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小孩的钱,姜宁哪好意思拿啊?

她自己有的是钱,只不过没有人知道罢了。

也正因为如此,就算餐馆生意再好,在看到她大手大脚地花钱,对金钱丝毫不在意的样子,姜晁才会担心她开店的钱会不凑手,这才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想要帮一帮。

连姜晁自己都没有想到,在他的心里,他的这个从前那个连他一个小孩都看不起的懒姑姑,对他来说,比金钱更重要。

人往往只有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在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才能看明白自己的心。

今天刘金凤他们的出现,这少年才骤然意识到,不是所有的亲人都有亲情的,有的人在血缘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可是没有感情的基础,不会在你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只会在你花团锦簇的时候来要好处,这样的亲人,又算什么亲人呢?

姜晁年纪虽然还小,性情也冷冷淡淡,仿佛什么都不上心,但他的心里还是有一杆秤的,亲疏有别,一个同甘共苦过来的小姑姑,一个是在卷了他家赔偿款就跑了的外婆和舅舅,他愿意在小姑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拿出他身上的所有,却再也不会为了外婆家的那些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毛钱。

姜宁犹豫再犹豫,不忍拂了他的一片真心,还是决定收下这份心意……

尽管这一千多块其实根本就起不了什么作用。

她也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个决定:“那这个钱,姑姑就当是你用来投资的,到时候按照投资比例给你算股份。”

股份有什么意义,对于一个初一学生来说并没有概念,而且他也不会料到他的这个年纪比他大不了多少岁的姑姑其实是打算把奶茶店开成连锁,经营到全国各地……

他仅仅只是以为帮了他姑姑一个“大忙”,心里松了一口气。

到了第二天,整幢楼的邻居都知道刘金凤他们找上门的事了。

一大早,姜宁刚出门准备去菜市场看看,就被正弯着腰对着炉子烧煤球的李大红抓了个正着。

李大红放下手上的蒲扇,走了两步,拍拍她手臂:“听说,小晁他外婆和舅舅去你店里找你们啦?听说他舅舅生意失败了,赔了好多钱,不会是找你们来借钱的吧?”

这个问题,她在看到背着书包率先出门去学校的姜晁已经问过一遍了,并没有听到让她满意的回答,总觉得填补不了旺盛的好奇欲,看到姜宁,又一模一样地问了一遍。

邻居莫名其妙地八卦,总是体现在这种奇奇怪怪的地方,姜宁也很无语。

你也不能说人家坏心,最多也就是喜欢看一些热闹,或者打探一下人家屋里头私密的事情,心思再坏倒是坏不到哪儿去,可麻烦的地方也有,谁家发生点儿什么事,不出一天就能传得人尽皆知。

以前的人都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不会把**看得太重,但对才在这里生活了四五个月,刚刚适应一点儿小县城里的生活的姜宁来说,还是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

她甚至都有点想要搬家了。

搬家这种事,如果是在她刚穿来的那会儿,肯定是不现实的,首要的问题就是钱,现在钱倒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了,但还有其他的原因。

就像这套房子,是姜晁他爸留给他的,总不能说卖就卖吧?

再说,这时候的小县城,住在哪里都有这种问题,并不是搬到另一个地方就能够避免的。

而且,住这里,不管是姜晁上下学,还是姜宁去店里,距离都很近,步行也就几分钟的事,实在是太方便了。

综合那么多原因,姜宁觉得自己暂时还可以忍受一段时间,等到……

随便打发了李大红后,姜宁在去餐馆的路上,已经盘算着省城的店开起来以后,直接就在省城买房了。

大城市的规模毕竟不同,而且她都去过省城好几趟,发现城里已经逐渐出现了纯商品住宅的势头,尤其市中心开始引进外资开发住宅项目,住宅也开始出现了分水岭。

目前福利房仍然占主导地位,但再过几年,福利分房就会被市场经济模式的商品房所取代。

如果赶在这种势头下,趁着还没有未来的限购政策多买几套、乃至几十套房,那的确不失为一本万利的好投资。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其他的生意都赔了,只要那些不动产还在,就算是家道中落了,靠着收租都能过得很舒服。

正当姜宁盘算什么时候再去省城重点考察一下几个新建的商品房的时候,陆鸣的电话给她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时代广场年底开业,下个月就要招商引资了,我们托关系拿了几个一楼商铺,给你留了个靠北的正大门的位置,面积不大,也就是二十个平方,够用吧?”

“真的?”

何止够,简直太够了!

按照她之前的想法,开个奶茶店也就是几平方的事,就跟后世所有的奶茶店差不多,没想到他们不声不响地,给她留了这么大的面积。

这也是他们的好意,而且面积大点总比面积小好得多,就是租金稍微贵点。

“租金的事你不用担心,到时候让姚琛办个手续,把铺子挂你名下,等年底你们工厂分红的时候直接把钱抵扣掉就好了。”

陆鸣毫不在意地就把事情解决了。

他打这个电话,主要是姜宁听说了时代广场的事,就表示过打算在那边租个铺子开店,这对他来说也不费什么事,就是举手之劳。

餐馆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姜宁即将要在省城开店的事,在事情还没有眉目的时候,已经有不少员工提前预祝杨思思顺利升职了。

所有员工当中,杨思思是最早入职的,而且工作一向都很勤勉,别看人家年纪轻,还真没出过什么差错,新招来的员工也基本都是她在带的,是个有耐心,又勤快的姑娘,大家对她的印象都很好。

当其他员工听说她即将去省城当店长了,除了羡慕和祝福外,大家更多的,就是向往。

每一个员工都希望升职加薪,当他们看到他们这群人当中,有一个脱颖而出,被老板赏识,从一个普通的服务员,一跃成为了一店之长,不仅工资大幅度提升,还承诺给一部分的提成,就相当于自己也成为了半个老板……

既然杨思思可以,那其他人是不是以后一样也有机会?

以现在餐馆的火爆程度,每个月光是净营业额就超过三四万了,要是在省城也能火起来,那开第三家、第四家店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到时候,肯定还需要提拔更多的店长!

大家仿佛看到了升职加薪的希望,一夕之间,工作的热情突然变得空前高涨起来了。

员工们积极工作的心态,姜宁又不是瞎子,立马就发现了。

这些都是好事,年轻人干劲十足,整个餐馆都显得富有活力了……

尽管未来是否要提拔他们,还要看他们接下来的表现。

姜宁又把目光瞄向了厨房。

餐馆的大堂和厨房,就好像是一家公司的两个部门,立一个店长,就相当于饭店的大堂经理,本质上和厨房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可又有着丝丝缕缕的关联。

在看到服务员们一个个都对未来受到重用十分有信心的模样,两个厨师心里难免有些想法,所以,当姜宁主动找他们进行谈话的时候,两个厨师都很惊讶。

这两个年轻厨师是姜宁原本招来当帮厨的。

这年头,厨师的工资高,但是帮厨就相当于打杂的,类似服务员的职务,两个帮厨的工资加起来都比不上一个厨师。

原本餐馆里就姜宁一个掌厨,他们两个作为帮厨,也是后来因为店里实在是太忙,姜宁才决定把店里的招牌菜一一教给他们。

原本就已经有过几年的帮厨经验,下厨炒几个菜根本就难不倒他们,再加上姜宁并没有藏私,不管是菜谱还是秘方,教得尽心尽力,等他们尽数学完,姜宁索性也就把厨房交给了他们两个。

“你们俩现在也算是我们店里的厨师了,工资待遇肯定不会跟原来一样,我做主,决定给你们俩涨工资。”

姜宁把两份打印的薪资合同递给他们俩,说道:“你们也都知道了,我准备在省城开奶茶店,可能未来还会开更多的店,不可能在咱们店里事事亲力亲为了,所以,我不在的时候,全靠你们俩位大厨替我撑着。”

两个厨师都有些受宠若惊。

但在翻开薪资合同,在看到给他俩足足涨了一倍的工资后,两个人难免有些激动。

外面的工作不好找,他们就是去应聘,没有掌勺的经验,也没有厨师相关的资格证书,是不会有人愿意高薪聘请他们当厨师的。

但自从来了“第一家美食”店,他们就觉得自己是受到了重用。

从第二个月起,老板就把店里的招牌菜都交了他们,到了第三个月,直接就把厨房交给他俩管理,这说明了是相当信任他们俩!

让他们上哪儿去找这么好的老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