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策略的变更;突来的惊恐

上辈子

王忠嗣在伊州并没有遭到任何抵抗,甚至连城门都是开着的,只是里面的驻军已经没了踪影。

城中的百姓早已是人心惶惶,都在车载马拉向东逃难,伊州基本上已经是个空城。

此时,按照李非的意思,王忠嗣在伊州并没有做过多的驻留,简单休整以后,继续西进,向庭州进发。而此时的李适之依然没有任何反应。王忠嗣一路行军,连个人影都没看到,一切看似风平浪静。

长安这边,随着王忠嗣逐渐接近庭州,开始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各处的军报一封接一封的送往兵部,但都是未见李适之起兵的消息,李适之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与此同时,回纥那边也传来了消息,他们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对白眉可汗进行征剿,好像胜利的天平已经彻底倒向了大唐,李适之插翅难逃。

面对这样平静的局面,李非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就这样趴在舆图上看了一天之后,突然想起了之前蒲昌县城受到突袭一事。

蒲昌县位于庭州西南五十里,背靠折罗漫山,地势低平开阔,庭州、西州也都在此区域之内,三座城池刚好形成犄角之势,周围大多丘陵高地,沟壑丛生,所以也只有在这一带骑兵来往极为迅捷。

之前蒲昌县城遭受攻击,李适之说是当地突厥遗族响应白眉可汗想要复国,现在看来,是为了他能从长安脱身提前安排好的一出戏,从舆图上周围的地形和唐兵驻守的分布来看,唐境内的突厥遗族根本就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形成几百人的骑兵队伍。

李非此前完全没有注意到庭州周边地区的地形概况,只是简单的认为自己心中既然已经熟记了各地的兵力数量和各城之间的距离,以及水路的各种走向,便可以一劳永逸,直到此时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

从伊州想要抵达庭州,则需要沿着折罗漫山山脉走向,一路向上,翻越一片丘陵地带,对于骑兵和辎重运输极为不利。除此之外,想要接近庭州,王忠嗣的大队人马只能穿越诸多峡谷,这就给李适之居高临下的突袭给出了极大的便利。而李适之的一直静默,应该就是在等待这个机会,两万人马借助地形可以给王忠嗣带来巨大的伤亡。

李非一想到这里,背上的冷汗直流,立即让人给王忠嗣快马送信,让他继续放慢行军,在庭州东两百里折罗漫山山脚处扎营,等待后续安排。

回纥的兵力,想要对庭州形成威胁,也需要翻越或者绕过阿尔泰山脉和一些沼泽荒漠,行军距离过长,还要提前完成对白眉可汗的剿灭,最快恐怕也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对于李适之,想要速战速决,现在看来已是不可能。

李非整理好各方面的战报,写了一份奏章呈给了玄宗。

玄宗看完李非的分析,问道:

“那依你之见,王忠嗣待在如今的地方,下一步该当如何?”

“既然李适之想借用地势优势据守,我建议王忠嗣将军放弃庭州,先取西州,目前大军所在之处去西州一路相对平坦,只要能进入平原,我们的兵力优势才能体现。”

“西州现在情况也是不明,如果李适之提前做了准备该如何应变?”

“陛下,王忠嗣将军打出的旗号就是准备攻打庭州,李适之必定会在庭州重兵布防。所以我建议王忠嗣的大营驻扎不动,只留少量士兵看守,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页/共4页)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