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不等李斯说话,其余人的惊呼声也此起彼伏。

李由捏着一枚糕点品味:“这里头竟是加了果脯?酸酸甜甜的好是开胃!”

“这里面用的居然是猪肉?”

“这个猪肉不腥气,还特别滑嫩!”

“正常,真的哎,一点膻味都没!”

“要是猪肉都是这个味,我以后可以不吃羊肉!”

“要我说这个羹才好喝。”

“特别丝滑,哧溜一下就到肚子里了。”

“我喜欢糕点。”

“哇……这个糯叽叽的口感,绝了!”

“这真的是薯蓣做的菜吗?阿父不是说一点都不好吃的?”

“这个是什么……香煎芋头饼?”

“外脆里嫩,蘸点酱也太好吃了吧?”

“我的天!好好吃!我觉得比鸡蛋麦饼还好吃!”

李家兄妹叽叽喳喳,说个没完。

李斯沉默片刻,伸手抓起一块香煎芋头饼。

席上骤然安静无声,数双眼睛齐齐看向李斯。

很快这些目光又齐齐聚集到李由身上,李由沉默片刻,不得不开口道:“…………阿父。”

油里煎制的虾米酥脆,香菇鲜甜。

配上外焦里嫩,咸香可口的芋头,美味到与自己途中蒸熟的芋头……简直像两种存在。

正细细品味的李斯沉默不语。

听闻长子李由呼唤,他抬眸看去:“嗯?怎么了?”

李由小声道:“阿父!如今宫里乃至到王公贵族府上,都不再用手抓食而是持箸用膳。”

李斯:“……啊?”

李由解释道:“起初是陛下邀约大臣说话时这般做的,后来就传了开去。食用汤羹粥糜时用勺,其余用食则用箸……”

李斯:“???”

其余子女齐刷刷的点头,年纪最小的李温更是直言:“阿父,若是您到章台宫这般用膳,怕是会贻笑大方呢!”

李斯:“!!!”

李由瞪了李温一眼,又低声道:“阿父,温弟说得对。”

李斯:“…………”

不用你补充,我也知道!

李斯的心情很复杂。

尤其等第二天去廷尉署工作,又得到副官上报一事。廷尉令丞恭声道:“大人,陈和县令上报辖内有人擅自给胡地奴隶改籍。”

李斯冷着脸:“这种事还要上报到我这里?县官署的人做什么用的?还不赶紧将那胆大妄为之徒都抓起来?”

令丞讪笑一声:“小官也知,可是……”

他压低声音,轻声说道:“……那是胡亥公子的辖地。据县令描述,操办啬夫表示是胡亥公子的意思……”

李斯瞬间屏住呼吸,脑门青筋暴起。

他幽幽盯着令丞,怀疑令丞是不是故意将此事留到自己回来才办。

好吧,不太可能。

毕竟秦律规定十分细致,所有手续虽然略微繁琐,但都有规定时间,若是超时尚未办理就会被追责。

怎么就又又又撞上我了呢?

李斯闭了闭眼,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深吸一口气,状若无事道:“送上来让本官瞧瞧。”

胡地奴隶皆是登记在册的官奴,资料齐全。

李斯翻看一二,登时犹豫起如何处理此事——要是无视此事,怕是后面传到陛下耳中,要是处理此事,又会不会得罪胡亥公子?

啧,自己不用得罪,胡亥公子都挺讨厌自己。

更何况——李斯想想上回他正是因不察而被陛下处置,他更不想要再次触犯陛下的霉头。

李斯纠结不过二秒,拎起资料匆匆入宫禀报。

始皇帝嬴政笑了笑:“这件事朕已经知道了,此名隶妾所为值得赏赐,便令县官署去办吧。”

李斯松了口气,沉声应是。

紧接着他便听到始皇帝的吩咐:“朕有意修缮秦律,你可去右丞相处一同讨论,过几l日在章台宫商讨。”

这一句如雷轰顶,瞬间让李斯脑袋里空白一片。

他恍恍惚惚地走出章台宫,刹那间觉得自己不是去楚地一月,而是去了楚地一年……不!一年也不能有这么多事吧?

李斯猛地醒过神来。

他疾步匆匆赶去右丞相处,寻同僚问个清楚,问个究竟——自己离开这一个月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让右丞相王绾很苦恼。

他搔搔脑门:“发生什么……嗐,发生的事情太多,说都说不过来!”

右丞相王绾怜悯地看看李斯。

他想了想,先将身侧一本书籍推到李斯手边:“你先看看此书?”

李斯愣了愣,低头看了一眼。

他眉心渐渐锁紧,喃喃自语道:“……《天工开物》?”

后世常道李斯政治才能和远见皆卓越,是始皇帝嬴政一统六国不可或缺的助手。即便其私德惹人诟病,也不碍于对他能力智力上的评价。

李斯……当然不愚蠢,甚至屡有著作。

他起初漫不经心地翻开书籍,而后迅速被其中内容所吸引。

从上午读至哺时,李斯一刻也不停歇。

他贪婪地着书籍,几l乎将每字每句都印刻在心头。直至天色漆黑,室内点燃烛火,李斯终于合上书籍,他喟然长叹:“此乃神书是也!”

紧接着李斯转身看向右丞相王绾。

他态度恭谨,深深一礼,眼里满是狂热:“右相!敢问此书是哪位高人贤士所著?还请,还请右相帮斯引荐一番……”

右丞相王绾:“嗯……这好像不太行……”

李斯没有失望:“可是这位高人不愿出世?斯愿意为陛下,为大秦前去请高人出山!”

右丞相王绾摆摆手:“不是。”

他拍了拍李斯的肩膀:“此乃胡亥公子所纂写而出的仙

书。”

李斯脑袋里嗡的一声,呼吸瞬间急促。

他瞳孔微微一缩,看看右丞相王绾又低头看看书册,呼吸控制不住的急促。

若说过去尚未有铁证。

那如今——眼前这本书籍便是胡亥公子去过仙界的铁证!

李斯沉默良久,长长吐出一口气。

他凝视右丞相王绾,哑着声音询问:“里面所写之物可曾试过?”

右丞相王绾摇摇头,又点点头:“数量太多,还在挨个实验之中——不过一部分已经确定。”

李斯的那些不忿彻底烟消云散。

右丞相王绾道:“目前最重要的是锻铁制钢这部分,这件事就交给廷尉了。”

李斯深深吸了一口,应了下来。

他按着右丞相王绾的吩咐整理起资料……等整理到夜深,李斯才猛地回过神:“等等!”

他弹射起身,愕然看向右丞相王绾。

右丞相王绾莫名其妙的看向李斯:“怎么了?”

李斯沉吟片刻:“不是……怎么说呢。”

他眼底闪过一缕迷惑:“陛下是让我来商讨修改秦律之事。”

就……正事没干?

右丞相王绾错愕:“不是让你来处理锻造之事的吗?”

李斯:“…………”你说呢?

闹出个大乌龙的两人面面相觑,而后右丞相王绾试探着问道:“那不如先处理这个?明日我们再谈秦律之事?”

李斯:“…………行吧。”

然后他们酣畅淋漓地熬了个通宵。

次日李斯倒头就睡,全然忘记原本的打算。

这边李斯专注研究,那边胡亥也在学业里痛苦挣扎。

起初胡亥觉得五百大字而已,岂不是轻松拿捏?

等到坐在案前手持毛笔,对照《秦律》一笔一划纂写小篆以后……胡亥的心态崩了。

这一个个都是啥啊!

没有后世早已习惯的横撇竖捺,笔画复杂,弯弯曲曲,依稀间能看出后世模样,但就差别很多。

胡亥看得懂小篆,那是介于前身记忆。

等自己亲手上手写,常有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的错愕感觉。他磕磕绊绊写上百余字,已觉得头晕眼花,手上无力,再看看还等着书写的二百余字,胡亥面无人色,恨不得一头撞在柱上。

想想那日一口应下来的自己,就是个傻白甜!

胡亥忧愁地盯着《秦律》,一头撞在桌面上。

门口传来敲门声。

胡亥有气无力地喊道:“进来……”

来者是纪昀。

他恭声问道:“公子,马车已经准备就绪。”

胡亥抬眸看向殿外。

瞧着早已过了平日出门的时辰,可是……可是……!胡亥含泪别过头去:“不……今日就不去田庄了!”

要是去了的话,怕是要通宵到天亮!

胡亥蔫巴巴地吩咐完纪昀,咬牙切齿地继续与小篆较劲。

一日复一日,一日还一日。

李斯全然忘记琢磨《秦律》的同时,胡亥也在书写小篆的地狱中艰难前行,连着五日都没能前去田庄查看。

这样一想,倒不如去学宫——不,不,不!

胡亥恍然大悟,认定这是始皇帝的阴谋诡计。

不想去学宫的他双眼冒火,继续坚持。

直到第八日,胡亥再也忍不下去了!

这可恨的小篆,谁要写谁写!

胡亥啪叽一下将毛笔丢在桌上,双手抱胸苦苦凝思。

他的斗志没维持过一秒。

眼看墨汁迅速洇开,直直往其余纸张洇去,他又连连将毛笔救起,小心翼翼放在笔架上,再连连将沾染大块墨渍的纸张拎到一边,唯恐碰到自己已完成的那几l张大字。

一连串动作堪称是行云流水。

等做完这一切,胡亥的身体猛地僵硬在原地。

自己这是被pua了吗?

他望向满案大字,头顶突然亮起一个灯泡!

胡亥双手肘支在几l案上,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回想这几l日的用功。

他,胡亥,好像误入歧途了!

有谁说必须要写小篆的吗?没有!

有谁说必须要对照秦律书写的吗?没有!

自己是不是傻?

胡亥大手一挥,换上开蒙必读的《史籀篇》。

至于《史籀篇》没有隶书版只有大篆小篆版怎么办?嗐!这不刚刚好吗?自己就写个隶书版出来!

比起弯弯曲曲,书写速度极慢的小篆,隶书的效率那就快多了!要不是楷书稍稍有点超前,胡亥都恨不得直接换上楷书。

《史籀篇》的文字要比《秦律》简单许多。

加之前身的记忆尚在,胡亥终于体验到畅快淋漓的书写快乐。

仅仅半日,他就完成了功课!

胡亥泪眼汪汪地看着五百大字:“亏得我发现得早,不然还得写到什么时候……对了。”

要是现在交上去,始皇大大又改口怎么办?

胡亥思来想去不太放心,他将功课放在桌案一边,又开始斗志满满写明日份的。

明日一起上交,然后直接跑路!

胡亥的小算盘打得啪啪作响,加班加点干了一晚上。

第二日清晨,他揉了揉尚且酸麻的小手,眉飞色舞地喊上纪昀:“走!咱们就出发去田庄!”

胡夫人诧异:“你的功课呢?”

胡亥如旋风般窜出宫门,唯有声音还依稀可以听见:“昨天晚上就做好了,我现在就送去章台宫!”

胡夫人错愕:“昨日就写好了?”

望着胡亥的背影,她还有些摸不着头脑:“突然开窍了?前几l天不还得从早写到晚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