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7章 油厂出油,东泽送礼

三日后,榨油厂传来好消息,出油了!

李东泽匆匆的赶往了榨油厂。

还没进厂,浓浓的油香味已经传进了李东泽的口鼻中。

跟着油香味,李东泽换了身工作服,进入了厂房。

进到车间里,油香味更浓了,看着从压榨模具里面不断渗出的胡麻油,李东泽满脸堆满笑意。

模具里渗出的一点点油,揣进李东泽兜里的,就是一叠叠钞票。

“刘大爷,出油率怎么样?”

刘老根也是满脸笑意的说道:“要比我预估的高。”

“那就行。”

刘老根问道:“支书,直接罐装吗?”

李东泽想了想说道:“罐装吧!第一车货先给王胜利,我下午去问一问本地的货怎么弄,是散装还是罐装?”

“好咧!明白了!”

榨油厂顿时在刘老根一声令下全员行动了起来。

李东泽则在榨油厂里,视察了起来。

这种传统的压榨流程分为:清洗,烘干,破碎,烙炒,蒸制,制饼,压榨,接着就能过滤罐装。

一个个工序,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的复杂。

清洗,主要就是去除杂质和污垢。

烘干,经过经过200度的高温,快速的去除胡麻籽的水分,并且破除外壳,使其能达到放油标准。

破碎,采用传统的磨盘研磨,制成粉末状。

烙炒,这是很重要的环节,经过不停的翻炒,使其释放香味,激活胡麻的营养成分。

蒸制,炒熟后的胡麻籽,需要放在笼具上进行蒸制,再次释放香气,激活营养成分,为制饼提供方便。

制饼,经过二十分钟的蒸制,模具中放入油纸,然后放入蒸制好的胡麻籽粉末,经过适当的压制,形成一个个饼状物。

压榨,将一个个饼状物,放进一个个大型的磨具,开始压榨,这就需要人不停地的用木锤,敲击一个个木樨,使模具受力,起到出油的目的。

过滤,通过纺织滤布的过滤,使胡麻油的纯度和口感达到最佳。

罐装,此时过滤后的胡麻油,通过油槽,流进一个个大水缸中,人工再用抽吸器,一挤一吸,罐装进一个个标准的五斤或十斤的塑料桶中。

这些塑料桶,都是李东泽从市里的第一塑料厂里面定制的。

塑料桶外面还有一个魁字,这就是以后李东泽准备注册的商标,也是为了纪念罗永魁。

看完整套的制作流程,李东泽在想,这每个生产环节,以后都能用机器代替,可是有的设备以现在的条件还有点满足不了。

即便满足了,李东泽现在也不准备用,用了机器就面临着大批的人员下岗。

再说这种古法酿造出来的胡麻油,要比纯机器酿造的胡麻油,味道上要好很多。

李东泽从榨油厂出来的时候,提了五桶胡麻油。

回到村委会直接赶往了市里,自己村生产出来的第一批油,当然要给几个老朋友尝尝鲜。

再说时间长不见了,也该在大家面前刷刷存在感了。

李东泽第一站去的是,并州市第一中药厂。

王教授已经很长时间没见了,王教授本人对自己,对上店村来说,帮助是非常巨大的。

再者以后种植的中药材,还指望王教授给自己疏通关系呢!

见到王教授,王教授对李东泽依然热情,两人岁数虽然相差很大,当依然有一副忘年交的感觉。

对于李东泽生产出来的胡麻油,第一时间能想到他,王教授很感激。

两人寒暄了一个小时,李东泽这才匆匆的离开。

第二站,去的种子研究所,宋教授一看李东泽竟然给带来了自己榨的胡柚,也很是满意和开心。

“东泽,你这行动更快啊!已经开始榨油了。”

宋教授说着打开了桶盖,瞬间香气扑鼻。

宋教授赞叹道:“好油,好油,油香气扑鼻,一看就是刚刚榨出来不久,这么好的油很久没有吃到了。”

李东泽笑眯眯的说道:“以后家里没油了,您就尽管去我那里取,管够。”

宋教授笑道:“我这一辈子活的清清白白,老也老了,哪能为老不尊,占年轻人的便宜。”

李东泽说道:“这和占便宜没关系,您对上店的帮助这么大,吃点油我们还是能管的起的。”

“哈哈哈。”

宋教授爽朗的大笑道:“那我就先谢过你了,用不用我帮忙,给你往出推销点啊?”

李东泽摇头笑道:“就不劳宋教授了,供销社以前已经答应给我们销售了。”

“那行。”

宋教授也只是随口一提,既然人家都有供销社帮忙卖了,自己这点小能量还是别释放了。

李东泽和宋教授聊了一个多小时,这才离开。

继续赶往下一站,市供销社。

邸树军看到李东泽已经把油榨出来了,自是高兴的不行。

现在只要有油,根本就不缺销路,这就是供不应求。

市场供不应求,那就说明钱会源源不断的进账。

钱多了,那供销社的效益就会很好,效益好了上面的领导自然就会非常满意,领导一满意那邸树军觉的,自己更一步的希望就会大大的增加,这就是一连串的反应。

邸树军也没废话,直接说道:“李支书,www.youxs.org,我就按这个价格给你结算,我们只挣粮票的这部分就行,你看这样行不行?”

“行,就按您说的来。”

李东泽一口就应承了下来。

他接说道:“那您这里需要散装的,还是我给您直接罐装这样一桶一桶的?”

“李支书,千万别罐装,这一桶谁买的起啊?”

邸树军这话一说完,李东泽顿时心里就是一惊。

他既然把这一点给忽视了,他定制的油桶看来是有点大了。

这五斤,十斤一桶的油,确实能买的起的人不多,他既然用几十年以后得所见,来想问题了。

告别了邸树军以后,李东泽直接赶往了第一塑料厂,需要重新定制小桶了。

有一斤的塑料桶足矣。

办完这事后,李东泽这才赶往了县委。

石红兵给自己的帮助是巨大的,油生产出来了,当然是要给他送两桶的。

可是去到县委后,石红兵竟然笑容满面的丢给李东泽一张报纸。

李东泽拿在手里一看惊呆了!这上面有一篇对自己的报道,这让他感到非常吃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