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赶集

过了好一会儿,大河才缓过神来,他也来玉娘身旁。

“玉娘,他们俩还小,你还是先教教我吧。”

玉娘见他一脸求知似渴的表情,痛快地应道:“好啊,你先写‘鄭大河’三个字我看看。”

大河顶着一张红脸道:“我会认,但写不好,只会写‘大’字。”

玉娘拿小树枝写下大大的“鄭大河”,“这就是你的名字,你好好练吧!”

大河拜佛般虔诚地看着这三个字,“真好看,你写的字比族谱上的字还好看!”

玉娘哧声一笑,“你不是说你认不了几个字么,也不会写,咋就认定我这样的字好看?”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你这笔画就像写过无数遍似的,而且大方不小气,长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

经大河这么一夸,玉娘觉得自己写的字立马大气起来。

韦氏往这边瞧了瞧,说:“娥婶还要请玉娘给她家富贵上族谱呢,已经找人看日子去了。往后咱村里添丁再也不需为如何上族谱发愁了。”

韦氏此话一出,在一旁搓绳的郑老爹扬眉吐气了几分。

“大河,今年祭祖你可得跟祖宗多磕几个大响头,这是祖宗保佑的你,你才能娶上玉娘。”

大河郑重地点头,“爹,我记下了。”

在裁布的花姑向玉娘投来羡慕又嫉妒的目光,当她想到大山从来没嫌弃过她,看到玉娘在教俩娃写字和数数,她的几分嫉妒又消失了。

这一下午,家里人没去找山货,就在家门口做做手里的活,晒晒日头,还时不时抬头看看挂在绳子上的兔肉。

这日子过得甚是满足。

每月十五赶集,不管有没有带货去换,亦或是兜里没揣一文铜钱,村里人都要去赶集的。

一个月才一次,怎么也得去图个热闹。

一早大河给玉娘绾发插簪,玉娘也学着拿布条给大河缠发髻,然后跟着家人一起去赶集。

玉娘见婆婆和嫂子挎的篮子里放了十几块红薯和芋头,就知道去赶集得走远路。

果不其然,巳末才到镇上。

一路上见过几个村子,都是寥寥几户或十来户人家,本以为镇上也就稍多几户人家而已。

没想到这个杏花镇可比玉娘想象的要热闹。

镇上的房屋紧凑,估摸着有一百来户人家,路两旁的店铺也有七八家,买日常家用足够了。

今日是赶集日,路两旁摆满了箩啊筐啊蒌子的,还有鸡鸭鹅,以及各种麻绳布料啥的。

绝大多数农户们都是带货过来交换的。

若是花钱买,几乎都是来镇上固定店铺里买。

农户们和店铺里的物品不一致,彼此不影响生意,由此赶集习俗才能长此以往地传了一代又一代。

“鸡蛋换糖喽!”

“麻布换蛋喽!”

“麻布换肉干喽!”

……

来往行人穿梭其中,叫卖和叫换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十几个村子几乎空巣而赴,不热闹才怪。

“大树,你找找你二姑,等会儿跟她一起回去,用兔肉还猪崽的账。大山和花姑,你们拿兔肉去盐铺子里换盐,我和你爹带俩娃瞧热闹去。大河,你带玉娘好好玩!”

韦氏懂儿子的心,知道他想和玉娘单独走,这样他们小夫妻想说啥想干啥就自在多了。

韦氏吩咐妥当,便和郑老爹一人牵一娃走了。

大河果然被他娘猜中了心思,家人一走开,他立马从怀里掏出六枚铜钱。

“玉娘,给你!”

玉娘吃惊,“你哪来的钱,不是说家里总共就几文钱么?”

“这是十八岁之前家里给的压岁钱,每年一文,我攒了六年才攒六文钱咧!自从满了十八岁,家里再没给过了。”

“六文攒了六年!还是十八岁之前攒的?”玉娘瞅着大河那认真劲,实在不敢相信,“这么些年你都藏着不花掉?”

大河摇头,“爹每次给压岁钱时都说,好好攒着,到时候给你婆娘花。”

“你就真攒着不花?还有你这么听话的人啊!大哥和大树他们当年的压岁钱也都攒着的?”

大河又摇头,笑道:“他们当年赶集时就买包子吃了!”

这镇上有包子吃?

玉娘这一听,感觉肚子里的蛔虫都被唤醒了。

前世她就爱吃包子和饺子,这么些日子没沾过面食,这耳朵哪里禁得住听到“包子”二字?

但玉娘还是犹豫了,这六文钱大河攒得可不容易,拿去吃包子是不是太奢侈了?

玉娘接过铜钱仔细瞅了瞅,又吹了吹,这跟她小时候踢毽子用的铜钱差不多。

大河拉着玉娘的袖子,“走,前面那家老店铺卖了十几年的包子,味道鲜美极了。”

“你吃过?”

“十六七岁时吃过两回,那几年收成好,一年买一两回包子吃爹娘还是舍得的。”

玉娘同情地看着大河,他这是七八年没吃过肉包子了呀!

“好,咱俩一人吃一个!”

大河见玉娘点头了,兴奋地拉着她的袖子来到包子铺前。

他递上三文钱,“来三个!”

玉娘正疑惑,大河解释道:“这包子小,你吃两个,我吃一个。”

玉娘往蒸笼里一瞅,包子不小呀,买三个也行,大河饭量大些。

买完两人就开始吃了,他们可不会馋急眼了就狼吞虎咽,而是一口一口地品尝。

“真香啊!”大河忍不住感叹。

玉娘都快被香哭了,这包子比她前世吃的所有包子都要鲜香。

两人都吃得慢,但大河是男人,他再怎么细嚼也没玉娘慢。

玉娘慢慢嚼着,见大河吃完一个,就把剩下一个递给他。

大河连忙摇头,“我吃够了,这是给你买的。”

“这包子大,我吃一个就饱了,你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大河那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行,你是我的娘子,这是我头一回给你买包子吃,哪能我自个儿吃个肚儿圆?”

玉娘佯装生气的样子,“你再不吃,以后我就不允许你给我买了!”

玉娘一嘟囔起小嘴来,大河立马就慌了,只好把包子接过来。

结果,他把包子一分为二,“一人一半!”

盛情实在难却,玉娘只好把那半个接过来吃。

两人就这样面对面的,把三个包子吃完了。摸摸肚子,吃满足了,接下来两人开始慢慢逛,从镇子的街头开始。

玉娘蹲下来仔细看农户们的箩筐,有好些植物她都不认得。

玉娘见一位婶子面善,就拿起几根草闻了闻,问道:“婶子,这些都是草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