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 75 章

顾长鸣确实就是利用的这次机会。

至于他是怎么取的, 又是谁取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顾长鸣毕竟是经历过战争的人,像这种取用情报的事情, 他虽然不如明霞那样做得熟,但也同样不会差。

这次游玩上, 顾长鸣也知道了宁家现在的处境。

也就是段家在针对宁家,哪怕现在宁家已经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段家了, 段家依然在不停的针对, 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这就如同, 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就会放下很多事情, 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人与事, 就会觉得也就那样, 也不一定就要去怎样。但如果还紧咬着对方不放, 也就只有几个原因, 除了有仇之外,那就是有特殊的目的性了。

要说宁家和段家之间的恩怨,也没有什么恩怨, 反而宁家还与段家有恩。那就只剩下一个有目的性了。

但是段家就目前来说,只是一个普通家庭,或许在服装厂里有些地位,于整个上海来说, 也就是大海中的一粒尘粒, 连个浪都翻不起的那种。

那就是有人想要对付宁家,而让段家做了那把刀。

让段家做的这个刀,也就不会有人怀疑了。

那这个人是谁?目的性何在?

宁家那边又有什么东西是别人想要觊觎的?

这些疑点只在顾长鸣的脑海里转了一下。

不管对方的目的是什么,暴力拆除就行了。

宁家除了一个资本家后代的身份之外, 没有任何可以作为炒作的点。

但宁家这个资本家后代,却又与旁的黑心资本家不一样,宁家对解放事业有贡献,甚至是第一批主动将工厂上交的企业家,是真正的红色资本家。

对于这类红色资本家,政策上是有优待的,这一点在处理宁家后代上就可以看出来了。当时是给宁家留下了许多不错的岗位。

后来段家的出现,并进行一些针对宁家的事件,那就又另外一回事了。

顾长鸣也已经知道了段淮上门威胁与针对顾明华的行为。

段淮在调查顾家,这事又怎么可能瞒得了顾长鸣。

他那边刚刚行动,顾长鸣这边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如果没有经过顾家的同意,段淮那边不可能得到任何的消息。

就这两天时间,段家做的这些小动作,就全部汇总到了顾长鸣这里。

他没有出面阻止,一是段家还没有真正威胁到宁家,二来是那个情报重要。

见到顾长鸣之前,宁大哥想了很多,会想亲家老爷子会是什么样的人,如今见到了,老爷子的气度与气势,都让他为之一怔。

整个人都哆嗦起来。

宁大哥早年是见过那种大气势的人,虽然见的多数都是商会的人,但是老爷子给他的感觉不一样。那是只有在大人物身上才会见到的。

哪怕老爷子很和蔼,他依然会浑身紧绷。

特别是,他又再次见到了那两个来过家里的年轻人,还有另一个

“别紧张。”顾长鸣自然看出来了宁大哥的紧张,将身上的那种气势收了起来,尽量让自己表现得亲民。

但是顾长鸣常年身居高位的气势,不是说想收就能收的。哪怕收了,在普通人眼里,依然气势逼人。

但不是顾长鸣说不用紧张,宁大哥就能不紧张的。

顾长鸣见他实在紧张得很,无奈下,只能先让顾明华陪着他,自己却去了另一边。

倒是宁启明初生牛犊不怕虎,坐到了顾长鸣的身边,跟顾长鸣倒是聊得挺好。

他没有像宁大哥那样,是经历过社会拷打的,他就是个初中生,还是一个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渴望的人。

他道:“爷爷,你是不是当兵的啊?”

他不知道老爷子是做什么的,但他感觉老爷子的气质特别像当兵的,这才有此一问。

顾长鸣说是也没说,说不是也没有,只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宁启明道:“我也不知道,我就是觉得特别像。”

顾长鸣朝他点头,“你比你爸强。”

宁启明挠挠脑袋:“没有啦,我怎么能跟我爸比,我爸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米还多。”

顾长鸣却摇头。

他看人准,宁家大舅子不能说此人不行,但个性太过谨慎,做事情唯唯诺诺,干不了大事,但小安就行。

但宁启明却不一样,也许是跟他还年轻气盛有关,没有受过社会的毒打,他在性格上,就跟宁大哥不一样。

顾长鸣倒是挺喜欢宁启明的,拍拍他肩膀道:“你要是喜欢当兵,也可以去当。”

宁启明眼睛一亮:“我可以吗?”随后又道,“我当不了的,我家的成分不行,征兵办不接受的。”

顾长鸣道:“这个好办,但是你要答应爷爷,必须要高中毕业。”

宁启明向他保证:“爷爷放心,我一定高中毕业。”又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当然我现在初中还没有毕业,但是我向爷爷保证,我一定好好学习,一定考上高中。”

顾长鸣道:“有志气,那爷爷等你高中毕业,过来找我。”

宁启明朝他敬了个礼,“保证完成任务。”这礼敬得也不伦不类,但是顾长鸣也不在乎他敬礼标不标准,倒是挺喜欢宁启明的性格。

男儿就该这样,做事情太过唯唯诺诺了,生活上可能这样也没什么大错,但是于事业心强的人来说,就不太适应。

而顾长鸣并不喜欢这等唯唯诺诺的人。

宁大哥在远处看着自己的儿子和顾老爷子聊得开心,他心里也是欣慰不已。

他自己不敢跟顾老爷子说话,但是儿子也一样。

在今天之前,他不敢承认,但这会他是肯定了。

顾老爷子绝对不是普通人,他又悄悄地拉过宁芝,小声地问她:“芝芝,你现在跟我说,老爷子是不是这个?”他做了个动作。

宁芝看向了顾明华,顾明华朝他点头。

宁大哥哪怕心里已经有数了,但是得到顾明华的肯定答应之后,他差一点就怕得跪了下来。

这个时候,顾老爷子在他身边,他可能颤得更厉害了。

他从小的胆子就不大,以前跟着宁家老爷子也曾见过不少富商,但那也只是富商啊。

他没有见过当官的。

抗日那会,虽然日寇盯上了家里的产业,但那是跟父母有关,跟他没有关系,他自己其实没有真正经历过的。

在这之前,他见过最大的官,那可能就他们这个区的革委会主任了,还是在他批|斗时见的。便是这样,当时他也只是低着头,不敢抬头见,就怕被人盯上。

他一直以来胆子就是这样的小,如今见到顾老爷子,如果还没有猜到他的身份之前,他怕归怕,但是颤着身子还能说上几句。

但这会,他连大气都不敢喘了。

在这一点上,儿子就不像他。

儿子反倒像家里的老爷子,这一点上宁大哥是欣慰的。如果像了他,那也就没什么大出息了。

以前他还担心儿子这个性格,在这个社会可能会吃亏。就像这次孙家的事情一样,如果以他的性格,就不可能去出头,但是儿子偏偏去出头了。

但是事情都发生了,宁大哥只能到处地去托关系,想要把这件事情摆平。

宁大哥感激地望向了顾明华,最后这件事情是靠着顾明华带来的人摆平的。

那个时候他虽然有所猜测,但是也只是猜测可能跟段家差不多的身份,从来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身份。

能摆平孙家,会是普通人吗?

宁大哥回去之后,就问了儿子:“你跟老爷子聊了什么?”

宁启明笑得眉眼弯弯:“爷爷答应我,只要能够考上高中,等到高中毕业之后,就让我去当兵。”

顿了顿,“爸,我能够当兵了。”

宁大哥也是一喜,能够当兵,那是家里最大的希望。但是以前他是不敢想的,因为家里的成分,政审过不了,根本不可能当得了兵。但如今顾老爷子说,能够让儿子去当兵?

但同时他又担心,老爷子真能让儿子去当兵?

政审真能过?他还是有些担心的,毕竟这不是一般的力量能办到的。

宁启明却没有想到这些,他道:“爸,我要考高中。”

本来他已经不打算考高中了,因为考上了也没有用,同样也没有工作,还要下乡。初中要下乡,高中也要下乡,他还再多读这几年书干吗?

以前没有目标,现在有目标了,宁启明就有了理想了。

也有了生活与学习的动力了。

同样的话题,也在顾家进行着。

顾长鸣对顾明华道:“你那个大舅子不行,胆子太小了,不过他家小孩不错,这小子胆大,人也精明,做事情也够有魄力,是个当兵的料。”

顾明华道:“爸是看中启明了?”

顾长鸣道:“看上了。”又道,“他跟当年的我很像,我挺喜欢这孩子的。”

顾明华道:“可是宁家的成分,政审这一关可不好过。”

顾长鸣沉默了,道:“他只是孙子辈的,在成分上又远了一层,只要不去特殊的军事部门,机要部门,还是没有问题的。”

同时心里也惋惜,如果没有成分这一块,那就好办多了,可以直接进作战部门。

顾宁宁听着,猛地抬头,朝着两人喊了一声:“耶耶,可以的。”

别人不知道,顾宁宁知道啊。再过一年两年的,国家就恢复高考了,那个时候什么成分啊,阶级啊,都会取消了,就算是资本家的孩子,那也一样可以上大学当兵了。

顾宁宁这突然的一声喊,倒是把父子俩的注意力都给吸引过去了。

两人倒是把刚才的话题给岔开了,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了顾宁宁身上。

顾长鸣道:“宁宁能说整句了。”

顾明华道:“宁宁现在说话越来越顺了。”

顾宁宁却紧紧地抓着顾长鸣的袖子:爷爷,以后就不需要成分了。

如果表哥真的能够去当兵,是不是就能够改变他的命运了?他就不会因为得罪孙家和段家,而被流氓罪抓进牢里,将来也不会被枪毙了?

真能这样,那真是太好了。

顾宁宁还是不希望宁家也家破人亡的。

能救自然要救。

顾明华没有问顾长鸣关于情报的事情。

虽然这份情报是母亲藏下的,他却一点也不想知道里面的内容,所以直到回到旅社,他都没有跟顾长鸣谈起有关情报的事情。

而顾长鸣也没有跟儿子说起这事。

顾长鸣并不希望儿子卷入到这件事情中。

儿子只是普通人而已,那就做普通人该做的事情。

有关情报,有关特务的事,有他一个人就足够了。

顾明华走后,顾长鸣小心翼翼地将这份情报拆开。

情报的开头,是明霞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就跟重庆那次一样,一整页全是明霞跟他说的话。

信里说,她早就已经预料到了会有这一天,她早早地将情报与资料放到了他们第一次约会时那颗写有他们名字缩写的树下。这是她和他的约定,将来不管谁出了事,有消息想发的时候,就埋在这棵树上。

当年这是他们的玩笑,谁能够想到,最后这个玩笑竟然会成真,但是从此天人永隔了。

信里还告诉他,要小心原师部副参谋长许广涛。

许广涛,原师部副参谋长,如今某军的司令员。

谁能够想到,他竟然会是一个汉奸。

当年许广涛是多低调的一个人,想到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是一个汉奸。

因为他作战勇猛,对日寇也是表现得及痛恨,谁能够想到呢,结果会是这样。

信里除了说许广涛,还说出了一个人名,那就是当时的军机要部长穆宏中。

顾长鸣皱眉,穆宏中这个人,当时任军部的机要部长,但如今地位可不简单。

他早在解放后不久,就从军里调到了地方,后来又任要职,再后来加入了革委会,如今地位可不算低。

顾长鸣又想起了,好几次他们军管处的事情,被地方上所干涉,里面就有这穆宏中。当时没有往他身上想,是因为每次提走犯人,出面的人并不是他。

而是有着那四人的签字。

顾长鸣他们的视线就全部被转移了。

谁能够想到,穆宏中还是那个幕后的人?

顾长鸣又往下看,信里又指出几个名字,虽然不算什么高官,但是都是比较重要的岗位。而如今,这些人也散向了全国各地,整个行业与岗位中。

这一刻,顾长鸣只觉得头疼。

明霞当时怎么会发现这么多的人?但又一想,明霞当时是什么身份?她是有着丰富的敌我经验,自然是能够发现那些潜入到我军中的奸细与内奸。

这份情报太重要了,虽然来得有些晚,让这些人逍遥了这么久。

但又不是特别晚,至少现在发现,如果再过几十年发现,或是等到他退下来了再发现,那才是太晚了,说不定都奈何不了这些人了。

这一刻,顾长鸣再呆不住,恨不得马上就坐飞机回北京去。

他也确实这样做了,让小徐马上联系专机,赶紧回北京去。

也是巧了,他得到了一个消息,号首长去世了。

作为号首长的老部下,他自然得马上赶回到北京去。

他也没时间通知顾明华了,就留下了一个警卫员,让他保护顾明华一家,同时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顾长鸣就匆匆地坐专机走了。

等到顾明华一家醒来的时候,顾长鸣就已经连夜走了,只让警卫员带话给了他。

顾明华沉默了好久,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他知道这是老爷子的工作,他年龄这么大了,还在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到处奔波着,做儿子的,又怎么可能在这样的小问题上,还去责怪。

他也不可能责怪,只会理解,同时还有心疼。

连夜赶回去,中途又能休息多少?

就又得去忙了。

“爸他……太了不起了。”宁芝喃喃着,也不知道能说什么,最后只有这句。

顾明华道:“我们也该回去了。”

顾明华出来已经四天了,他的假期只有五天,只剩下最后一天了,他们得回顺县了。

不过回之前,他们又去见了宁大哥一家,告诉了他们,段家的事不用担心,老爷子已经为他们解决了。

就放心地在厂里,还随便帮他们把工作岗位调了下。

顾明华还道:“大哥大嫂如果觉得在这里生活不下去,也可以来顺县找我们,到时候我们为你们安排。”

宁大哥却摇头,说不用了,他们还是决定留在上海。

留在上海的原因,并不是别的,只有一样,那就是服装厂是宁老爷子的心血,如今虽然捐给国家了,那里还是有宁家的魂的。作为宁家后代,自然不能离开,他要一直都守着厂子,守着宁家的魂。

顾明华一家上了火车,再回头,还能够看到车站里一直望着火车离开的宁大哥他们,还在朝他们挥手呢。

顾明华沉默了。

而一旁的宁芝却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一样。

她知道这一次离开,她应该没什么机会,会再来上海了,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到大哥大嫂,还是个未知数呢。

不管如何,她也只能这样。

人生就是如此,太多的分离,但又不得不分离。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人总是在分离中,去奔赴自己的前途,自己的幸福。

这一路上,依然很平顺,也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

也可能有什么事,但是他们不知道的,可能也被人摆平了。

顾宁宁却安静地窝在爸爸的怀里,看着妈妈低落的情绪,她也不知道怎么去安慰。

只能给妈妈揉揉胸口,输给她力量,传达自己的关心。

宁芝此时也已经缓过劲来了,再看到女儿担心的眼神,她一下子就被安慰到了笑道:“宁宁不要担心,妈妈没事的。”

“妈妈只是想舅舅而已,现在已经缓过来了。”

顾明华却道:“以后我明年都陪你过来看看大哥他们。”

宁芝感激地看了一眼顾明华,“明华,谢谢你。”

顾明华道:“应该是我说抱歉才对,你嫁给我后,一直都没有回家看望,是我以前没有能力。”

宁芝却摇头,又问:“明华,你说段家会不会再针对我哥他们啊?”她担心的就只有这个。

段家睚眦必报,她担心段家人在他们走后,就开始为难宁大哥他们。

顾明华道:“你忘了还有老爷子了?”

他没有说的是,那时他跟老爷子说了段家的事后,顾长鸣就已经对段家出手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会段家自身都难保了,又怎么可能还有精力去为难宁家呢?

事实是,如今的段家可不只是焦头烂额自身难保这个问题,而是他们还能不能在厂里站稳脚根那么简单。

就是段淮此人,如今却已经躺在医院里,已经起不了床了。

就在不久前,他对一户人家进行敲诈的时候,被那家儿子奋起,推在了地上,脑袋正好就嗑在了地上,后脑勺就这样磕在了地上,而运气实在太差了,那块地上正好有一块突出的小石头,就这样地磕在了他的后脑勺上。

当场就脑震荡了。

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急忙进行了拍片等一系列的动作。

最后证明,这一摔,脑袋上有淤血,如果不散开,能不能醒来是一个问题,就算真的醒来了,可能也是个傻子,也可能会失忆。

这一刻,段家就陷入了无尽的悔恨中。

特别是段家的老太太,骂着段家的老爷子,当初真是恶事做太多了,这就是报应啊。

段家老爷子自然不承认这是报应的,如果有报应的话,早就报了,不可能还等到现在这个时候。

那只是凑巧而已。

但是段家老太太不这样认为,就不停地哭,不停地闹。

这个新闻,当时在北片区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就连北片区的领导都心动了。

毕竟段家虽然只是一个厂里的一个实权人物,但是在区里还有些名声的。

毕竟段家是带着区里的领导,把人家服装厂接受过来的。

如果不是段家,如今厂里的人心可能都没有这么齐。

如今段家出了这样大的事情,作为领导关心一下,北片区领导最后也过去看望了。

问了医生那边,段淮苏醒的可能性有多少。在得到希望很渺茫的时候,领导也叹气了。

命也,时也,也只得去安慰段家一二。

这些,顾明华他们都不知道。

此刻他们已经到了顺县了。

刚到大院的时候,就见到了八卦王乔大妈。

她看到他们的时候,一脸的幸灾乐祸。

但同时也有着惋惜,看着挺莫名其妙的。

直到顾明华回农业局报道的时候地,和知道,他竟然被原来的副局长也就是现在的局长给开除了。

理由不是别的,就是说他旷工多日,一定要给予开除。

顾明华就去理解,自己明明就是请了假了,何来的旷工?

人事部那边的人,却支支吾吾的,最后只得说:“你去问局长吧,这个通知是局长下的。”

顾明华一开始以为是张局长,最后才知道,并不是张局长,而是原来的副局长,现在的高局长。

他一下子就懵了?

怎么回事?

高局长道:“没有任何的理由,你本来就是高局长给提拔过来的,如今你不符合咱们的要求,自然就给你开除了。”

又道,“对了,你那个房子,也应该让出来,那个是给局里职工的,如今你已经不是局里的职工了,自然就不能住了。我已经通知了”

顾明华却微皱起了眉头:“高局长,我知道你对我有意见,但是要开除我,也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需要有局里所有领导的表决,还有党委的表决,你真的确定要开除我吗?”

高局长一愣,因为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做确实不好。

这确实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毕竟他也是需要跟党委所有的成员通气。

但他就是不想让顾明华在局里了。

他是张局长招进来的,如今高局长已经不在了,这个局里已经由他来主持了,怎么可能还让顾明华再在他眼皮子底下再招他眼呢?

自然是不可能的。

当所有人都觉得,顾明华被开除了,就只能自认倒霉,就连刘干事也这么认为。

他还过来安慰,说张局长一定不会让他就这样被人开除的。

还有人幸灾乐祸,比如原来跟顾明华竞争的那个包心。

而他是局里第一个站出来拍手的人了吧?

毕竟他和顾明华的意见非常的大。

如今顾明华被高局长给开除了,出在如今局里就他是第一人了。

他的小组将来也是被重视的那个小组了。

有论坛会经验又怎样?

还不是什么都没有?

还不是一样被人从局里踢出来了?

只有赖喜昌道:“顾同志,你放心,这件事情县里会处理的。”

县里的领导,找了高局长,跟他谈了一夜的心。

高局长从县里领导的房间出来的时候,一脸的冷汗。

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顾明华竟然不是普通人。

他如果知道了,就不会这样干了,现在倒好,得罪大佬了。

心里也有些怨县里的领导,这样重要的事情,怎么不提前跟他说?

如果县里的领导知道他心里所想,只怕一巴掌就过去了,什么叫没有告诉他?

他们没有告诉吗?他们一早就通知过他,要注意分寸。

但是他听了吗?

高局长用力地咬咬牙,最后还是决定维持原判。

既然已经得罪了,也难收回了,那就不如干脆得罪到底了。

顾明华一家就在默默地收拾着家里的东西,决定要搬出去了。

大院里有人欢喜,有人幸灾乐祸,也有人惋惜。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顾明华这一次是要栽了,永远爬不起来了的时候,省里一份通知,就下达到了县农业局。

到了人事科的桌子上:

调顾明华同志到省城农业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