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威猛的铁牛

始平郡相聚一番甚是热闹。

众人不仅学到生理知识,也闻听几首好诗,尤以冯雁和苏惠的诗句最为精妙。

苏惠一首:“软枝吐新芽,一朵茉莉出。静雅嫣然态,历久弥留香。”搏得众人满堂喝彩,而冯雁的也让众人大为赞叹。

不仅如此,众人还学会一首新曲,学会之后齐声合唱,感觉畅快淋漓。这个年代鲜有合唱的机遇,如此合唱确实能焕发出激昂的情绪,更能抒发潜藏于内心的矜持。

合唱之后,众人感觉似乎没有了任何间隙感,就连一直局促的侯义几人也显得尤为兴奋。

而冯雁也感觉很是畅快,可以无拘无束地饮酒做诗。

“要多与年轻人接触啊!”冯雁一直觉得自己有些暮气老沉,没办法,心态所致。

欢乐的时光总有结束的时候,告别之时,众人无不依依不舍。尤其是苏莹,拉着冯雁的衣袖,眼泪婆娑舍不得分开。

……

次日,冯雁依旧去往郡府,农忙时节马上要来了,收庄稼、纳田赋是重中之重。

将所辖官员及各县县令召集一起,冯太守来了一个“圆桌”会议。郡府府衙偏院有一间面积较大的屋子,一张“晋隆”商铺新特制的圆桌摆放于正中央,四周放有靠椅。

众官员哪见过如此阵仗?从古至今,哪有下属与上级平起平坐的?

不过冯太守可不在乎这些,命众官员坐下后要求各人陈述各自政务并汇报农田之事。

好畤县令姚德、美阳县令毛风、郿县县令张卓、雍县县令庄栋、苑川县令彭率,包括府衙各级官员一个个诚惶诚恐,互相偷偷用眼神交流,皆为讶然之色。

“各位不必惊讶,本官自上任之后对诸位较为严苛,原因无他,我郡作为三辅之地乃京畿要所。对外,阻敌之要冲;对内,京城之护援。无论漕运、陆运、军器、粮草、荐才等均为首选之地,陛下对我郡多有关切之心。因此希望诸位能克己奉公、殚心竭虑为朝廷分忧、为百姓分忧。”

“属下自当遵从!”众官员齐声说道。

“本太守委托功曹史柳言柳大人对诸位做了一番考核,大部官员为好评,只有数人为中评,差评无一人……”

听到此话,各官员长舒了一口气,早就听闻这位太守大人爱憎分明、手段狠辣,而且颇受天王赏识,所以一直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也不旺辛劳一年。

“时值农忙季节,诸位定要尽心尽责劝课农桑,如有劳力不足需调配人手,另,兴养立教、决讼断辟、盐政、征收税赋等亦不可懈怠……”冯雁继续说着。

训话结束,每一位官员开始细细讲述自己的政务,冯雁听在耳中,喜在心里,看来所辖官员倒也勤政,所言之政务如不是亲力所为绝对说不了这么详细。

而众官员心里却在嘀咕,一不小心被抓住小辫子,那可真是九死一生,记得原郡尉牛奔与衙头刘当便是因不知深浅而触了这个霉头。再看看太守身后那两个虎豹熊腰的壮汉,看自己的眼神总觉得像防贼,而且一只手总在刀把上握着,看着像是随时拔刀砍来,忒吓人!

扶风郡管辖兵将的官员是窦滔,乃太守之同窗,而管理财政的人是太守从泾阳县带来的奚主簿,军、财、政,三权均在太守手中,敢与这位上司作对,绝对讨不了好。

众官员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油条”,对这位这些门道自然知晓。

碰上强势的“领导”,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这个会议从早晨一直开到黄昏,中间只停歇了片刻。

众官员摸着酸痛的背部和饥肠辘辘的肚子却不敢抱怨一句,本想告辞离去却被告之留在郡府,说是太守大人宴请众人。

圆桌还是那个圆桌,不同之处在于,桌子上摆了满满一桌丰盛的佳肴。

除了铜鼎火锅,冯雁还指导伙房厨子做了几样热菜,都是中午歇息时亲自交代的。

一道火烤叫花鸡,板酥肉嫩、芳香扑鼻,光是看着便令人垂涎欲滴。一道爆炒腰花,滑而不腻、味道醇厚。一盆色鲜味美,麻、辣、烫、囫、嫩、鲜的麻婆豆腐更让人眼馋。冯雁曾在慕容垂的府中吃过一道铁架烤羊肉,这次也搬到了饭桌上,滴在火盆上“滋滋”的声响,扑鼻而来的阵阵肉香味,几度让人咽下口水。

在奚主簿、长史李卫、窦滔几人的示范下,众官员夹起羊肉卷沾上蘸料品尝铜鼎火锅,一时间,美妙的味道充斥口中,众人实感飘飘欲仙,如在云端。

一个巴掌一颗枣,先立威再施恩,冯雁对此运用的相当娴熟。

这顿饭让众官员大饱口福,同时也大开眼界,有的菜甚至闻所未闻,即便第二日离去之时,依然回味无穷。

麦子熟了。

田地间一片金黄,如无边的金色海洋,一阵风吹来,荡漾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