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心病

陆父陆母愣在了原地,他们没想到收个徒弟,能占这么大一个便宜,急忙拒绝。

“这可不行,那酒楼是你家传的产业。”陆政廷劝说道。

可宋昭却苦笑着摇了摇头,“您不知道,其实在遇见师父前,我已经打算好关掉酒楼了。”他叹了一口气,无奈道,“都亏本一年了,家底都快要耗尽,实在没办法坚持下去了。”

妻儿也跟着他受苦,要不是因为这是祖祖辈辈的心血,他早就放弃了。

是孟青柠给了他希望。

如果风满楼能活过来,孟青柠的功劳比他大。

他不吃亏。

孟青柠知道宋昭提出这样的提议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便答应了下来。

“酒楼生意目前还没起来,等将来生意好了,我再拿分成。”

“行。”宋昭欣喜若狂,他知道只要孟青柠今天答应了,那他的酒楼就一定有救!

就这样商定了下来。

孟青柠出菜品,宋昭经营酒楼,等生意好起来后,利润对半分。

本来孟青柠想着二八分意思一下就行了,可是宋昭非常坚定,表示必须五五分。

宋昭走后,二房的人都觉得有些晕头转向,怎么好端端的就多了一家酒楼?

那可是县城的大酒楼!

“我以后可以去那里吃饭吗?”陆祁宇最关心的是这个。

“等以后生意好了,你也是少东家,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孟青柠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

这两天王氏把衣服也做好了,全家人穿上了新衣服,有了一种容光焕发的感觉。

他们把所有的钱放到一起,之前的十二两买材料用出去了四两。

除去给杨家的分成,他们手里的银子也不少。

“爹,娘,我想送弟弟去读书。”孟青柠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陆祁宇马上要七岁了,村子里稍微有点钱的人家,像这么大的孩子,早就启蒙了。

可陆祁宇还每天跟着他们做买卖。

陆政廷怔怔的看着孟青柠,心里顿觉五味陈杂。

想想两个月前,他们还一无所有,如今不仅修了房子,更重要的是还能送小宇去读书了。

要知道像陆家这么大的家庭,当时也只能送一个孩子去读书。

“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考取功名,希望通过读书,可以让他明辨事理,将来有自己一番天地。”

其实孟青柠不说这些,陆父陆母也是一百个同意。

他们虽是农民却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就这样陆祁宇读书的事情定了下来,他们打算先在村里的私塾启蒙,以后有条件了就去县城的书院。

这可把陆祁宇乐坏了,一个劲的朝陆祈楠炫耀。

孟青柠当然不会厚此薄彼,“我打听了,县城也有女院,等以后咱们搬过去了,就把楠儿送过去。”

可没人比她更知道读书的意义了。

上辈子如果不是读了书,她可能一辈子就烂在那个山沟里了。

陆祈楠也是第一次听说女孩子也能去读书,不免疑惑,“我真的可以去吗?”

她从前认为这些都只有男孩子才能做。

“楠儿,你要明白,这天下事没有什么是女子做不得的,古来有那么多杰出的女子,更有战功赫赫的女将军,她们那个比男子差?”

陆祈楠听的认真,就好似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陆父陆母见她说话如此离经叛道,没有言语,他们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并不觉得建功立业只是男子的事情。

女子也同样重要。

“剩下的钱,等咱们攒够了就去买地。”

她已经打听好了,最近村里刚好一户人家搬去县城了,他们家的地需要出售。

“行。”全家人都同意。

第二天他们拿着钱来到了杨二虎家。

这才知道原来杨二虎不死心,昨天孤身又去了县城,果真还让他谈成了一笔生意。

虽是各定了两罐。

但也是个好的开头。

此外他们还带来一个消息,那就是如今顺心楼的生意在县城大好,好多菜品都是用他们的酱做出来的。

相信不久后,他们的酱就大火起来。

孟青柠也是被这个消息震惊到了。

想不到这顺心楼还有这个用处。

如今生意做大了,她得好好的盘算一下后面的事情。

光靠家里的灶台肯定是不够的,得专门建一个地方出来。

她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其他人也是同意的。

听他们想将地方选在镇上,王姨妈提出直接建在他们家。

之所以不建在上阳村是为了防止老宅的人来捣乱,再来镇上交通方便。

吃饭的时候,王姨妈问起了陆祈雅。

王氏这才将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老宅的人自从上次看见他们的罐子后,就知道二房还做着其他生意,觉得是陆祈雅故意瞒着他们。

这不,直接将她关了起来。

“那怎么办?”王姨妈有些担心。

孟青柠道,“放心吧,祈雅终归是陆家的孩子,他们不会太为难她的。”

至于其他的就得看陆祈雅的能力了。

王姨妈听说了陆祁宇要去读书的事情后,也是替他们高兴。

“那我以后是不是就和杨宇哥哥一样厉害。”

在他看来杨宇是秀才,是他们中最聪明的,当然比起自己大哥还是差了点。

“当然。”孟青柠肯定的道。

“杨宇是不是打算参加今年的乡试?”

王氏见杨宇最近都在私塾,便想着是不是忙着准备考试。

虽战乱还未平定,可朝廷对科举还是非常重视,并不打算取消。

“还有三个月的时间。”王姨妈叹了一口气,“希望朝廷尽快平定战乱,咱们百姓也能过几天安生日子。”

王氏也感叹道,“天下不太平,苦的都是平民百姓。”

要不是遇上战乱,她的年儿也不会…

孟青柠安慰道,“娘,听说最近朝廷已经收回了两座城池,等过段时间再太平些,咱们再寻人打听打听。”

她知道陆祁年是王氏的心病。

王氏点了点头,转眼已经三年了,希望她的祈年能撑到那个时候。

“就是,听说最近边关出了一名少年将军,英勇善战,好几次打的敌人落荒而逃。”

“看来是天佑我们大越。”

“民间还出现不少关于少年将军的歌谣,可见他深得人心。”

孟青柠想着,青阳郡就是那座被收回来的城池,也不知道那孟家人如何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