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8章 困境

在隆埔市这一带,好几个村子都有重点的蔬菜种植基地,很受重视。

这一些蔬菜种植基地,是确保附近城镇蔬菜供应,以及做外贸出口的重要地方。

尤其是莱份村,偌大个蔬菜批发市场,几乎每天都有集装箱货车来收货。

村里的老人,很多都会在村委的组织下,前往蔬菜批发市场这里帮忙来维持秩序,并协调一些过称,报数,记账等等的事情。

也是因为上边重视,村里重视,老人帮忙,菜农配合,使得莱份村的这一个蔬菜批发市场,成为了附近非常重要的一个蔬菜出口站。

一般,蔬菜批发市场都是早上四五点就开工了,到了八点多的时候,差不多就收摊。

菜农都是一大早就开始忙活,甚至是半夜就开始收割蔬菜,一大早就把蔬菜送到批发市场,或是自己载着,前往镇上和市里零售。

这一些,都需要早一些开始,才能够赶上早市。

如果是贪睡起晚,那么,一天的生意也基本上别做了。

由于莱份村的这个蔬菜批发市场规模大,不少集装箱货车都来这里收菜,使得附近不少村子的菜农,也会把蔬菜运到这里来出售。

这,是最简单最快捷的一种方式。

当然了,蔬菜出口,需要蔬菜的卖相好看,还要接受相关的农药等项目的检查才行。

这个时候,打农药比较少,大家都很小心地处理这些问题,倒是基本上没有因为农药不合格而退货的蔬菜出现。

至于一些卖相太糟糕的,那不好意思,真的没法收,只好自家去零售,收回一些成本。

这样繁华的蔬菜批发贸易市场,每天早上都开工,货车也很多,但对于菜农而言,收入并没有增加多少。

蔬菜卖不上什么价,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愿意,就是隆埔市这一带,菜农种植的蔬菜作物种类相对比较有限。

大家基本上都种一样的蔬菜,成批量之后,数量太多了,导致蔬菜的收购价格都跟着降了下来。

甚至于,一部分稍微差一点儿的蔬菜,都没有办法被收购。

辛辛苦苦种植了一茬蔬菜,人工,农肥,农药没少投入,但这菜卖不出价格,甚至是卖不出去,那可就要亏本了。

尤其是这一年,各种蔬菜都是大丰收,数量太多了,又有其他地方蔬菜的竞争,导致这里的收购价继续跳水。

这样的状况,导致一些菜农的蔬菜没法出售,干脆把菜砍了,堆在地里当农肥用,再去种植其他的。

卖不出价,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收割,清理,整理,运输,却可能无法被收购的话,那就更不划算了。

在这样的年代,大部分的农民,很多都非常的守旧,就是种菜,卖给蔬菜批发贸易市场就行了,拿到钱就很好。

生活艰难,但这至少还有一些希望。

再有自家田地里种的稻谷,收成之后,那都是足够他们吃个一两年的,粮食不愁。

有了蔬菜卖给批发贸易市场的这一些收入,足够支撑他们接下来的开支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