

次日,林惜柔找来白桉,吩咐他带人修缮铺子。

另外,林惜柔又给田二丫拨了两个嬷嬷,选了八个绣技好的侍女,给她做助手。

七天后,绣庄正式开业了。

田二丫从小就学刺绣,跟着林惜柔后,又多方拜访过技艺高超的绣娘学习刺绣。

进了京城,林惜柔忙着帮李慎处理事情,她则片刻都没有闲着,钻研着刺绣。

进了宫,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向宫中绣娘们学习。

绣庄开业后,有林惜柔请人暗中捧场,田二丫的名声很快就打出去了。

一时之间,京城的大户人家,得排队才约得上她。

田二丫除了自己做,也教身边人。

生意一忙,她只做监督,除了几个相好的高门之家,其余全由手下人做。

不到半年,绣庄的盈利已赛过原先的布行。

又过了半年,田二丫成了京城最有钱的女掌柜。

在林惜柔的安排下,田二丫在城外买了大庄子和大片的田地,还在京城开了绣庄分铺。

这年夏天时,有北凉国使者来仿。

接待使者一行人的,正是宁安郡王。

李慎按着林惜柔的建议,送了一批赵国专有的绣品给北凉国做回礼。

宁安郡王按着旨意,命宫中绣娘赶制。

到了送礼时间的前一天,却出了意外,有一卷布匹从马车上掉下来,滑落时,被马车轮子上一根坏掉的轴承尖端刺了个深深的口子。

一卷布上扎了一个口子,打开就是全匹布满是口子。

这一卷布,是彻底报废了。

宁安郡王又急又怒。

明日要交回礼,现在少了一卷,如何交差?

他恨不得打死随行之人。

可人打死能出气,少的布匹怎么办?

再找宫中的绣娘去做,一是来不及,二是传到李慎的耳内,他势必会受处罚。

怪他连几卷布匹都看不好。

就在这时,有人跟他说,何不去找兰针纺的绣娘帮忙?

“兰针纺?那是什么地方?”不熟悉闺中绣活的宁安郡王,从没听过这个地方。

长随笑道,“王爷不管内宅事务,当然不知晓了,但王妃一定知道,那是京城最有名的绣纺,专门做高门大户的绣活。听说,手艺不比宫里的绣娘们差。”

因是女子的绣纺,宁安郡王不方便前去见绣纺掌柜,他便去请自己的王妃帮忙。

宁安郡王妃想到绣品的事办不好,可是会被皇上怪罪的,还得丢了赵国的脸面,这可是关系到两国交好的大事。

哪怕是个小小的绣庄掌柜,宁安郡王妃也不得不亲自前往。

她穿着便装,带着长随嬷嬷和丫头,到了绣庄。

众人看她们气度不凡,又送上的是宁安郡王府的贴子,马上到后堂传话给田二丫。

田二丫听得一愣,宁安郡王府?

郡王府上有自己的绣娘,从没到她的绣庄订制过绣活,今日怎么来了她这里?

又听说来的是两个打扮成管事娘子的妇人和一个侍女,她没有想其他,跟着侍女来到前堂见客。

但让田二丫意外的是,来的是宁安郡王妃。

宁安郡王妃也没想到,兰针纺的东家,居然是田二丫。

一时间,宁安郡王妃神色尴尬起来。

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好在她身侧的嬷嬷打破了僵局,讪讪着解围说,“田姑娘,我们来找你,是想问你,这种纹饰,你会绣吗?”

她从袖里取了块从贡品布匹上剪下的布块,递给田二丫。

那卷布每隔半尺就是一个洞,只能做帕子或包边角料了,是做不了成衣了。

田二丫点头,“我手头上正绣着一些,快完工了,你们看可行不可行。”

她的这卷布,是林惜柔送来的,让她绣这样的花纹,今日正在收尾阶段。

那嬷嬷大喜,“哦?可否拿来我们看看?”

“可以。”田二丫朝身边的侍女点了点头,“跟秋妈妈说一声,让她将正在熨烫的那卷布拿来。”

侍女转身去了后堂,不多时,侍女和另一个绣娘,抬着一卷布走来了。

宁安郡王妃看到同样料子同样纹饰的布,眼睛都直了。

“田姑娘,你这卷布匹,是何人委托你绣的?”

田二丫想到林惜柔的嘱托,如果有人问,不管是谁,都不能说出她,只说是自己的。

“我绣给我大姐的,她的生辰日快到了,我打算给她做礼物。”田二丫找了个借口说。

宁安郡王妃神色微松,微微笑道,“这卷布匹,你开个价吧,我要了。”

田二丫却微笑道,“王妃想要,只管拿去,我再送别的礼物给我大姐便是。”

如果田二丫开高价,宁安郡王妃也不会计较,会照价给。

但现在田二丫白送,就会让宁安郡王府欠下田二丫大笔的人情。

宁安郡王妃一时为难起来。

她只得又说,“那怎么行?你开这绣庄也是要本钱的,你只管开价便是。”

但田二丫怎么也不肯开价,“王妃执意要给钱,那我只好收回了。”

她抬了抬手,示意侍女们拿走布料。

这下子,宁安郡王妃慌了。

这会儿都快傍晚了,明天一早就得将布料交到使者的手里。

哪还有时间找其他人帮忙?

“等等!”宁安郡王妃横了横心,只好讪笑着说,“你这孩子,真是实诚,那好吧,我便收下吧。”

田二丫微微一笑,“王妃上回送了我礼物,我哪能收王妃的银钱呢?”

她朝侍女点了点头,命她们将布料好生包起来。

就这样,宁安王郡王妃拿到了一样纹饰的布料。

宁安郡王看到一模一样的布料这么快就找到了,吃惊地问了原因。

宁安郡王妃便说了实话。

“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想不到,皇后从商州府带来的那个乡下姑娘,还有这等本事。”

“你快打住!什么乡下乡下的,那是皇后曾经的姐妹!”

宁安郡王妃却道,“皇后是官女子,是宫中的医女,田家女能跟皇后比的?”

宁安郡王指着布料说,“要不是她送给你这匹布,明日我们全家都得有麻烦。你还一口一句乡下姑娘的?也不怕人笑你过河拆桥!”

宁王郡王妃一时被怼得哑了口。

其实她心里也佩服田二丫。

除了出身不好,长相好也聪慧,也不以和皇后的关系持宠而骄。

不过一二年的时间,居然开了京城最大的绣庄,还在城外买了庄子和良田。

居然比她儿子宁松还有出息了。

只是,她当初一度瞧不起田二丫,叫她这会儿低头,她拉不下脸来。

第二天,宁安郡王将布料放进北凉使者的回礼中。

对方看到如此精美的布匹,相当高兴,夸赞着赵国的礼物贵重。

使臣们满意离去。

三个月后,北凉国送来国书,表示对赵国回礼的赞赏和感谢。

国书中说,想和赵国交流刺绣技艺。

他们愿意将做挂毯羊毛毯的技术教与赵国,也希望赵国将刺绣和纺织术教与他们。

李慎同意了,也拟了一些绣娘和工匠们的名单。

其中绣娘便有田二丫的名字。

宁松知道后,大惊失色,找李慎求情放过田二丫。

李慎皱眉,“兰针纺可是北凉国国主夫人亲自点名的,朕改不了。”

林惜柔抿唇微笑,献计说,“宁松你急什么,送去的绣娘要求是无牵无挂的未婚女,要是二丫成婚了,她不就不必去了?”

宁松皱眉,“她这一时半会儿的,怎么成婚……”

“蠢材!她怎么成婚,还要朕教?滚!”李慎嫌弃得踢了宁松一脚。

一旁的李榆,也摇摇头,“蠢材蠢材!蠢材表叔!”

“当初,二丫送了一匹布料给你娘,让你家避免了一场祸事,她于你家有恩。现在她有困难了,你们家难道想见死不救?宁安郡王府好生无情啊!”林惜柔摇摇头。

宁松揉着腿,睁大双眼,“我明白了!”

他心中豁然开朗,飞奔回了家。

宁安郡王夫妇,也听说了田二丫被选为去北凉的绣娘。

想到当初要不是田二丫出手相救,北凉国也不会知道兰针纺的名号。

两口子心中有些惋惜田二丫。

这时,宁松来了。

“当初若不是她出手相救,父亲母亲这会儿哪有闲情坐着在此闲聊?”宁松毫不客气地说。

宁安郡王面露为难,“我们也替她惋惜啊,这不是没办法帮她嘛。”

“她嫁人了,不就去不成了?去的绣娘要求是不得有家室的未婚女,只要她嫁人了,还如何去?”宁松冷声道。

“嫁人?她嫁谁?”宁安郡王妃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愣问。

“嫁我,我娶!你们不会过河拆桥不想帮她吧?也不怕京城人笑你们!”宁松冷笑,“再说了,她如今钱财不比咱家少,你们儿子我娶她还能吃软饭呢!你们要不同意,我就打光棍好了,我把她嫁给伯阳侯的孙子!人家必会感谢我送我一份大礼。”

伯阳侯跟宁安郡王是死对头,当年同时追求一个姑娘,不过那姑娘早早病故了,两人都没娶上。

但宁安郡王一直认为是伯阳侯骚扰那姑娘,将姑娘气出了病症,才会一直缠绵病榻早早亡故。

过了几十年了,宁安郡王跟伯阳侯仍不对付。

听小儿子宁松说要将田二丫送给伯阳侯孙子,宁安郡王毛都气炸了。

“不行!送谁都不能送田姑娘!太便宜伯阳侯那老贼了!他家那王八孙子长得跟猪一样肥又比田姑娘年纪小,哪里配得上田姑娘?”

“那她配我总配得上吧?”宁松弹着袖子,“配我还是配伯阳侯孙子,二选一,爹你看着办吧。”

宁安郡王看向王妃,“王妃你说,那伯阳侯跟咱们是死对头,总看你我不顺眼,总想将咱们踩下,你希望将这么有钱有本事的绣庄掌柜送给他家?他家要是更发达了,还不得将你我更往脚下踩?你乐意伯阳侯的胖老婆打扮得比你更富贵?”

宁安郡王妃瞪大双眼,死也不愿意!

最要面子,死都想死得比其他人体面的宁安郡王妃不假思索说,“伯阳侯不过是当了个宗令,凭什么敢踩下我们家?田姑娘不能嫁他家!不能便宜他们家!”

“娘,我觉得吧,不光他家不配娶,别家也不配,田姑娘的嫁妆太多了,她嫁谁家谁家就会荣耀就会踩下你,我看,不如我娶了吧,肥水不流外人田,要荣耀只能让娘荣耀,万万不能便宜别府的夫人!”宁松见父母神色微动,又借机说。

想到田二丫的嫁妆可能会便宜京城那些死对头,宁安郡王妃只好说,“那就这样吧,咱们家勉为其难地娶了田姑娘吧,谁叫她对咱家有恩呢?松儿说的对,我们不能忘恩负义。”

宁松知道母亲口里这么说,只是要面子,但心里早就同意了。

他嘿嘿笑道,“明白明白,儿子这就安排去。”

宁松求娶田二丫,田二丫的大名田兰郁,顺利地从前往北凉的绣娘名单上去除了。

李慎和林惜柔相视一眼,彼此会心微笑。

三个月后,宁松和田二丫大婚。

为了显摆,宁安郡王请李慎赐婚,请伯阳侯当主婚人。

阳伯侯心里嫉妒啊,可因为是李慎赐婚,不得不安排得周到,还得全程陪笑脸。

可把宁安郡王两口子得意坏了。

心说这门亲事娶得真值。

再次年。

林惜柔又怀了一胎。

快生产时,林惜柔提醒李慎的身边人,一定不能让李慎站在桃树下,杨树下,桂树下,或柿子树下。

宫人们不解,问她为何。

为何?

林惜柔脸色黑沉,因为李慎取名太随意。

她不想女儿的名字叫李桃,李杨,李桂或李柿。

后来,林惜柔生产时,还不忘问身边人,李慎今日去了哪些树下经过。

宫人汇报,“皇上在看镇安府送来的一株叫马尾的树种。”

林惜柔沮丧极了,坏了,生的孩子不会叫李马或是李尾吧?

是男娃还能凑合着用,是女娃的话……

李慎敢用这两个名,她敢弑君让儿子提前登基!

在忐忑不安中,林慎柔生了一女。

李慎给取名李兰。

名字不好不坏,能接受。

林惜柔问李慎为何这个名。

“走到你宫苑的门前,看到玉兰树开花了,朕想着,若得女,就叫兰,若得子,就叫树。”

林惜柔无语地望帐子顶,感谢老天让她得女,她不喜欢李树这个名。

——全文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