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正是午餐的高峰期,餐馆的客人尤其多,俩少年早就已经见怪不怪地挤过门口排队的人群迈了进去。

少年舒朗的声音,很快就打断了刘金凤的话头:“姑姑,今天中午我上你这儿蹭饭来了,放心,我不白吃的,我给钱。”

顺着他的声音,姜宁抬头就看到了说话的,就是姜晁的同桌徐凯。

虽然在年纪上,姜宁只比他们大两岁,仅仅只是外表,相差不了多少,但人家徐凯喊她姑姑就没一点儿心理负担。

姜晁就从不当面这么喊她。

不过,这在姜晁眼里,只能说明他同桌的脸皮厚……

她也笑着回应:“那好,一会儿我给你们切个西瓜吃,刚到一批西瓜可甜了。”

刘金凤也顺势转身看去,见是两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不由地多瞧了两眼,几乎是立刻的,视线越过最前方的徐凯,看向了落在他身后半步的姜晁。

如今的姜晁,和以前也大不一样了,暑期整整有两个多月没有出门,一直待在店里帮忙,竟然捂白了好几个度,颜值上升了好几个档次,虽然身材还是显得很瘦,但也不再是那种看起来会骨瘦如柴的那种削瘦,反而因为他近期运动和打球的原因,使得他显得既健康又身材修长,比例非常好。

这孩子距离两年多前见的模样相差实在是太大了,不仅仅是外貌上的,连整体的气质都大不一样了,一双眼睛扫过来,冷得让人心底发颤。

“这就是阿晁吧?”

老太太可不会认错自己的外孙,这孩子跟他爹妈长得贼像,身高这点像他爸,长着高挑的个儿。

当年她闺女不就看中他爸长得高大帅气,不然就他那样的条件,往上靠不着,就是个运输队里开车的,能有什么前途?

徐凯站在姜晁旁边,偷偷地跟他咬耳朵:“这老太婆是谁啊?”

不怪他好奇,主要是这老太太一副自然数的样子,可要真是自家亲戚,姜晁和他姑姑能是这种反应?

就像他奶奶,哪次去他奶奶家的时候,他奶奶没有心肝肉地好一顿热络?

还专门一大早地就去菜市场买他爱吃的菜,风轻轻一吹就怕他冷了,太阳微微一晒又怕他热了,简直比他亲爹妈还要亲!

全家最宠他,溺爱他的,就是他奶奶了。

姜晁看了他一眼,继续沉默,并且脸色更黑了。

自己的外婆他还能不认识?

尽管两年没见了,可他又不是失忆了,在看到刘金凤的那一瞬间,他就怔了好几秒。

当时他年纪还小,根本就不懂事,并不知道他爸死了以后,他妈就跑了,这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还好运输公司没有推诿,给了补偿款,整整有八万块钱。

可这老太太不做人,连小孩的钱都骗!

以前是他不懂事,太单纯,不知道这叫做被骗,还是左邻右舍听说了以后,常常在背地里说他外婆骗了他家的钱,渐渐地,又从背地里变成了当面说,听得多了,再加上刘金凤他们也的确在借走了钱后就再也没有联系,他即便是年纪小,也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

姜晁的嘴角,牵起一抹嘲讽的弧度,问姜宁:“她是来还钱的?”

还钱?

那你真是想太多了!

她要是愿意还钱早还了,还用等到现在?

姜宁假装没有看到刘金凤脸色微微僵了僵:“你是来还钱的?”

说到还钱,刘金凤面有难色:“这件事儿暂时有点难处,等再过阵子……”

还钱是不可能还钱的,这老太太还想在这儿装,可在她面前的俩人,一个不是原装货,另一个也不是原本那个容易上当受骗的小孩了。

姜晁已经扭身坐了下来,连看都没再看她一眼。

姜宁一看他这种拒绝沟通,懒得回应,不想再理人的模样,跟平常发现她又乱花钱的时候一模一样,看他沉默冷硬的背影,就知道他心里其实很气。

这年头,欠钱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偏偏人家还是他外婆,很难用强硬的方式去跟她要钱。

而且他也开不了这个口。

可能换成是徐凯这样的性格,早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当场就嚷嚷着让她还钱了,哪还管什么面子不面子……

正好,姜宁也懒得应付她:“那您这是干嘛来了?”

说到这个,老太太精神一振,搓搓手,有些不知道从哪说起好,干脆冲门外招了招手:“先让建军进来吧。”

沈建军,就是刘金凤的儿子,还是姜晁的舅舅。

和沈建军一块儿进来,长得一副精明样的女青年,就是他两年前娶的媳妇,叫杜燕。

“都说现在下海搞创业能挣大钱,这不是阿晁他舅舅辞职跟人去做家私生意,结果运气不好,钱倒是投进去了,手续没办成,那家私厂到现在还半死不活的,能怎么办?现在只能出来找点事做。”

刘金凤说得半清不楚的,要是不明真相的人肯定没听明白,但姜宁是亲自开过店,也跟人合作开工厂的,自然是明白沈建军是为了发财,跟人合伙办家私厂。

搞创业的难点在于,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完全一样,这年头可没有后世的信息发达,想要咨询问题直接上网就能解决,他就根本不明白应该怎么做事情,连上哪儿去申请都不知道,胡乱折腾一通,时间和金钱都赔进去了,最后也没办成,只好拉倒了。

同样的事情,姚琛和曹苏寅他们在省城开公司办大厂,一张嘴巴就有人给他们出力,归根究底就不是一个量级,连起跑线都不一样,所以人家做事也就事半功倍了。

以这个年代来说,只要挖到了第一桶金,那接下来吃鸡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往后要是眼光长远些,未必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当然了,这些都基于沈建军当时的厂子办成的情况下。

刘金凤绝口不提沈建军办砸的事,腆着脸跟姜宁提道:“我看,你这里生意这么好,就让建军俩口子来这里做事?你别看建军看着瘦,其实身上还是有一把力气的,肯定可以帮你们干活。还有他媳妇,读书的时候算数就好,她可以帮你收收钱。”

姜宁:“……”

看来,那八万块钱估计都让沈建军都亏完了……

不然哪有脸过来给她做事?

就连一脸冷淡,不屑看他们一眼的姜晁都没忍住抬起了头,瞪着刘金凤的眼神有几分阴沉。

从头看到尾的徐凯,看着这老太太,也有些一言难尽。

这老太太不要脸的程度简直了。

连他都没这么不要脸……

呸!他为啥要拿自己跟这老太婆比较?

“不行。”还不等姜宁说话,忍无可忍的姜晁已经黑着脸拒绝了。

姜宁会不会同意他不知道,反正他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他就不明白了,这些人哪来的那么大的脸?

骗完了钱,又过来打感情牌,说什么来店里干活的,真来了,还不是来当大爷?到时候赶都赶不走。

他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姜宁也这么想的。

她点头说道:“我们这里员工都招满了,也不需要收银,多一笔薪水的支出,我就要每个月多亏两千块钱,不划算。”

现在的人工成本还不算高,服务员更是属于一般收入人群,姜宁给员工们开出每个月一千多块的薪水,再加上奖金、养老保险,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着实不算低了。

也因为她这里的薪资待遇好,最关键的是,店里包午餐和晚餐,菜做得这么好吃,工资少拿点都有人愿意干好吗!

可刘金凤听了,非但没打退堂鼓,反而理所当然地说道:“那就把你店里的员工辞退两个,就刚刚那个姑娘好了,年纪这么轻,顶不了什么用,再说,用别人还不如用自家人呢。”

这老太太的大言不惭,再一次惊呆了所有人。

而所有人里,脸色最难看的,莫过于当事人“那个姑娘”杨思思了。

杨思思可是餐馆的第一批员工,店铺一开业就已经在这儿工作了,算是“元老级”的,开朝名将啊,哪能随随便便就辞退的?

要走,那也得是她自个儿想走!

这老太太也不知是哪来的葱拌蒜,一来就说辞退她,让她家里人顶上,合着这还是她的家族企业啊?

杨思思不高兴地挽上姜宁的手臂,努努嘴,道:“哟,您老是打哪来的呀?我怎么以前都没听我们老板说过……哦对了,我们老板可是说了,她的亲戚就剩阿晁这一个侄子了,往上数三代都没有直系亲属的!”

她这话可没有说错,姜家就剩这俩小孩了,除了姜晁还有不知道跑到哪个地方逍遥快活去了的妈,以及他妈那边的几个亲朋外,还真就没什么可以走动的亲戚了。

姜宁算是看出来了,老太太心里打着小九九,就是看她外孙现在日子过得好了,来拣现成的便宜来了。

她也不想想,她早就不是姜晁认为的好外婆了,姜晁也不再是那么容易上当受骗的小可怜了。

姜宁正好也懒得应付刘金凤他们几个,就顺着杨思思的话说道:“她是阿晁的外婆,虽然吧,跟我没什么关系,但咱们礼数还是要有的,就请他们吃顿饭吧,思思,你给阿晁的午餐一样的也给他们来一份。”

然后又看着刘金凤,盯着她的眼睛,接着道:“这饭店呢,是我自个儿开的,跟阿晁同样没什么关系……啊,也不是,等再过个五六十年,我老了、死了,又没有子孙后代继承我的遗产,那阿晁或许会成为法定的遗产继承人。不过,那跟您也没有什么关系了。”

姜宁轻声细语的,便将刘金凤说得脸色发黑。

她却仿佛没有发现似的,把杨思思挽在手臂上的手拉过来,对这个年轻又精神的姑娘说:“我下个月起就要在省城开店了,到时候你去给我当店长,我给你涨工资,还给你毛利提成。”

她早就已经在做计划了。

最近一个月里,连着去省城也不是没有收获的,除了饮料厂的事以外,还有她跟姚琛合作的连锁餐厅也已经步入正轨,接下来她每周、或者每隔一周都要去一趟省城,把她店里上新的菜肴也教给其他连锁店的厨师们。

除了这两件事,剩下的时间她都用来准备开奶茶店的前期准备了。

目前主要还是考察市场定位、店址选择这些方面。

在一切都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她打算先等一阵子,直到昨天从省城回来前才刚有些眉目。

陆鸣也不知道打哪得来的消息,说市区前年拆的那块地要开一个时代广场,早就已经在投放建造了,今年就会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开放。

他自己就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投点儿钱,吃下一部分的商铺。

姚琛和曹苏寅本来就嗅觉灵敏,自然是很感兴趣。

这三人在赚钱上的魄力,绝对要比大多数人强得多,还不像姜宁对未来资讯知之甚详,自己就有一套对商机的敏锐观察力。

姜宁倒是也想掺一脚,可她拿不出那么多钱……

她银行倒是有不少存款,却只能干看着,没有现成的名目可以让她为所欲为地花钱。

她现在,能为所欲为花钱的部分,也就只能给自己买买衣服,给她那便宜侄子买买鞋了QAQ。

不过,其他机会还是有的。

时代广场落成后必定将要招商引资,她现在有陆鸣他们的人脉了,只要跟他们打声招呼,到时留个优越的地理位置给她开个奶茶店就成。

她已经打算好了,这还只是第一个在省城建的大型商业广场,等日后一个接一个的商业广场落成后,她都把奶茶店安排上,绝对能把品牌打出去,就像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后,先经过集中化和系统化的阶段,然后再渐渐地迅速扩张开来。

反正开奶茶店的设备和物料都是现成的,选址方面解决以后,其他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杨思思愣愣地看着姜宁。

上一秒她还在担心自己的饭碗不保,下一秒幸福来得太突然!

她这就……

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

作者有话要说:OvO:,,,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